廣東省林業有關情況

廣東省林業有關情況

一、基本情況

廣東省地處我國大陸的南部,陸域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西南端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面積17.8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1.85%;大陸岸線長3368.1公里,沿海島嶼759個(不包括香港、澳門地區);內陸江河,主要有珠江、韓江、漠陽江和鑑江等。

廣東地勢北高南低,北依五嶺,南瀕南海,東西向腹部傾斜。北迴歸線從本省大陸中部橫穿而過,南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類型,使這裡成為全國光、熱、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境內山地、平原、丘陵縱橫交錯,北部南嶺地區的典型植被為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中部為亞熱帶常綠季雨林,南部為熱帶常綠季雨林,主要以針葉林、中幼林為主。年平均氣溫19℃-24℃,年平均降水1300-2500mm。全省轄21個地級市,119個縣級行政區,常住人口1.12億人。

二、機構改革情況

新機構名稱:廣東省林業局

主要職能

(一)負責林業及其生態保護修復的監督管理。(二)組織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和造林綠化工作。(三)負責森林和草原資源的監督管理。(四)負責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監督管理。(五)負責溼地資源的監督管理。(六)負責監督管理各類自然保護地。(七)負責推進林業改革相關工作。(八)指導國有林場基本建設和發展。(九)指導全省森林公安工作,指導林區社會治安治理工作。(十)指導開展防火巡護、火源管理、防火設施建設等工作。(十一)監督管理林業資金和國有資產,提出林業預算內投資、財政性資金安排建議,按省政府規定權限,審核省規劃內和年度計劃內投資項目。組織實施林業生態補償工作。監督指導林區公路建設和管理。(十二)負責林業科技、宣傳教育、交流與合作工作。(十三)完成省委、省政府以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交辦的其他任務。

內設機構(正處級)

辦公室、政策法規處、規劃財務處、生態保護修復處(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森林資源管理處、野生動植物保護處、溼地管理處、自然保護地管理處、改革和產業發展處、國有林場和種苗管理處、防治檢疫處、科技與交流合作處、人事處、離退休人員服務處、機關黨委。

人員編制數量

廣東省林業局機關行政編制139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4名,總工程師1名,正處級領導職數15名(含直屬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副處級領導職數27名。

三、森林資源情況

根據第九次森林資源清查結果,廣東省森林面積1.42億畝,比八次清查增加600萬畝;森林覆蓋率53.52%,比八次清查提高2.26個百分點;森林蓄積4.68億立方米,比八次清查增加1.11億立方米。

四、野生動植物情況

廣東省共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774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114種(包括國家一級19種,國家二級95種),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76種,國家規定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584種。其中一級有華南虎、雲豹、梅花鹿、麝、白鸛、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鵰、蟒蛇等19種;二級有獼猴、黑熊、穿山甲、水鹿、白鷳、鸚鵡、虎紋蛙、大壁虎、凹甲陸龜等95種;省重點有豪豬、豹貓、白鷺、黃胸鵐、平胸龜、沼蛙等;三有動物有刺蝟、果子狸、蛇類、蛙類等。

廣東省有維管束植物7700多種,隸屬於2051屬,289科,其中野生植物有6135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有55種(包括國家一級7種,國家二級48種)。其中一級有仙湖蘇鐵、南方紅豆杉、水松等、伯樂樹、報春苣苔等7種;二級有蘇鐵蕨、桫欏、福建柏、華南五針松、香樟、土沉香、櫸木、凹葉厚朴、格木、丹霞梧桐等48種。

五、各類自然保護地情況

截至2018年底,廣東省建立各級森林公園71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27個,省級森林公園81個),森林公園面積1627.8萬畝;建立森林和野生動植物及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290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處、省級自然保護區50處),保護區面積1952.6萬畝;建立國際重要溼地4處、國家級溼地公園27處。

廣東省原有國家級公益林面積為2262.16萬畝,其中權屬為國有的260.52萬畝,集體和個人所有的2001.66萬畝,2018年中央財政資金為32616萬元。2019年完善落界後國家級公益面積為2112.12萬畝,其中權屬為國有的565.03萬畝,集體的1839.24萬畝。

自然遺產地和風景名勝區。截止2018年,廣東省共有風景名勝區26外,其中國家級8處、省級18處,佔省域國土(陸地)面積的0.75%。世界自然遺產地1處,即在丹霞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基礎上申報設立的丹霞山自然遺產地。

截至2018年底,我省已設立地質遺蹟自然保護區6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5個,面積共374.92平方千米;已設立地質公園17個,其中國家級9個,省級8個,面積共1051.29平方公千米。

我省現有國家級溼地公園27個,公園面積51508.18公頃;省級溼地公園6個,公園面積1368.08公頃。

我省共設立林業類型自然保護區290個,其中國家級8個,省級50個,市縣級232個,總面積130.18萬公頃。

我省共設立海洋與漁業自然保護區79個,其中,國家級5個,省級8個,市縣級66個,總面積共3668.78平方公里。設立海洋特別保護區7個,總面積200.18平方公里。其中,國家級海洋公園6個,面積120.18平方公里;縣級海洋特別保護區1個,面積80平方公里。

六、2018年度工作情況

2018年,廣東省林業系統緊緊圍繞國家林草局工作安排和廣東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聚焦主責主業,深入推進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切實加強新時代國土綠化、生態保護修復、森林資源管理和產業惠民提質增效等,高質量構築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強省,為建設美麗廣東夯實了生態基礎。

(一)領導重視高位推動工作落實。廣東歷來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狠抓林業各項工作不放鬆,堅持把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一項重要任務來抓。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等領導多次對林業工作作出指示、批示。2018年1月22日,馬興瑞省長到原省林業廳調研,對廣東林業提質增效提出具體工作要求。3月23日,省委書記李希、南部戰區司令員袁譽柏、南部戰區政治委員魏亮、省長馬興瑞、省政協主席王榮等在廣州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各級黨委、政府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管,林業主管部門組織落實,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密切配合,加強績效管理,強化目標導向,組織開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考核,通過約談、提醒、“黃牌警告”等方式,高位推動工作落實。

(二)深入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繼續推動森林碳匯、生態景觀林帶、森林進城圍城、鄉村綠化美化等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切實推動國土綠化提質增效。截至12月底,全省完成森林碳匯重點生態工程92.35萬畝(含封山育林)(完成率為95.65%),完成生態景觀林帶種植里程646.5公里(完成率為100.05%),綠化美化鄉村1713個(完成率為104.26%)。截至12月底,新增溼地公園38個,基本完成全年計劃任務。雷州半島生態修復工程穩步推進,建設熱帶季雨林示範林1.4萬畝,實施鄉村綠化美化145個,營建農田(坡地)林網2070畝。完成交通主幹道綠化里程35.6公里,順利完成計劃任務。截至11月底,全省參加各種形式義務植樹3973萬人次,摺合植樹12081萬株,形成了全社會播綠植綠的良好氛圍。

(三)加強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管理。一是穩步推進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專項改革試點。按照省委、省政府、省人大有關要求,在多次實地調研並充分聽取地方政府、權威專家和當地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編制完成了《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總體規劃(送審稿)》,於11月2日報送省政府,11月29日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省政府關於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總體規劃的報告。二是全面完成全省自然保護地大檢查。目前,全省共有縣級以上自然保護地1359個,總面積294.52萬公頃,佔全省國土面積的16.39%。通過開展綠盾專項行動,全面排查自然保護區內各類違法違規情況,並結合中央環保督察發現問題,加強對自然保護區內各類違法違規活動的整改。共關停企業136個,處罰企業57個,罰款金額83萬元,拆除建築19萬平方米,整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三是積極推進茂名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綜合改革試點。通過林木贖買、林地經營權流轉、劃定生產生活區、收回國有林經營權等方式,化解自然保護區成立時程序不完善、邊界不科學等歷史遺留問題,妥善處理自然保護區內居民合法的利益訴求

(四)大力推進珠三角森林城市建設。10月,國家林草局在深圳召開全國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深圳、中山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至此實現了珠三角9市全覆蓋,形成了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的雛形,初步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安全新格局。在珠三角地區先行先試、示範引領下,粵東西北地區森林城市建設蓬勃開展,汕頭、梅州、茂名、陽江、潮州、韶關、揭陽、雲浮、河源等9市正紮實開展創建工作。統籌推進城鄉生態建設,積極推動森林城市建設向鄉村延伸發展,啟動始興、揭西、連南3個縣創建國家森林縣城工作,全面推動森林小鎮建設,今年新認定32個森林小鎮,全省共建有森林小鎮70個。

(五)全面深化林業改革取得新進展。一是加快推進國有林場改革。對照《國有林場改革驗收辦法》要求,完成省級驗收工作,已申請國家改革驗收。改革以來,全省國有林場由原217個整合為206個,其中定性為公益事業單位202個,核定事業編制6914名,國有林場改革主體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二是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省50個深化林改工作重點縣逐步完善、細化集體林地確權面積1125.8萬畝,發放林權證15.6萬本。頒佈《廣東省林地林木流轉辦法》,規範林地林木流轉行為。積極推進林權類不動產統一登記發證工作,進一步完善集體林權確權。三是積極推進森林公安改革。成立深化森林公安改革領導小組,形成了《關於深化全省森林公安改革的實施意見》,已報送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四是繼續推進“碳普惠”林業碳匯交易。支持韶關碳普惠制——林業碳匯試點,省東江林場、河源市屬林場等業主單位2018年完成實質交易。

(六)強化管護推動森林資源持續增長。編制《廣東省林業生態保護線劃定成果報告》,完成全省林業生態保護線劃定工作,為森林、林地、溼地、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提供製度保障。從嚴從緊管控林地資源,嚴把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關,2018年全年省共審核審批使用林地項目1473宗,批准使用林地面積12040公頃,保障了一大批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項目使用林地需求。切實加強林地監管,加大對商業性開發項目、陸上風電、採石採礦取土等項目使用林地的執法檢查力度。嚴格執行“十三五”年森林採伐限額,建立完善由省統一管理公益林採伐限額制度。完成全省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工作。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標準進一步提高到平均32元/畝,推行生態公益林分區域差異化補償機制。落實野生動植物保護措施,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和救護工作。加強林業執法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全省森林公安機關共受理森林和野生動物案件6905起,查處5330起,其中立刑事案件1556起,行政案件5349起;處理各類違法犯罪人員7015人(次),收繳林木木材27737.2立方米,收繳野生動物4868頭(只),為國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高達7651.4萬元,有力地打擊了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


廣東省林業有關情況


(七)切實抓好林業災害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一是狠抓森林防火工作。1-9月,全省沒有發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災。自10月1日進入森林特別防護期以來,全省共監測到林火熱點74個,發生森林火災25起,過火森林面積約207公頃,三項數據與去年同比減少約43%、37%、33%,全省沒有發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災,無人員傷亡,森林防滅火形勢總體平穩。二是認真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全省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519.21萬畝,實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面積331.69萬畝,防治率63.88%,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以下,未出現重大林業有害生物大面積成災的現象,有力地鞏固造林綠化成果。三是積極調處山林糾紛。採取“三排查一治理”的強力措施,聚焦山林糾紛專項化解,主動“查問題、補短版、促提升”,全省涉林信訪繼續呈現信訪總量、來訪次數、上訪人數下降和來信、信訪複查複核上升的“三降二升”可控態勢。同時,全面強化防災風險管理,加強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建立健全整治臺賬,沒有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

(八)大力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印發《廣東鄉村振興林業行動計劃》。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全省特色產業和林下經濟種植面積達到2982萬畝,年產值489.4億元,受益農戶192.4萬戶。森林旅遊蓬勃發展,全年實現旅遊人數超3億人次,旅遊收入超1800億元,有力帶動農民增收。著力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省現有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21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166家、林產品專業市場110個、國家級林下經濟示範基地4個。大力實施生態宜居鄉村建設,組織推進鄉村綠化行動,啟動綠美古樹鄉村建設。完成新一輪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工作,建檔古樹名木80398株。扶持帶動群眾脫貧致富效益明顯的特色林果業發展,建設特色經濟林示範項目40個,建設省級林下經濟示範基地30個。組織開展省級森林康養基地認定,積極推進森林康養、森林體驗和自然教育等森林旅遊新業態發展,助力精準扶貧。強力推進我局掛鉤扶貧村揖花村的獅頭鵝種苗繁育、食品加工產能擴建、120KW光伏扶貧發電等項目,為貧困群眾和村集體增收奠定基礎。到年底合計脫貧63戶227人,預脫貧率達到98%。

(九)強化保障機制提升現代林業治理能力。一是強化林業法治保障。開展全省“規範林業執法行為提升林業執法能力”專項行動,修訂廣東省林業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裁量基準。大力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工作。修訂完善《廣東省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制定《廣東省林業廳行政許可隨機抽查檢查辦法》,實現行政許可隨機抽查監管全覆蓋。二是強化林業科技支撐。加強林業科技攻關,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發佈實施省地方標準6項,經鑑(認)定取得的林業科技成果16項,36項林業科技成果入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成果庫。三是組織開展東江、龍洞、天井山等3個省級林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和林區公路改建升級工作,全面完成了3個桉樹經營模式研究試驗點桉樹林改造任務。四是加強林業信息工作。編制實施了《廣東省智慧林業建設方案(2018-2020年)》,推動林業信息化示範省建設取得新進展。五是加大宣傳工作。努力挖掘林業工作的先進典型,拍攝宣傳片、紀錄片8部,推出了《雲勇林場:一座製造業大市的綠色傳奇》、《深圳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造就“深圳綠”》等一批較有影響力的林業典型報道,向社會傳遞林業正能量,同時強化廣東林業政務微信等新媒體宣傳,有力促進生態文明觀念深入人心。

七、資源管護情況

1.2018年,我省國家級公益林面積為2261.25萬畝,其中權屬為國有的260.42萬畝,集體和個人所有的2000.83萬畝,中央財政資金為32616萬元。

2.重新落界後,我省上報國家級公益林面積為2133.73萬畝,其中權屬為國有的286.08萬畝,集體和個人所有的1847.65萬畝,2019年中央財政資金為30621萬元。2019年,我省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審核意見,對全省國家級公益林落界成果進行了修正完善,最新修正上報的國家級公益林面積為2112.12萬畝,其中權屬為國有的272.88萬畝,集體和個人所有的1839.24萬畝。

八、造林綠化情況

2018年,全省造林更新任務381萬畝(其中人工造林128萬畝,退化林分修復100萬畝,封山育林153萬畝),森林撫育任務1000萬畝(其中新造林撫育300萬畝,中幼林撫育700萬畝)。據統計,截至12月底,全省實際完成造林更新380.54萬畝,完成率為99.88%,其中人工造林127.31萬畝,退化林分修復99.53萬畝,封山育林153.70萬畝。全省完成森林撫育面積985.84萬畝,完成率為98.58%,其中新造林撫育301.17萬畝,中幼林撫育684.67畝。

九、林業產值情況

2018年,廣東省實現林業產業總值8167.6億元,比2017年增長1.8%。其中:第一產業產值993.5億元,佔比12.2%;第二產業產值5331.2億元,佔比65.3%;第三產業產值1843.0億元,佔比22.5%。產量方面,2018年,廣東全省木材產量865萬立方米,大徑竹2.23億根,鋸材179.1萬立方米,主要經濟林林產品產量1099.2萬噸,人造板產量1011.4萬立方米。其中:膠合板330.7萬立方米,纖維板479.7萬立方米,刨花板174.9萬立方米,其他人造板26.1萬立方米。木竹地板1347.8萬平方米。

十、國家儲備林建設情況

2018年中央預算內林業基本建設投資-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設項目共3個子項目,分別是:雷州市林業局200萬元,新造、改培紅椎、荷木、火力楠等4000畝。肇慶市600萬元,包括(肇慶市北嶺山林場、肇慶市大水口林場、肇慶市新崗林場、肇慶市大坑山林場、肇慶市大南山林場、肇慶市葵垌林場),新造及改培杉木松樹等12000畝。清遠市200萬元,包括(清遠楊梅林場、清遠英德林場),新造及改培杉木和紅錐4000畝。三個項目中央投資共1000萬元,均已放款。

十一、林業生態扶貧情況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省共有國有林場206個,其中省屬林場13個,市屬林場93個,縣屬林場100個。經營面積1169萬畝,林地面積1124萬畝。林場有在職職工7153人,退休職工14547人。全省國有林場中,有82個貧林場列入“十三五”扶貧實施方案,2018年,中央安排1861萬元扶貧資金,扶持林場脫貧,提高職工收入。

十二、國有林場改革情況

1.基本情況: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省共有國有林場206個,其中省屬林場13個,市屬林場93個,縣屬林場100個。經營面積1169萬畝,林地面積1124萬畝。林場有在職職工7153人,退休職工14547人。全省國有林場中,有82個貧林場列入“十三五”扶貧實施方案,2018年,中央安排1861萬元扶貧資金,扶持林場脫貧,提高職工收入。

2.改革進展:我省於2018年已基本完成國有林場改革任務,改革後,全省98%國有林場定性為公益型事業單位,實現林場從消耗資源追求經濟發展到保護資源促進生態建設的轉型。2018年8-10月,省國有林場改革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完成了省級改革自查驗收,並向各地級市人民政府反饋整改意見。目前,各地正根據反饋意見進行整改,落實改革任務。2019年年初,省林業局組織工作人員分赴各地,開展改革“回頭看”工作,督促整改工作。下一步,我省將配合國家做好驗收工作。

3.財政補助資金:一是2016年,省財政廳落實中央改革補助資金3.7億元;二是2015年,省財政廳安排省級財政補助資金4.1億元;合計7.8億元國有林場改革補助資金,主要用於補繳國有林場拖欠的職工社會保險費用,國有林場分離場辦學校和醫院等社會職能費用,補繳拖欠職工住房公積金、發放離退休人員生活補助、解除職工勞動關係一次性經濟補償、提前收回已出租林地林木經濟補償、購置消防設施設備、完善信息網絡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化解改革矛盾和推動改革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相關支出。

十三、集體林改情況

確權面積14156.1萬畝、林下經濟面積2982.01萬畝、產值4893571.58萬元、林業專業合作社2392個、家庭林場296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