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批發商的毛利率有多少?

你在哪兒265


做蔬菜批發的毛利是要分品種的。葉菜類的毛利大點。但是葉菜類的損耗大,第一天到市場發不出去第二天就要面臨著大量的損耗和價格的變化。虧錢是經常的事。葉菜類在產地今天發貨一塊錢。明天可能就八毛。除非出現產地漲價行情利潤才會大。土豆是比較穩定的價格。因為耐儲存。但是利潤是非常低的。一斤的利潤在五分左右,最少的在二分左右。但是比葉菜類的要好的多。平均一年做蔬菜批發賺三四十萬還不是問題。我有客戶只做土豆,每年淨利潤在二百萬左右。流動資金保持在三十萬左右。



圍場飛哥


我有一個親戚,一直在從事蔬菜批發的生意,他開始的幾年是在一個大型的蔬菜批發市場上做一手蔬菜批發商,後來他是在一個小型的蔬菜批發市場上做二手蔬菜批發商。


他說,做一手蔬菜批發商的風險更大,毛利也不穩定:有時,如果把產地的貨收好了,又正好碰上批發市場上的同類貨源很少很緊缺的時候,這車拉到批發市場上的蔬菜在批發時就可以賣到20%以上毛利的高價,而且因為此時的蔬菜很快就能賣完,損耗率也特別的低。而有時,如果在產地把貨收差了,又正好碰上批發市場上的同類貨源很多很充足的時候,這車拉到批發市場上的蔬菜就只能賣到5%的毛利甚至保本或虧本的低價,而且此時因為蔬菜賣得也很慢,損耗率是相當大的。……他說,如果是做一手蔬菜批發商,只要能在一年中平均做到5%一10%的毛利就很不錯了,因為做一手批發商主要是靠跑量來獲取利潤的。

後來,他在一個小型的蔬菜批發市場上做起了二手批發商的生意,他說,做一個二手蔬菜批發商,因為都是從大型批發市場到小型批發市場的短途又快速的販運,更容易掌握市場上的行情變化,所以做的時候不但風險極低,毛利也很穩定,而且時常還能抓住獲取高毛利的機會。他說,雖然做二手蔬菜批發商的銷量肯定沒有一手批發商那樣的大,但是風險和壓力都很小,而且年平均毛利基本上可以做到穩定的13%以上,總收入也並不比做一手蔬菜批發商時的低。……



所以我認為,只要是做蔬菜批發生意的,不管是一手還是二手,都是有風險、有損耗的,它們的整體毛利可能也都不算高,而且都需要具備一定的經驗和吃苦耐勞精神的人,才能從中賺到錢,至於他們能從中做到多少毛利,賺到多少錢,其實都掌握在批發商自己的手中!


知足常樂1284922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從事農業。不僅在種植環節中飽和,甚至流通環節、零售環節也競爭激烈。以熟悉的農業市場為例。近年來,新的農業批發市場在各地不斷建立。有些已經滲透到四線和五線城市,有些則有兩三線城市。許多做過蔬菜批發的老闆都感嘆:很多人認為這生意很好。一天就有個十萬八萬的,而且急於進來,其實我們只是一群高收入、低利潤的搬運工。

蔬菜批發業是上下游之間的重要紐帶。貨物的日交易量大,流通快。在一些大型的農業審批市場上,一個攤位一天的交易量為數十萬噸,摺合人民幣可達幾萬元至數十萬元,其收入確實相當大,在一年中,將近幾千萬。即使在三四線的一些批發市場中,攤位的交易量也不是很大,賣一箱貨可能要花兩三天,但仍然很多。一個攤位一年可以輕鬆完成超過數百萬項業務。當看到這些蔬菜批發老闆時,真的還是很佩服他們。畢竟,他們都是看到過大錢的人。因此,在蔬菜批發業務方面,僅就收入而言,這確實很大。

不論哪個行業,批發部門都依靠數量來獲勝,而蔬菜批發也是如此,利潤通常很低。在正常的供求穩定的情況下,毛利的幾個點已經非常好了。就像攤位幫助基地出售一樣,佣金通常只有幾元。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知道供需極不穩定,總價格大多較低。此外,在蔬菜批發業務方面,成本遠比想象的要大。一個是租金昂貴,尤其是在一個好的市場上。每天的房租都超過一千元。還有昂貴的勞動力,大量的裝載,卸載和分配勞動,以及大量的臨時工。因此,我們看到很多批發攤位老闆。當他們看到外面的顧客時,他們就是大老闆。當他們回到攤位時,脫掉外套。他們既是推銷員又是搬運工,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僱用人。而是利潤太低。賺錢太難了。

作蔬菜批發商,早在十年八年前還可以賺一筆。現在,由於競爭,這變得越來越困難。為了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擁有穩定的客戶。客戶只看兩點。一是價格,二是服務。不用說價格,價格沒有太大空間。在很多情況下,別人買你的東西是給你面子;至於服務,賒賬和退貨是常有的事,有些地方必須配送。如果不這樣做,如何生存?

有賒賬就會有壞賬。特別是近年來,很難開展業務。每年都有客戶逃走的消息。一旦碰到它,損失就不用說了。除壞賬外,蔬菜批發也有滯銷風險。能賣出去還好。賣不出去還得自己花錢處理。另外,產區銷區的價格倒掛也是很常見的,一不小心就會會損失很多。

說了這麼多,批發蔬菜的利潤並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樣暴利,蔬菜批發生意不是那麼好做的,風險不僅多而且還很大。想要入局的最好還是深思熟慮一番






漂泊的O


蔬菜批發的毛利大約20%至25%。因為我買過半年蔬菜,那是個辛苦的活、早晨三四點鐘就要起來,到批發市場進蔬菜、六七點鐘回來賣。

蔬菜要品種全,價格便宜,還要好的蔬菜才能賣出好的價錢。

要做蔬菜批發、要有思想準備能吃這個苦、要找到蔬菜生產基地進行批發、這樣毛利會大些。

希望你早日發財。


老劉談健康


關於蔬菜批發商的毛利問題可能有很多從事或想從事這一行業的朋友關心,作為一個長期在批發市場打交道的農民,我想發表下自己的看法:

*進貨渠道

1.在蔬菜批發市場有許多是從上一級大型蔬菜批發市場零散進貨湊整車回來加價批發的。他們的毛利大概就在10%-30%左右。也就是我們開玩笑說的“搬運工”,舉個例子:前天我朋友從成都零散湊整車進貨八噸(16000斤),昨天基本賣完。毛利3000元左右。扣除運費大概還有二千多點吧!(房租等不包含在內)

2.在批發市場還有很大部分做產地直收,就是自己收購或找當地代辦。這一類批發商主要是單一品種或二三個品種,他們一般的毛利大概在30%-50%

.

個別可能還要高過這一比例。必定產地直收的拿貨成本肯定要少很多,如果行情較好也就是競爭對手較少,所定價格肯定也要高點。

*季節性

1.同品類蔬菜上市時間各個地方都不一樣,有早有遲。剛上市的蔬菜進貨價格較高,但批發價格就更高。特別是在你貨源充足別人無貨的情況下,毛利可能會達到80%以上。這可能就體現了“人無我有”的優勢吧!

2.如果批發市場當地蔬菜大量上市時,這一情況下的毛利就少的可憐了,有很多對當地行情不瞭解的老闆別說毛利了,能賣完都是他的本事!如果真的是這一情況下就只能針對城區市場了,但銷量肯定是大打折扣的。

*客戶進貨量大小

1.小貨車賣貨走量大的(單一品種幾百斤、上千斤)的毛利在20%左右。

2.零散進貨量小的一般批發價要高一點,毛利30%左右。

這只是個人觀點,實際操作中還有很多不同的情形,毛利也就不一樣。個別老闆看重利潤、個別老闆看重走貨速度等,就好像我們平常在市場看貨有好有差,定位不同而已。但是我認為做蔬菜批發生意的應該最看重的是:走貨快、量大,每年的毛利能保證20%都不得了了。


剛哥農村生活記


蔬菜批發商的毛利率是多少,這要根據銷售的產品與進貨渠道來確定的。批發商會根據以上兩種來確定不同的毛利率,因為這一點很重要。

訂高了會喪失產品競爭力,從而失去客戶。訂低了雖說貨走的快,但批發商就會收益不多。

根據我的瞭解,大多批發商會根據以下幾種情況來確定毛利率。

一、採購自上級批發市場的產品。象我們九江這樣的批發商,主要產品都會從南昌,武漢,或廣州批發市場採購。

1、常規產品即大家都經營的產品,批發商通常會加價5至10元轉手。這類產品毛利率不高,通常在10%至25%左右。

2、專營產品即只有自家有,而別人沒有的。這類產品是批發商的主要利潤來源。所以批發商會加價較多,通常在20至50元一件,毛利率在30%至60%不等。如果發現貨走得快,說明價訂低了,他們還會加價。如走不動也會及時下調,這些主要受行情影響。

3、暢銷產品即季節菜,現在的人們比較注意養生,所以基本哪個季節吃哪個季節的菜。因此這類菜需求量大,故這類菜很緊俏。對這類菜批發商會加價很多,通常為50%至80%,當然也會根據銷售情況而不斷調整。

二、採購農民自種的或蔬菜基地的菜。這類菜通常都是季節菜和時令菜。因直接從源頭採購,進價便宜。而且這類菜本地市場供應有限,基本是誰搶的貨多,誰就有定價主動權。所以這類菜批發商也加的多,通常在50%至100%,這就叫坐地起價。

總之蔬菜批發商批發蔬菜的毛利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他會根據不同的產品,不同的行情,還有不同的採購渠道而確定。行情好時坐地起價,行情差時也會隨行就市。





豐哥話三農


批發蔬菜這行現在據說也掙錢,批一批貨在街上,尤其是在城鎮的市場裡,都知道城裡人幾乎沒什麼人種植蔬菜,但蔬菜又健康,所以他們每天早上基本都回到市場去買蔬菜。

所以蔬菜在城鎮是很渴求的,雖然你一天只能在一個顧客那可能只掙個幾毛錢,但許多人買,一加起來日薪就上百了,甚至更高,關鍵在於你的經營。


彩雲之男華哥


蔬菜批發根據菜毛利最低每斤五角,零售老闆一次批很多和蔬菜。一次最少百多斤,一個批發商一天會有多少零售老闆,這個大家自己想一下。


劉儒紅


蔬菜批發的毛利一般在35%左右,就是太辛苦。做這個沒有多少技術,主要是貨要新鮮,人要活氣,講誠信,能培養一批忠誠的客戶,收入還是可以的。


屢戰屢敗759


這個問題呢是根據,季節 蔬菜各個品種行情決定的毛率,從基地到市場有代辦 物流 裝卸費 攤位費都要算的,批發的話一般在2-3毛,毛利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