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開學遙遙無期,父母孩子“相看兩厭”,我們怎麼辦?

此次疫情跨度時間之久,波及範圍之廣超乎我們的想象,雖然我國疫情得到較好的控制,但是我們任然不能放鬆,繼社會復工之後的,各省的開學時間呼之欲出。3月25日,安徽省教育廳發佈2020春季學期全省學生返校安排的通知,高校:“已經退出群聊”


大學開學遙遙無期,父母孩子“相看兩厭”,我們怎麼辦?


  • 仔細閱讀文件的大家就會了解,此次的開學通知似乎是在高校學生們,我們不在服務區內,按照這樣的推算,大學開學至少也是在5月份了。那麼相對於中小學生,社會工作人員,大學生放假時間較早,開學時間最晚,這樣的跨度恐怕就是時間最長的了,那麼長時間的假期,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瑣碎矛盾就會增加,絮絮叨叨,慢慢的本來“相親相愛”就會變成“相看兩厭”,其實這種“相看兩厭”就是你永遠不懂我的心
大學開學遙遙無期,父母孩子“相看兩厭”,我們怎麼辦?

我們來看一下"相看兩厭"的原因

  • 假期過長,大學生無所適應

由於大學生自我意識較強,高考過後,獨立家庭的屬性最為突出,他們的生活習慣已經養成,與家庭的生活節奏大概率是不適應的,在學校從來不吃早飯的你,在家7點就會被爸媽的喊叫聲叫起來;父母就納悶了,怎麼大學生就不要看書學習?孩子就納悶了,怎麼我什麼事情,你都知道呢?而假期時間就是這些瑣事衝突的鏈子,時間越長,鏈子上的結也就越多。

大學開學遙遙無期,父母孩子“相看兩厭”,我們怎麼辦?

  • 父母眼見心煩,溝通不足。

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想很多家庭有這樣的情況,總是找不到跟孩子說話的機會,沒兩句就會爭吵,此次疫情本是增強家庭和諧的好機會,但是由於溝通的原因,互生嫌棄,窩在家裡的日子總是這樣,小吵小鬧。

大學開學遙遙無期,父母孩子“相看兩厭”,我們怎麼辦?

不管是從學生的角度,還是父母的角度你看,原因只有一句話,你永遠不懂他的心



這裡,我作為大學生,體會深刻。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

  • 3月29日心理學專家喬志宏建議,疫情期間孩子無法返校長期在家,孩子和父母都應做出調整:家長們不要對孩子抱過高期待,要換位思考,保證情緒穩定;老師們在網課之餘可適當增加班會等互動活動。


  • 這裡我的觀點是,作為大學生,應該主動認清現實,短期開學是不可能的了,不要考慮學校的學習生活計劃了,積極的適應家庭的學習環境,生活節奏。根據自身情況,安排好作息,融入父母,因為家庭的溝通缺了誰都不會和諧,我們作為年輕人,應該主動學會改變,這與父母說的懂事無關,因為能意識到的,都屬於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我們之後將繼續推送更新,期待您的關照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