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網紅口罩PK衛生紙,一物難“搶”背後是什麼心理作怪?

百日抗疫之我見2

疫情之下物資緊缺,消費者從國內搶再到全球搶,網紅口罩與衛生紙都各自紅火了半邊天。

對於“搶”字,中國人是從小就習慣的,歷史上的資源和物質匱乏所形成的國民性,這種慣性已經融入到中國文化基因中,從搶出生日吉日,搶入學名額,搶火車票,搶口罩,搶房子等,都是條件反射般地去“搶”,在搶口罩的表現中全都呈現出來了,搶到手的多是能網購的年輕人,搶不到永遠是城鎮及農村地區絕大多數勤勞樸素的百姓及中老年人。

當然,外國人也一樣搶物品。不過當疫情在更多國家蔓延的同時,很多社會現象讓人不能理解。比如中國人搶口罩,外國人搶口罩,中國人笑外國人搶衛生紙,而外國人笑中國人戴口罩,背後到底是基於什麼心理與理由在背後作怪?

中國人的網紅防疫產品——口罩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範圍內擴散,口罩是公共醫療及市場需求的剛需產品,市場需求激增。中國人認為口罩是生命呼吸的第一道防護線,疫情生死存亡之際,搶口罩沒有毛病。

抗疫網紅口罩PK衛生紙,一物難“搶”背後是什麼心理作怪?

由於疫情趕上春節,企業還沒開工,中國國內物資吃緊,中國人紛紛在國外開啟瘋狂購物狂潮,從柬埔寨、尼泊爾、韓國、日本、美國、意大利、迪拜等國寄回中國各個地方。

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發,讓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的供應在全球範圍變得格外緊張,為了保障供應,很多國家採取限制出口的措施保障本國口罩供應。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對於口罩、防護服、手套等醫療護具的需求在近期增長100倍,價格也上漲20倍,積累的訂單達到4個-6個月,給全球生產供應鏈帶來極為嚴重的影響。

相比外科手術口罩,N95口罩更難採購。因為貨源少且管控嚴格,並不是每個國家都具備生產N95口罩的能力。受超過20天的建設週期及設備採購進程影響,多家公司新增設備在3月上旬才有望投產,而多家企業口罩被相關部門統一調配,優先滿足疫區需求,暫無零售渠道,也是現階段普通居民購買困難的原因之一。

抗疫網紅口罩PK衛生紙,一物難“搶”背後是什麼心理作怪?

富士康比亞迪格力地產等多家企業跨界生產口罩

巨大缺口下,包括富士康、比亞迪、格力地產等多家企業宣佈跨界生產口罩,部分紙尿褲、內衣廠家也紛紛加入,其中還有衛星企業的身影。 隨著更多企業投入口罩生產中,國內口罩難買之困有望逐步緩解。目前,全國口罩日產量超5400萬個,且產能還在增加。估計到3月中下旬,口罩產能將過剩,價格將大幅下降。


外國人的網紅防疫產品——衛生紙

近期,國外很多地方都發生了民眾搶購衛生紙的情況。隨著疫情蔓延全球,除了澳大利亞以外,美國、日本、新西蘭、英國、加拿大等越來越多國家的民眾加入了搶紙大軍。

抗疫網紅口罩PK衛生紙,一物難“搶”背後是什麼心理作怪?

於是先是在2月底,日本一些城市裡,很多顧客突然開始搶購,平時供應充足的超市裡,衛生紙很快銷售一空。

澳大利亞人也“不甘落後”,鬧出一位女主人原打算買48捲紙,一不小心卻購買了48箱的“烏龍事件”,2034卷衛生紙幾乎可以讓全家人使用30多年。

據美國當地媒體報道,加州舊金山一家超市,開門僅30分鐘就湧進600多名顧客,將瓶裝水和衛生紙搶購一空。

而最奪人眼球的,無疑是3月4日發生在悉尼沃爾沃斯超市裡的一幕:兩名顧客先是相互爭吵,一位顧客甚至拔出刀來……爭執的起因,就是一包衛生紙。

有分析認為,衛生紙作為生活必需品,價格相對低廉、保質期長,多囤一些也不會浪費。另外,衛生紙體積較大,一旦脫銷就會令空空如也的超市貨架十分顯眼,讓更多的人開始恐慌,並加入這一行為中來,最終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兩者的相同原理:

恐慌性購物背後的非理性思考

別人都在搶購,自己也一定不能錯過。而恐慌性購物,害怕短缺加劇了市場短缺。事實上,每一次災難或大的公共衛生事件爆發時,都會有各種傳言而引發的不理性行為,比如非典時期的搶板藍根搶鹽等。丹尼爾·卡尼曼 在《思考,快與慢》這本書中顛覆性地指出——大多數情況下,人都並非是理性的。

抗疫網紅口罩PK衛生紙,一物難“搶”背後是什麼心理作怪?

思考快與慢

第一套是快直覺系統。它依賴人的直覺,不怎麼消耗腦力,運行起來非常快,可以稱為“快系統”。判斷幾乎自動完成,毫不費力,就是快系統在起作用。對快系統的依賴,會導致一個嚴重的問題——偏見和判斷失誤。

第二套是慢理性系統。它依賴人的理性,需要刻意思考。運行起來要消耗大量腦力,而且比較慢,所以被稱為“慢系統”。當我們解答覆雜的數學題時,需要集中注意力推理,就是慢系統在起作用。

對於簡單事務,快系統依靠經驗、直覺迅速做出判斷;當遇到複雜問題,快系統解決不了時,啟動慢系統,進入理性思考。

人都認為自己是理性的,但心理學實驗告訴我們——非理性,才是我們大多數行動的依據。因為人腦天生是懶惰的,不願意多付出注意力。在這種惰性下,人腦會傾向於完全接受快系統的判斷。直覺式的快思考,就成了決策的主宰。


兩者的本質不同:

生理需求大於安全需求

抗疫網紅口罩PK衛生紙,一物難“搶”背後是什麼心理作怪?

一個是為了生命基本安全,一個是生理基本需求,搶口罩與搶衛生紙沒有誰高誰低之分,為了對不確定的生活有一種掌控感,如果是在疫情情況下,為了更好的生活,滿足基本的生理與安全需求,衛生紙與口罩都是缺一不可的,兩者搶到手才會心安。

背後的供需原因:

大部分產量都在中國,且兩者消耗量都非常驚人

作為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中國的年產量佔全球約50%,加上國外採購口罩的佔到大半以上,國外的口罩消耗本來就沒這麼多。據Statista2017年發佈的數據顯示,美國人均每年要消耗141卷廁紙,位居全世界第一。日本人均每年消耗91卷廁紙,位居全世界第四。對比之下,這個數目在中國僅為49,衛生紙因此也顯得沒有這麼重要。

背後的文化原因:

東西方的不同文化認知方式

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講,完全無法理解這些老外出門卻不用口罩,卻要囤這麼多的衛生紙?中國人的認知是戴口罩可以防塵保暖防菌,而西方認為病人和防傳染防異味的醫生才戴,生病了出沒公共場所才需要戴口罩,沒病不能在公共場所戴口罩。相對於防疫口罩,民主自由比生命更重要。

所以,造成了在中國人通過口罩隔離與自我隔離在中國疫情控制完好的情況下,由於不戴口罩的重大失誤,當下全球疫情卻在各個國家爆發的悲劇。

最後祈求世界和平共處,希望人間悲劇不再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