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全力保障抗疫公共法律服務供給

本報記者 莫小松 本報通訊員 陳家兵

新冠肺炎來襲,如何保障公共法律服務供給,隨時隨地滿足群眾法律服務需求?廣西公共法律服務人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服務不停機撥號即通

“2月3日到9日屬於帶薪休假嗎?不上班公司扣我工資怎麼辦?”“法律援助中心現在開門嗎?”

廣西12348熱線(即廣西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不放假、不停機,為群眾提供一對一24小時全天候律師在線法律諮詢服務,全力保障特殊時期的法律服務供給。1月,廣西12348熱線累計呼入總量7522次,比上月增加1764次,總接通率、群眾滿意率等均有所提高。

當前是農民工諮詢被拖欠工資法律問題的高峰期。欽州市司法局組織力量積極開展“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專項維權宣傳活動,引導農民工撥打12348熱線尋求法律援助,顯著提高了12348熱線欽州地區諮詢量。

廣西12348熱線開通“根治欠薪”專席,積極發揮數據分析研判作用,為“根治欠薪”工作提供決策參考。據統計,拖欠農民工工資法律諮詢主要集中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為職工購買“五險一金”、不予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拖欠工資或福利待遇、變相解除勞動合同等方面。

服務無阻隔掃碼即得

“男方想復婚,我不堪其擾,想申請法律援助……”一名來自桂林的網友在廣西法網(即廣西法律服務網)上留言尋求法律援助。

近年來,廣西積極實踐“互聯網+法律服務”,建設了廣西法網和“桂法通”(即廣西法網桂法通手機客戶端),整合熱線平臺和網絡平臺的服務資源,組建統一的運維服務團隊,努力打造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綜合性公共法律服務平臺。

疫情防控期間,公共法律服務平臺進一步統籌服務資源,優化派單流程,充分發揮“雙師”服務機制作用——駐場律師前置服務,移動律師後臺兜底服務,當駐場律師因業務繁忙、離線等無法及時回應時,由移動律師負責提供服務,有效保障了法律服務供給,提高了群眾獲取法律服務的滿意度。前述案例中,桂林網友的留言即由移動律師及時回覆。

12348廣西法律服務網和“桂法通”已具備在線諮詢、查詢、預約、申辦、發佈五類功能,開發有智能諮詢、法務地圖、滿意度調查等特色功能,整合法治宣傳教育、律師、法律援助、公證、司法鑑定、仲裁、基層法律服務、人民調解、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等法律服務資源,基本能夠滿足群眾多樣化、專業化的法律服務需求。截至目前,廣西法律服務網累計總訪問量近10萬人次。

“桂法通”普法宣傳欄開闢疫情防控專題,積極引導群眾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維護個人合法權益。群眾足不出戶,掃碼即可登錄廣西法網和“桂法通”獲取各種法律服務,實現公共法律服務“掌上辦”“指尖辦”。

服務有保障聯繫即可

疫情發生後,廣西公共法律服務各平臺窗口靈活調整服務方式,積極引導群眾通過電話、網絡等途徑尋求法律服務,避免人員流動、聚集、接觸。同時,組織專業力量,加強疫情防控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學習培訓,採取座機值班、移動值班、彈性輪班等方式,確保來電必接、有問必答、服務質量有保障。

梧州市復工第一天,市公共法律服務平臺通過值班電話向群眾提供諮詢3人次,涉及勞動爭議、遺產繼承、離婚後戶口遷移糾紛,為受援人挽回經濟損失2.4萬餘元。

廣西律師行業黨委組織172名區直律師事務所律師組成專項法律服務團,在廣西12348熱線開通疫情防控法律諮詢服務專線,每天安排10名服務團律師進行電話值班,為群眾提供免費專業的諮詢解答。

眾多律師事務所充分發揮律師優勢,就工資待遇、商戶租金減免等疫情防控期間群眾較為關注的法律問題推送詳細法律解析文章,優先受理、辦理涉及疫情的勞動爭議、合同糾紛、民商事糾紛,促進糾紛快速、和平處理。

全區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為社會防控疫情提供法治宣傳、人民調解、法律顧問等法律服務。

岑溪市南渡司法所緊急調處一起道路爭議糾紛,經過工作人員的釋法說理,糾紛當場平息。柳州市司法局召集崔宇平等3名政府法律顧問召開大事件法律問題研討會,針對疫情期間信息洩露、懸賞舉報、瀆職不作為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

截至目前,廣西司法行政系統向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供防控疫情法律意見、分析報告等決策參考60多條。

疫情防控期間,廣西法律援助中心建立健全轉辦案件對接機制,各級法律援助中心加大農民工法律服務力度,著力維護特殊時期特殊群體和重點對象的合法權益。僅1月,全區法律援助機構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801件,其中涉及農民工的1535件;辦理反饋中國法網、廣西法網、廣西12348熱線轉交的農民工相關法律服務問題6個,涉及64人58萬餘元,切實維護了農民工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