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課禁令實施後輔導機構不減反增,為什麼?


補課禁令實施後輔導機構不減反增,為什麼?

4月7日起湖南各級各類學校將分批次、錯時錯峰開學,相信很多同學都已經上網課上瘋了。多地也施行延遲開學時間暑期補齊,但是很多家長和學生卻表明,既然這樣,為什麼還要上網課呢?這不變成了變相的補課了嗎?而且也沒有學習保障。

說到補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試問90後有多少人沒補過課呢?雖然補課禁令已實施多年,但是輔導機構不減反增,這究竟是為何?

一、入學、升學壓力

大部分地區學生中考取消了擇費,這也就意味著孩子考什麼樣的成績就只能去什麼樣的學校,即使接近分數線也不能通過拿錢讓孩子進入重點高中了。初中的孩子都已經面臨著這麼大的壓力了,更何況高中的學生呢?你的分數真正決定了你的學校,沒有一個好的高中,拿什麼去奢望更好的大學?因此,家長們為了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的將來。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大量的精力金錢也要把孩子的分數提上來。只要有提高,哪怕一分,家長們都會覺得這錢沒白花。

尤其是一些比較重點的院校,一個班級中可能全部都是好學生,要想在這些學生中間排名靠前的話,光靠課上所學習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當班級裡的其他同學都在補課的時候,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落後,也會跟著選擇補課學校。

補課禁令實施後輔導機構不減反增,為什麼?

當然,剛剛講的只是一方面,是為了進入重點學校而努力。考上重點就不用努力了嘛?恰恰相反,因為排名制的存在,使得很多人加入了補課的浪潮。當班裡的同學都在補課的時候,作為家長肯定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落後,也會跟著進行補課。也就出現了初一新生,已經把初中三年的課程學完的現象。


補課禁令實施後輔導機構不減反增,為什麼?

二、部分地區教育資源不平衡

一些經濟上不發達的農村地區或者是縣城中學內部的教育體制是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的,比如,農村、甚至是縣城,因為各種原因使得這些地方留不住“人才”,有能耐,有上進心的要麼調去省市了,要麼被私立學校挖走了。而且教師有的也非常不負責任,十分懶散,對學生的教育很不上心。但是在高考的時候,考生是面向全省同學一起競爭的,因此有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考上更好的大學,也會到城市裡找一些補課機構給孩子補習。


補課禁令實施後輔導機構不減反增,為什麼?

三、仍有很多在校教師冒著風險補課

即使盡量已經出臺這麼多年了,但是永遠沒有很好的抑制在校教師私自補課這種現象。其實很多時候,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本身,都希望能夠找一位自己比較熟悉的老師給孩子補課。而家長們最放心的肯定就是孩子的任課教師,因為這些老師本身就很瞭解孩子。當幾位家長都跟老師表達了這樣的想法的時候,可能做老師的也比較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績能有提高,而且補課費也是相當可觀的,因此總會有在校教師冒著被抓到的風險從事補課工作。

有需求就有市場,輔導機構比比皆是的原因就是因為有需求,無論最初的出發點是什麼總歸是想讓孩子有個更好的成長。但輔導機構的能力有強有弱,參差不齊。所以在選擇機構的時候也要擦亮眼睛,保證這個課讓孩子能夠真真正正的學到有用的知識,而不是在白白的浪費時間。

@雲淡風輕elf:不準補課限制了在校老師,沒有限制校外補課機構。

@baobei621992926:應該嚴查補課機構,看看是否有利益輸送或者本身就是某某人開的!

@JunliDejun:補課禁令是針對在職教師,課外輔導機構與此無關,在職教師禁止了,輔導機構當然火了!一看到禁令出,培訓機構更開心了。

@歸去來2019:關閉培訓機構就沒有補課了。

@澀澀男人味148973465:關閉培訓機構,老師工資與學生成績相結合,發現學生補課,扣老師績效獎。老師補課教師資格證作廢,看還有誰補課。

@突破壓軸題:現在出現了一個怪現象 除了老師不讓補課以外誰都可以補,要想減少補課機構很簡單放開在職教師補課 分分鐘讓他們倒閉 幾乎所有家長學生的想法是都想讓自己學都可以補,要想減少補課機構很簡單放開在職教師補課 分分鐘讓他們倒閉 幾乎所有家長學生的想法是都想讓自己學校老師補課,但沒辦法。

攔截禁令的是家長,舉報老師補課的亦是家長,這種現象真是讓人很難以評判,只能說最後受苦的都是孩子。

我是嶽麓sir,關注我,瞭解更多新鮮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