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無分富或貧?美國在疫情下更顯眼的階級懸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經突破52萬宗。其中,美國確診個案數目首次超越中國,成全球之首。疫情爆發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動盪,固然令人擔憂。但在疫情破壞的表象之下,更深層次的社會矛盾亦陸續浮現──階層間的溝壑是否變得愈來愈寬闊?


「最近的客戶需求量簡直不可思議!」私人包機公司Star Jets International行政總裁Ricky Sitomer提到,有很多客戶願意給出約15,900至18,900美元,從紐約坐私人飛機飛到佛羅里達。原因很簡單,為了離開密集的城市避疫之餘,而又不想乘搭病毒傳播風險大的普通商務飛機。


紐約市有很多富豪選擇離開市內的公寓,到郊外的度假屋避疫。但與此同時,有大量紐約人正在煩惱:如何尋找幼兒服務?如何購買到足夠儲備的食糧?他們無處可逃,只能留在人口密集的紐約市內,聽從政府呼籲,留在家中。

截至美國東岸時間週日,紐約州累積確診個案達59,513宗,死亡人數突破1,000,遠超其他州份。而州內近六成個案來自紐約市。博物館、戲院、圖書館及學校幾乎全部關閉,街道上人流稀少,昔日嘈雜紛紜的紐約市瞬變冷冷清清的無人之境。

疫情下工人更陷苦況

顯然,這不只是紐約市的獨有情況。肺炎疫情橫掃全美,各大城市幾乎陷入停擺。無論是服務生、侍應、酒店人員、工廠工人、建築工……全國的勞工階層因為各行各業的場地關閉而失去勞動機會。同一時間,他們當中很多人依然沒法享有帶薪休假或所屬公司所提供的生活津貼,這令他們的生活更顯捉襟見肘。

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估計全國將面臨流失6,700萬個工作崗位。失業率很大機會升至50年來最高。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員亦預測,疫情將會使美國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減少14%。

美國參議院日前通過2萬億美元的緊急刺激經濟方案,內容包括向年收入75,000美元以下的成年人派發1500美元、延長失業救濟金等,希望能儘快把應急錢發放給受疫情影響的勞動階層人士。

測試劑盒不敷應用 誰能優先?

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為原先已被美國左翼中人、遊說團體詬病已久的貧富懸殊情況火上加油。更甚的是,疫情下的階級懸殊,似乎還反映在醫療支援的分配上。在整場抗疫戰期間,口罩、防護衣物等物資固然短缺,但當中對醫療系統構成最大影響的,相信是全美國各州份皆互相競逐的病毒測試劑盒。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在肺炎疫情爆發之初,已預知病毒測試劑盒將不敷應用,故它制定一套指引,建議醫院、社區診所和私家醫生應該如何按病症緩急先後,配給測試劑盒及進行病毒測試。根據CNN記者Elizabeth Cohen的整理解說,CDC建議最優先進行病毒測試的群體是「任何曾與新冠肺炎確診者密切接觸的具病徵者」和「任何必須送往醫院的具新冠肺炎病徵者」。若然「具病徵,但身體表現良好及年紀小於70歲」的群體,則不符合病毒測試的資格。

「公平醫療」下仍有階級懸殊

然而,這套指引能否在本地醫療系統中有效被實行,則成為疑問。

加州聖荷西(San Jose)警察總長Eddie Garcia在與全國執法官員的視像會議中提到,他「感到最氣餒」的是,當自己不斷收到社區缺乏測試劑盒的查詢時,卻聽到很多未出現病徵的運動員和電影明星,竟然很快便能進行病毒測試。

他也許是在埋怨本月有NBA球員確診後,公共衛生官員馬上安排職球員進行病毒測試的動作。據《大西洋》(The Atlantic)引述調查報道,在奧克拉荷馬州(Oklahoma),3月12日之前已使用的病毒測試劑盒當中,有20%是分配給前往當地作賽的猶他爵士隊職球員。由於爵士隊有球員確診,球隊職球員被列為高危人士絕對可以理解。然而,這個動作引來不少人批評:爵士隊非每位職球員都出現病徵,加上他們大多年青力壯,讓他們進行病毒測試,這是否符合CDC建議的優先測檢指引呢?

目前已有8支NBA球隊的全隊職球員做了病毒測試。在全國病毒測試劑盒短缺之下,他們的「奢侈」成為各界攻擊對象。 《紐約時報》以《想在美國接受新冠病毒檢測?先成為有錢人》為題批評。紐約市長白思豪亦發表Twitter稱,NBA球隊不應該讓「全隊人」皆接受病毒測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