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80級校友十分著急,他們緊急為美國疫情發起募捐,你怎麼看?

初中數學6789


既然都提的是華人,華裔積極給我們捐款,那我們回饋也是回饋華人,華裔,為什麼要不加區別,回饋西方仇視我族的敵人呢?


九九貝勒


我是燕園終身學習,我來回答。

題主這個問題,從措辭看,就容易把人帶偏,似乎因為美國發生嚴重疫情,北大校友才著急似的。其實,在我國這次的疫情中,北大人,無論是在校的,還是已經畢業的校友,無論是在國內的,還是在海外的,都在積極行動,要麼深入一線直面疫情,治病救人,要麼在後方捐錢捐物,眾人拾柴火焰高,為抗疫作出了很多貢獻。

以下只是簡單地舉例。

1、為抗疫作出在重大貢獻、德高望重的鐘南山院士就是北大校友。此外,北大還有很多專家、教授加入抗疫的行列。

2、疫情發生後,北大派出了400多位醫學人員馳援抗疫一線,其中,四分之三為女性同胞。

北大人在抗疫中,直面危險,艱苦奮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並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北大治療方案,其中,截止3月4日,僅北大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在10天時間裡就治癒出院18位重症患者。

3、北大校友會在2月疫情爆發後發起“百萬口罩行動”,海內外北大校友積極響應,通過各種途徑購買口罩,很多身在海外的校友,把當地的口罩都一掃而光了,這之中,當然也包括北大80級的校友們。

2月底,“百萬口罩行動”開始三大戰“疫”,截止3月初,北大戰“疫”已捐贈了10多批醫療物資;方艙戰“疫”給武漢方艙醫院捐贈了至少30萬隻醫用口罩;荊楚戰“疫”給湖北的15個地市州基層抗疫醫院和衛生院至少捐贈了30萬隻醫用口罩。這些,都是海內外北大校友共同努力的結果。

4、不僅如此,各地的北大校友一直都在積極行動,捐錢捐物。比如,為了緊急馳援湖北,截止1月26日,僅僅北大湖北現校友會就收到各地北大校友捐款178萬,醫療物資達90多起,初步估計價值就超過300萬;再比如,3月24日,湖北北大校友會使用全球北大校友的捐款,採購了總價值近350萬元的雙負壓救護車,捐贈給湖北醫院。等等。

以上所述,是在我國疫情發生後,北京大學、北大人、北大海內外眾多校友共同努力,為抗疫所作出的眾多貢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這是北大和北大人的擔當。

現在,美國也發生了嚴重疫情,在海外有眾多的華人,也有不少北大校友。北大80級校友發起募捐,並不是為了美國政府,而是為了援助位於美國的北大校友和其他華人,這不正好又一次顯示了北大人的擔當嗎?

北大80級校友因為美國疫情而“十分著急”,為了援助自己的校友和當地華人而努力,我看到的是一顆赤子心,一份同胞情,值得點贊!


燕園終身學習


不知道北大80級校友為武漢24小時捐了多少?不是酸,不是黑,只想平靜地問一問。況且國內的疫情還沒結束,國家為新冠也花費了鉅額資金,因為免費,所以很多人沒有感覺到。

近日,美國的新冠疫情發展十分迅速。留美的北大80級的校友向同學發來求助信,說目前美國不少醫院的醫用物資奇缺,正在裸奔的一線醫護人員急需防護用品。

聽到消息後,北大80級校友200餘位同學開始行動,僅用24小時就捐款人民幣19萬多元,美金3500元。

接下來的24小時之內,80級文學專業的任瑋琳同學已經將第一批捐贈特效送到洛杉磯方艙醫院和長灘社區醫院。善款捐給北大紐約校友會,由校友會完成對醫院的捐助。

在國內疫情肆虐的時候,留美的北大校友調送來幾十噸抗疫物資。

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所以,北大80級國內校友為美國捐款捐物也能理解。

網友們在乎的,其實是“24小時內捐款”和“24小時內調運物資到達美國”,這反應速度,驚掉了網友們的下巴。

中國高材生出國深造後留失的機率非常大,據不完全統計:北大80後在美國名校擔任正教授的校友已有8人。

在2019年,北大本科畢業生2726人,其實出國留學佔到30.01%。

原本高考就讓很多人覺得不公平,萬里挑一的名校學生,祖國花費巨資培養出來的人才,大量流失海外,更讓很多網友覺得憤憤不平。

所以,捐款捐物沒問題,但是就不要用“24小時”這樣的字眼,再次刺痛國人的神經。


老王陪娃


3月25日,北京大學80級校友會爆出一則消息,成功引炸網友,網友紛紛質疑:憑什麼捐給美國?給我個理由!

這則消息稱:“目前美國不少醫院的醫用物資奇缺,正在裸奔的一線醫護人員急需防護用品,醫生、護士們的呼救信息催人淚下。疫情面前,全世界人民唇齒相依,患難與共,於是僅僅24小時,我們北大80級200餘位同學捐款人民幣19萬多元,美金3500元。又24小時,已將第一批捐贈物資買到且送到洛杉磯方艙醫院和長灘社區醫院。”


看到這條信息後,國人們很不理解,美國醫用物資奇缺也好,醫護人員裸奔也好,跟80級北大校友有何關係?要說唇齒相依,患難與共,中國疫情嚴重時,美國高校的校友們有沒有跟我們唇齒相依,患難與共?在我們最缺醫用物資之時,80級北大校友和美國的校友們有沒有也施以援手,共渡難關?


孔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中國人是講究“投桃報李”的,你施我於甘露,我報之於瓊漿,從來不失君子之風。然而,在我們疫情爆發時,美國是怎樣對待中國的呢?

一、從美國政府一方而言

小徐老師猶記得,3月20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耿爽曾這樣向全世界澄清:美國政府官員在多個場合曾表示,將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有關國家提供1億美元的抗疫援助,別的國家是否收到我不清楚,但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迄今為止中方從未收到以美國政府名義捐助的資金和物資,而且我們也確實不需要,給更需要的國家吧。


小徐老師翻遍了美國政府組織援助中國的信息,僅發現美國務院曾組織慈善機構,向湖北提供160噸疫情防控物資,包括38萬隻N95醫用口罩,2.9萬副醫用手套,6000套防護服。而這點物資還不及美國一家小企業向中國援助的物資多。

除此之外,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態度,大家也心知肚明,僅疫情發生以來,美國政府任國內媒體肆意抹黑我國,特朗普更是一度將新型肺炎病毒稱為中國病毒,更有甚者要求中方賠償新冠肺炎損失,抵銷其1.1萬億國債,其無恥嘴臉暴露無疑。除此之外,美國還在我國疫情最嚴重時,南海巡航,武售臺灣,其歹毒之心路人皆知。

就這樣一個政府,一個看不起中國,敵視中國的政府,我們憑什麼去幫他們?從這一點來說,國人完全有理由對美國今天所遇到的困境視而不見,這才叫“以牙還牙”“以直報怨”。


二、從美國民眾而言

美國官方沒有對我國進行過實質性援助,而且還一直無恥抹黑中國,那麼美國民間人世對中國疫情期間給予過哪些幫助呢?

1、美國企業對華援助總額排名第一,遠高於其他國家企業。

美工商界、友好團體、民間組織等以及中國美國商會的100多家會員企業,曾向中方提供總價值約5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和物資援助。


2、廣大在美華僑華人和留學生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統計,華僑及留學生等人共向國內捐款捐物4000萬美元,很多僑胞捐資捐物時不留姓名。

廣大在美華僑華人和留學生,在祖國有難時,慷慨解囊,回報祖國,這無可厚非,是血脈相連的必然表現,而美國民間人士和企業捐資捐物剛代表了對中國人民的善意。

如今,美國疫情大面積暴發,與美國有聯繫的中國企業和個人,積極回應美國民間組織或個人向美國捐款捐物,以體現中國“禮尚往來”的厚道也無可厚非。


三、拿北大校友會來說

中國疫情大爆發期間,全球北大校友會共募捐抗疫捐款總金額8016371.67元,當然這裡面也應該包括身在美國的北大校友。


從個人層面而言,中國北大80級校友回應美國北大校友,積極捐款捐物似乎也理所當然,但從國家層面而言,在美國的北大校友在中國發生疫情時向武漢捐資與美國發生疫情時,北大校友向美國捐資的性質又有所不同:

首先,北大校友無論身在哪國,中國都是他們的祖國,他們與祖國血脈相連,國有難,招必應,這是國民對祖國起碼的情感認同。


而中國北大校友向美國捐資卻沒有這層面的意義,畢竟美國不是他們的祖國,相信此次北大校友向美國方艙醫院捐資是出於對美國民間友好組織和個人回應,也是出於對身在美國的北大校友的回應,畢竟身在中國的北大校友和身在美國的北大校友同樣血脈相連,幫美國的醫護人員度過難關也就是在間接幫在美的北大校友,幫美國華人和留學生。

綜上所述,北大80級校友向美國醫務人員捐款捐物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毫無原則,畢竟美國政府也不能代表美國人民的立場,而美國妄圖挑撥中美民意對抗的小伎倆,也終究不會得逞。


指尖教育帝國


【我是將將,我來回答。】

疫情期間,國家之間互相援助,這本身就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從美國在疫情期間的表現來看,援助又變得不再是那麼的簡單。

關於北大校友為美國募捐這件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持反對意見的,在我看來,這並不是所謂的自私。



人都是愛憎分明的。

在我國疫情嚴重之時,美國非但沒有提供援助的物資,反而是落井下石,在國際上無端的對我國進行汙名化,這是讓人難以忍受的。



武漢疫情嚴重的時候,募捐的身影中未見北大的所謂校友,反而是那些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拿著自己辛苦積攢的錢財,來資助武漢。這個時候北大的校友們是否明白:疫情面前,人人互助,人人平等?

現在疫情的發展,幾乎波及到了全球,美國只是這些國家中的一個,為什麼單單要給美國募捐?卻置其他國家於不顧?



鑑於這一點,就讓人們不得不懷疑:這夥人是不是留有什麼私心?

最後:疫情面前,來自民間的互助是值得被讚揚的,但是我們也應該分清場合,特別是分清好壞。


行止將將


說實在的,看到中國人為了太平洋對岸的那個國家發起募捐,在情感確實有點接受不了,不過,如果能夠理性下來看這件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對我們來說,那些需要幫助人太過遙遠,而且,由於國家之間的矛盾,那些人也很容易招我們嫉恨,但是,對於身在國內的80級的校友來說,那些人卻是他們的朋友和親人,我覺得,他們的捐助也只是出於對朋友的一份情感,外界不應該過度解讀,更不應該把他們的行為上升到政治的高度。



民間交往是國家關係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紐帶,兩個國家即使在敵對狀態,民間的交往也不可能完全中斷,何況,太平洋對岸的民眾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這些人還是華人或者華僑,他們 有家庭、有孩子、還有老人,拋開他們華人的身份不說,他們也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其實,很多人可能並不瞭解,在武WH疫情最嚴重的的時候,身在國外的華人華僑也都心繫國家,紛紛捐款捐物,在這些人中就有美國80級的校友們對國家的奉獻,現在,中國校友投桃報李, 幫助深處困境中的“他們”有什麼不可以的?


最近,輿論場上對於捐與不捐、捐多捐少、娟誰和不捐誰有各式各樣的言論,有些人甚至做起了國家主,嚷嚷著怎麼和某一個國家互動,怎麼和這個世界互動,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看問題都侷限在自己的視野和情感之中,而像馬雲、華為或者是北大的80級校友所做的卻有一套他們自己的理論,至於他們是如何想的,很多人並不是很理解,包括這次對80級校友的撻伐。【親們,記得點贊喲!覺得我回答的還可以,不妨關注一下吧!thanks】


三號二


有人也許會說,那美國老跟咱過不去,北大80級校友還為美國募捐,最為我國最高的學府,他們可都是人中龍鳳,怎麼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以福垊個人淺見,北大80級校友所作所為,不是低級錯誤,而是很有智慧。不僅不應該質疑,反而應該得到一些讚許,誰知帶來的卻都是爭議,且聽福垊細說端詳。

第一、校友張口,豈能拒友于萬里之外。

80級北大40週年聚會越來越近了,大家天各一方,期待著四十年後的重逢。可是如今世界鬧起了新冠病毒,80級入學週年聚會籌委會前兩天收到了,萬里之外的老同學求助信。濃濃的同學情,期盼著四十年後的相見,老同學殷殷期待,向國內北大同學張口,國內的北大同學怎麼能拒人於萬里之外呢?

更何況美國疫情已經是十萬火急了,美國累計確診目前143722人了,病亡達到了2566人,美國疫情局勢萬分危急。目前,美國不僅急需醫護人員,更缺乏大量的救援物資。在美國的80級北大的老同學,他們心急如焚。他們擔心疫情完全失控,美國早一日控制疫情,也為確保這些在美國的北大人(華人、華僑)的健康和安全,不得已向國內的老同學張口求援了,老同學豈能不伸手相助?

有來有往,為了華人華僑過得更好。

當初,我們國內鬧疫情正凶時,在美國的北大學友,他們心繫祖國,心繫武漢。想方設法,不分晝夜地捐款,然後立即購買救援物質。爭分奪秒地捐給疫情最嚴重的武漢,足足捐了幾十噸的救命物資。如今,老同學發出了求助,北大同學怎麼能不立即響應,幫助在美國的華人華僑渡過難關呢?

當初,我們鬧疫情時,美國的企業尤其是在華企業,紛紛捐款捐物,其數目位居世界第一。現如今,美國遭遇瘟疫,在美國的華人華僑華商也會立即響應起來,此時也為當地華人華僑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華人華僑的擔當必然會被認可,消除誤會,便於以後融入當地,獲得更好的發展。同時,也會北大在美國樹立了較好的形象。

捐款的批評

籌委會獲得消息,責無旁貸,立即通過網絡發起了倡議。組織了一次,24小時的自願捐款活動。共有200餘人參與了捐贈活動,募得善款21萬左右的人民幣。其中人民幣19萬,美元3500元。對這次捐款有兩種聲音,都是反對的。

有人說,當初國內疫情正嚴重時,沒聽說北大向武漢捐款,如今美國嚴重了,怎麼又向美國捐款呢?福垊認為,批評說這話完全沒有調查,誤會了他們。根據北京大學湖北校友會的不完全統計,自1月25日以來,北京大學湖北校友會共募集了北大國內外校友善款1000萬人民幣。特別是發起“百萬口罩”活動以來,北大校友累計向武漢捐贈了140萬隻口罩。

有人說,畢業40年的北大校友,入學前那個不是學霸學神,如今那個不是大腕精英。200來人,累計捐贈了21萬的樣子,滿打滿算大概也就每人捐贈了1000元。一天一人才捐1000元的樣子,是不是有點少啊?這個捐款數目還不好要求,都是自願的。當初,科摩羅向我們捐了100歐元(約合人民幣761元),還是由兩張50歐元組成,歐元最大的面值是500歐元。捐款100歐元,還不夠從科摩羅到北京機票的零頭呢!來的都是客,捐的都是錢,再少也是心意,不能傷人的心。

北京到科摩羅經濟艙單程價格:3350元 往返價格:4300元

北京到科摩羅公務艙單程價格:14000元 往返價格:22000元

北大為何捐款捐的這麼少?

同樣地,北大捐款也有點“千里送鵝毛,人情禮儀重”的味道。出現這種情況,福垊猜想,大概是北大學子對老特不滿吧。既要表示心意,又要故意拿這點錢“噁心”美國。福垊這不是一下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過,一天捐助19萬也不算太少了,那麼未來北大校友們會不會持續捐贈呢?捐了一天,立馬就購買物資,就能很快而友一定程度上解決物資極度匱乏的問題。


福垊


據媒體報道,隨著美國的新冠疫情持續惡化,日前有北大80級的校友從美國向同學發來求助信,期間談到目前美國不少醫院的醫用物資奇缺,正在裸奔的一線醫護人員急需防護用品。聽到消息後,北大80級校友200餘位同學開始行動,僅用24小時就捐款人民幣19萬多元,美元3500元。

80級校友,按照年齡推測,這批北大畢業生大概是在五六十歲左右,按照他們的年齡和學歷,這批人大部分都已經是人生巔峰了,可以說不是達官就是顯貴,身價不菲。但是200人捐款19萬,平均每人捐款950元,這個數字好像也不多。因此,我們推測其實還是有很多人對這次捐款並不感冒的。


因此,我們對這次北大畢業生捐款也不要太激動,這次捐款大概率是他們當中有的同學在美國,面對美國日益嚴重的疫情,向國內的同學發起求助,而國內的同學礙於面子,給點小錢意思意思就算了。

網友之所以對這條新聞很憤怒,主要因為兩點。

一是為美國捐款。中國在疫情爆發後,世界各國紛紛向中國伸出了援手,人家日本甚至喊出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口號,令我們十分感動。但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卻對我們一毛不拔,我們到現在也沒有收到美國官方對我們的任何援助。美國不僅行動上很吝嗇,口頭上還不老實,多次抹黑我國,將新冠病毒稱之為“中國病毒”。

面對美國的種種倒行逆施,我們對美國很有意見,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我們要做一個區分,這次中國疫情,雖然美國官方沒有捐贈,但是美國的民間還是向我們捐贈了很多的物資。有一個統計,在各國企業捐贈的物資中,美國的企業是排在最前面的。因此,美國民間對我們有捐贈,這是一個事實。既然美國民間能夠捐贈我們,我們民間為什麼不能回贈美國。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人家美國人確實幫助過我們,我們的民間團體幫助一下美國人不行嗎?

二是北大學生這個群體。在中國,北大清華的學生那才是真正的天之驕子,萬里挑一,鳳毛麟角。而中國為了培養這些畢業生,可謂是花費不菲。這幫人本應該是中國的頂樑柱,但卻有相當一部分去了美國,成為了美國的“大國工匠”,這不得不令網友十分氣憤。

網友的憤怒是有道理的,據統計,現在北大清華的學生畢業後,大部分把美國作為留學深造的方向,而這些人留學美國的學生當中,事後絕大多數都留在了美國,我這裡有兩組數據:

2000年北京大學本科畢業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人,這些人畢業後直接出國留學的有751人,大約佔畢業生總數的20%,其中有587人同時選擇了美國,比例高達78%。
2001年北京大學本科畢業生2217人,研究生2002人,畢業後直接出國留學的有831人,佔畢業生總數的接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國,比例接近87%。

我們簡單算一下,2000級大概有16%的學生留在了美國,2001級大概有17%的學生留在了美國,這個比例著實不小。

我們再看一下這兩個學校的財政投入力度,從兩個學校公佈的2019年預算看,清華大學以近300億的預算名列第一,北京大學以190.07億的預算名列第三。平均每天花費近1億元,這兩個學校是真正的財大氣粗啊。而這些資金來源大部分都是財政資金,花得都是中國納稅人的真金白銀。

因此,北大清華畢業生可以說是中國人用真金白金給砸出來的,國家在每個畢業生上都投入了巨大的財力。除了財力的投入外,北大清華的師資力量都是中國最強大的,這些更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無價之寶。

我們為什麼要對這兩個學校投入如此多的人力財力物力,難道就是為了給美國人培養科學家、醫生、律師?當然不是,而是對他們給予厚望,希望他們都夠為國效力,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所以,作為北大清華畢業生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而不應該更多的考慮自己的前途命運。正因為,有很多的北大清華畢業生選擇了報效美國,所以網友們才會對他們抱有很大的意見。但是,我們對北大清華畢業生也要區別對待,畢竟去美國的是少數,大部分北大清華畢業生還是愛國的,現在的他們大部分都已經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了,他們正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國家做貢獻,對於他們做出的巨大貢獻我們應該致敬。


大國縱橫


國內北大80級同學收到80級北大紐約校友的求助信——美國不少醫院醫用物資奇缺,正在裸奔的一線醫護人員急需防護用品,醫生、護士的呼救信息催人淚下。於是在24小時內,北交大80級200餘名同學捐款19萬多人民幣,美金3500元,並且已經將第一批捐贈物資買到且送到洛杉磯方艙醫院和長灘社區醫院。

這個大概就是事情的概況,其實這個事情怎麼看呢,筆者認為是無可厚非,很正常的行為,國內的同學接到了美國紐約同學的求助信,能否幫助解決一些醫療物資,這個是很正常 的行為,我們在2月份的時候,剛開始也是缺乏醫療物資,海外華人通過各種渠道往國內運輸口罩等急缺的醫療物資。

我們國家的生產能力並不是一下子就從2000萬隻每天的產能就提高到1.1億隻每天的,是有一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醫院也缺乏醫療物資,根據海關的數據,從1月24日至2月29日,全國海關共驗放疫情防控物資24.6億件,價值82.1億元。其中防護用品共24億件,主要包括口罩20.2億隻,防護服2538萬件。這24.6億件物資,有多少是我們自己採購的,有多少是海外華人和其他國家捐贈的?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哪怕按照我們當前的生產能力,也需要持續不斷的十幾天。

所以筆者認為,現在紐約成為美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累計確診病例超過6萬例,死亡人數超過1000人。北大80級校友向他們進行捐贈是沒有問題的,這個舉動不應該被質疑和詆譭。

其實說起來這筆捐款並不多,80級的,當時上大學的時候年齡應該在20左右,那麼現在的年紀已經是60歲左右,作為中國最著名的學府的畢業生,他們應該都是國家的棟樑,200個人捐款了22萬左右,平均也就是每人1100元左右。這是一個正常的捐贈行為,沒有什麼可以苛責的。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有人質疑說,你們捐贈美國人,武漢封城的時候你們在哪裡?其實這是誅心之論了,你怎麼就知道他們沒有捐武漢了?你怎麼就知道他們沒有在疫情期間做捐贈呢?


壹號股權


近日,隨著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愈演愈烈,很多國人也開始向美國發起了捐贈行動,引發了國內很多人的爭論,這其中就以北大80級校友發動的募捐行動最為顯眼,這其中的主要原因,還是初次捐贈中帶有“北大校友”四個字的緣故。

不過這次北大校友的募捐,基本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爭議,因為疫情無國界,對於爆發在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身處美國的北大80級校友請求國內校友,為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展開募捐,其實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此外在我國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的時候,美國的民間機構和個人,也曾經向我國捐贈了大量的醫療物資,幫助我國在一開始,渡過了疫情最艱難的階段。

因此,對於80級北大校友發出的募捐行為,從個人的角度來講,這其實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因為從個人的角度來考慮,向美國醫療機構發出募捐,屬於人道主義行為問題,是人性光輝的表現,不能與國與國之間的冷酷鬥爭相提並論。

所以儘管近一段時間,美國對我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橫加指責,並且不斷地發動針對我國的打壓行動,但如果我們因此就要對美國全體國民,都保持著敵意,很顯然這種想法是要不得地,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對於世界上的絕大部分國家而言,合作發展才是國家間永恆的主題。雖然在短時間內,美國與我國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係,雙方的關係不諧,但是總體而言兩國的合作始終大於矛盾。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僅僅是因為兩國關係不恰,兩國的人民就要相互敵視,那麼如果等到哪一天兩國關係緩和了,甚至結成了緊密的同盟關係,那麼兩國之間的人民,又將要以何等的面目對對待對方呢?

其次,從目前的兩國形勢來看,美國與我國之間的實力對比,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這種形勢也就意味著,如果我國現在就與美國決裂,那麼受到傷害罪嚴重的,必然是實力較弱的我國。

所以,即使因為兩國之間的對抗,使得我國與美國關係轉冷的話,我國也絕不能就此關閉與美國之間的大門,在這個時候,兩國之間的民間互動活動,就會成為今後兩國重啟外交活動重要工具,當初我國與美國重新恢復建交,不就是從乒乓外交開始的麼?

所以,在某一個時間段裡,僅僅是因為國家之間的關係交惡,就急吼吼的將美國從政府到民間,統統都列為敵人,其實是一種政治上不成熟的典型表現,其後果也會讓國家失去更多的選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