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淪陷,絕非好事!


歐美淪陷,絕非好事!

■文|陳興傑老師

  1. 抱著“藉助疫情產業超車”的想法,完全不切實際。
  2. 中國直接從事外貿活動的將近6千萬人,加上關聯產業,總計超過1.6億從業者。
  3. 中國是一個大國,只要胸懷大度,持續做正確的事情,贏得尊重就是必然的結果。


這兩天,武漢1萬多家餐飲店恢復了外賣業務,這是一個好標誌。

武漢人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武漢以外的湖北各市,疫情等級已降至中級,企業陸續收到開工許可,鄂籍員工流向全國。從更大範圍看,到三月末,全國生產企業的復工復產率已超過八成。相信不用等到夏天,中國人基本就能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

再看相鄰的日本和韓國,早期疫情也很嚴重,最近一個多月,遏制住了蔓延的態勢。全世界受疫情重創的經濟板塊,東亞最早走出陰霾。反觀歐美地區,目前正處於疫情的爆發期。

截至北京時間29日7時11分,歐洲累計確診人數超30萬,美國確診人數超過12萬,並且還在攀升。

歐美淪陷,絕非好事!

從疫情曲線看,歐美還有一個多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迎來疫情平穩。這種巨大的反差讓很多人隱隱感到暢快——特別是聯想到,中國早期休克式的防疫措施,遭到歐美國家批評和誤解,現在他們反而學了起來。

報應不爽,難免讓人幸災樂禍。


『1、趁著疫情彎道超車?這不現實』

很多人的幸災樂禍則是精打細算。他們認為當下歐美疫情嚴重,中國獨善其身,這是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前兩個月中國生產停滯,現在輪到歐美,中國正好找補回來。

更大的野望是:中國企業崛起,將取代歐美企業在國際分工的位置,實現產業鏈升級——這種野望,當然只是一種想象。

產業替代不是短短几個月就能完成。全球經濟體系中,歐美國家佔據相對高端的環節,這是長期制度保障和智力積累的結果。

中國固然是發達國家的好學生,也是學了幾十年才有小成,豈有短期顛覆的能力?正如中國疫情嚴重時,影響到供應鏈穩定,各國只能乾等;所有人都知道口罩將是最急缺的物資,也只能坐等中國產能恢復,才能解決問題。

生產口罩何其簡單,也不是想顛覆就顛覆,更何況其他複雜產業。因此抱著“藉助疫情產業超車”的想法,完全不切實際。

中國產業要實現對別國超越,靠的是日積跬步,長期不懈的奮鬥,短期疫情的影響,實在非常有限。


『2、歐美城門失火,中國也要遭殃』

趁著疫情佔不到長期便宜,短期總有利可圖吧?比如中國大量生產口罩、防護服和呼吸機,向全世界出口,這不正是發財機會?很多人持這樣的想法。道理上是這樣,可現實並非如此。

抗疫的急需物資,沒法坐地漲價,人道主義災難面前,半賣半捐,根本談不上發財。退而言之,即便未來幾個月醫療防護物資出口大增,在嚴重的出口萎縮面前,這根本不算什麼。

這次海外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多大?最近《財經》雜誌發表了一篇報道,講述最近三個月中國服裝外貿企業的艱難處境。

今年前兩月,受春節假期和疫情影響,國內服裝廠遲遲無法復工。海外市場急於備貨,訂單急催。廠家有錢沒得賺,還要承受成本壓力,焦慮得無以復加;好不容易國內疫情緩解,急急忙復工復產,卻接到了大量歐美訂單取消的通知。

3月至6月歐美市場的服裝外貿訂單,大部分取消;6月後的行情,也很難讓人樂觀。有記者走訪浙江著名的“中國輕紡城”,這裡八成以上商戶都已開門營業,可生意一落千丈。

過去每天有10萬人在這裡進出,如今卻只有一成,原因就是歐美訂單大量取消。

服裝業的上游產業,紗線廠和麵料廠也受到波及。最近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舉辦的“國際經濟形勢展望”視頻會議上,傳出一個消息:長三角和珠三角復工率高達90%以上,真正有活幹的只有30%左右。

訂單驟減,讓外貿企業面臨巨大壓力,許多設在孟加拉、柬埔寨、緬甸和越南的工廠,不得不大規模裁員,或者臨時關閉。

除了服裝、製鞋、玩具等外貿依存度很高的產業,其他產業也未能倖免。3月21日,東莞“精度表業”發佈公告,宣佈全廠放假3個月,並勸員工另謀高就。

歐美淪陷,絕非好事!

“精度表業”是中國最著名的製表企業之一,每年產表可達上百萬只,基本上銷往歐美,年產值超過10億。類似情況的還有很多代工廠,一旦疫情超過半年,它們就要面臨倒閉的命運。

3月以來有一句話在外貿圈流傳很廣,面對這次疫情,“國內打上半場,國外打下半場,外貿人打全場。”這話形象說明了中國外貿人此刻的處境。

中國直接從事外貿活動的將近6千萬人,加上關聯產業,總計超過1.6億從業者。再算上外貿不景氣波及到的房地產、汽車等行業,整個經濟都會受到巨大影響。

不只是消費市場依賴歐美,在產業鏈上,中國人和全世界的生產者也形成緊密的合作。它們之間的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鄭州富士康工廠停產,蘋果手機的出貨要受影響;湖北疫情嚴重,法國和德國的汽車企業一度面臨停擺。

兩個月前,很多人看到中國對世界很重要。進入三月,我們同樣發現:世界對中國一樣重要。

3月下旬,歐洲超過70家汽車製造廠停工,而這些製造廠有超過一半的生產零部件,是由中國廠商供應。歐美疫情一日不解,不知多少中國企業將面臨停擺的危機。


『3、中國幫助外國,也是在幫自己』

當今世界,歐美企業普遍處於世界生產鏈條的高地,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技術能力,很多都值得中國企業學習。

歐美繁榮,將帶動中國一起繁榮;衰落的歐美,除了滿足部分中國人“超英趕美”“大國崛起”的心理需求,並不能帶來現實的好處。中國崛起,應該建立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而不是別國的衰落。

這也是本次疫情中,中國要對外援助的原因。中國人向外輸出抗疫的知識和經驗,幫其他國家擺脫危機,幫外國也是在幫自己。

歐美淪陷,絕非好事!

在國際交流合作如此緊密的今天,沒有哪個國家獨善其身——更何況中國這樣已經擁有巨大影響力,並希望擴展這種影響力的大國。

中國應當如何幫助疫情嚴重的國家呢?基於不同國情,方法會有不同;派出精幹的醫療專家小組,傳遞正確的抗疫經驗,這些都很重要。此外,積極發揮中國的生產能力,向全世界出口物資,也是為抗疫做貢獻。

目前中國口罩日產量超過1億,隨著國內疫情緩解,需求下降,大量口罩可以出口國外。疫情防控後期,口罩是否充足,直接影響到復工復產。


歐美淪陷,絕非好事!


最近的G20國家領導人峰會,中國領導人表示,中國將加大力度向國際市場供應原料藥、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物資,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定的貨幣政策,堅定不移擴大改革開放,放寬市場準入,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擴大出口和對外投資,為世界經濟穩定作貢獻。給這個表態點贊。

中國是一個大國,只要胸懷大度,持續做正確的事情,贏得尊重就是必然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