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幾畝地種什麼能提高收入?

非初言


我感覺如果想穩當一點就種玉米或者小麥基本國家有最低收購價格,雖然不會掙錢太多但是絕對不會虧錢,如果你想博一下就種菜或者價格貴的蔬菜,風險和收益永遠是成正比的啊,我感覺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近幾年的蔬菜都是成上升趨勢的,尤其是大鵬蔬菜有時候特別的貴都能達到10元左右一斤,這利潤是多麼的豐厚啊,現在好多價格高的蔬菜都好多人買的,可能是我們國家現在有錢人真的是太多了根本都不在乎那麼幾塊的差價了,把營養放在第一位了,這是一種時代的象徵也是提現我們國家人民富裕的一種表現,今年種蒜苗的人真的是發財了,一斤蒜苗都2塊錢一斤了一畝地種4千斤可想而知一畝地8千元的收入啊,幾年不掙錢一年掙錢就發財了,種個一百畝地上幾十萬的利潤啊真讓人羨慕不已啊。




童話牛牛童話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我熱愛農村生活,喜歡農村的寂靜。我熱愛農村 ,熱愛生活,喜歡我們村裡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著很豐富的種植和養殖經驗,針對這個問題我希望把我在農村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家裡有幾畝地,種什麼能讓收入最大化?那我們就來算算種一畝地能賺多少錢,


今天我們就來算算裡面的經濟賬,

順便和大家分享一些種地多賺錢的小妙招。


種一畝玉米,淨收入多少錢?

按照往年玉米收購價大概是1700-1800元每噸,也就是0.85元左右每斤,有的地方甚至不到0.8元,如果玉米沒有天災人禍,平均每畝能收個1000斤左右。也就是說,平均每畝地玉米能賣0.85x1000=850元。

種植一畝玉米的成本:

種子播種:80

化肥:100

灌溉:150

收割:120

總計費用:80+100+150+120=450元

按上面數據計算,每畝玉米收入850元,減去450元成本費,淨收入為400元/畝,這其中還沒有計算人工費。


種一畝水稻,淨收入多少錢?

一畝田大概能產出1100斤稻穀,一般收購商給的價格是122元/百斤。折算起來每畝地的收入是1342元。

種植一畝水稻成本:

谷種錢:100元

機耕費(包括收割費、運輸費)合計:105元

肥料錢(包括複合肥和尿素)合計:141元

農藥錢:100元

總計費用:100+105+141+100=446元

按上面數據計算,每畝水稻收入1342元,減去446元成本費,剩餘896元。

而種一季水稻農民要下地多少天?除草、犁田、拋秧、打藥、灌溉、撒化肥、耘田、排水、收割,據估計至少要下地20天!按最低的工資標準來算,每月是1180元來算,每天人工費平均39塊錢,20天就是780元,那等於一畝田最後淨收入只有116元。


種一畝小麥,淨收入多少錢?

根據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格為1.15元/斤,咱們就按這個價格來算個細賬吧。

通常,未受災平均畝產800斤:800*1.15=920元;受凍害平均畝產550斤:550*1.15=632.5元;凍害+倒伏均畝產400斤:400*1.15=460元。

種植一畝小麥的成本:

翻地播種:80元

種子錢:70元

肥料錢:200元

灌溉錢:100元

農藥錢:50元

機械收割:60元

總計費用:80+70+200+100+50+60=560元

如果按上面畝產800斤小麥的數據計算,每畝小麥收入為360元,這其中還沒有計算人工費。


以上數據可能和各地區的實際情況略有不同,但真實的反映了一個農村普遍現象,農民種糧食賺錢越來越難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家不妨轉變一下種植思路,找尋一些新的增收方法。

01

套種技術:一畝地種出兩畝地的收入!

在河南永城市新橋鎮新橋村,種糧大戶張大光采用了玉米、大豆套種技術。採用套種技術後,玉米產量保持了每畝1000斤不減少,種植成本沒增加,還多收一畝大豆。按照市場行情,每畝可增收400元以上。

套種的玉米和大豆這兩種作物互不干擾,通過合理設置田間配比,行間通風透光,發揮邊行優勢,玉米不減產;大豆根瘤菌可以固氮,為玉米提供氮肥,玉米分泌的物質也能促進根瘤菌繁殖。

河南的農民朋友可以選擇耐陰大豆品種“鄭豆04024”和耐密玉米品種“鄭單958”進行套種。

02

選對小麥品種,合理安排田間管理

農業農村部日前公佈了9個赤黴病抗性較好的綠色小麥品種(分別為西農511、徐農029、紫麥19、鄭麥9023、濮興8號、宛麥202、瑞華麥520、徐麥31、西農3517),7個節水性較好的綠色小麥品種(分別為石麥15、石麥22、衡觀35、輪選103、邢麥7號、邯麥13、冀麥418,在足墒播種、春澆1水條件下,可實現畝產1000斤以上)。

此外,麥農們也可以“訂製”綠色高產高效的集成技術。集成技術可大大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可實現“高效、節本、節水”的效果。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多多關注。

03

農作物用途多樣化

逢年過節,花卉市場都非常火爆,玫瑰百合雖美麗,其他花束也很新奇。江蘇沭陽縣農戶陳華超就發現了其中的商機,將麥穗風乾銷售,一年能賺十萬元。

每年的冬季,都是幹麥穗的銷售旺季。起步是100支,30元包郵。按支出售麥穗,一支3角錢,一畝地就能賣6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收割要選在小滿前麥子抽穗灌漿的時候,如果晚了,麥粒飽滿了,那麼收割晾乾後,麥粒就會脫落。

04

更改種地習慣,也能增收致富

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一種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這項技術與傳統的耕作方式不同,改壟作為平作、改均勻壟為寬窄行、改半精量播種為精量播種,隔年輪換休耕,高產高效,值得一試哦。


具體操作方法:把現行耕法的均勻壟(65cm)種植,改成寬行90cm,窄行40cm種植,玉米拔節前在90cm寬行結合追肥進行深松,秋收時苗帶窄行留高茬(40cm左右)。秋收後用條帶旋耕機對寬行進行旋耕,達到播種狀態,窄行(苗帶)留高茬自然腐爛還田。第二年春季,在旋耕過的寬行播種,形成新的窄行苗帶,追肥期,再在新的寬行中耕深松追肥,即完成了隔年深松、苗帶輪換、交替休閒的寬窄行耕種。用這種技術種玉米,一畝地能多收200斤!

不過,該技術適合在地勢平坦或坡度較小、土地連片的地區推廣應用,丘陵山地不宜採用。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能夠把我的經驗說出來,我感覺到很開心,因為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的農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報,能解決你們的問題就好。

最後祝福大家在種植或養殖的過程中能夠順順利利,做一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幸福的農民,同時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萬事興,好運連連,幸福美滿!謝謝大家。


vlog的玖兒


馬鈴薯

馬鈴薯又名土豆,也是一種外來糧食作物。它的根莖能加工成饅頭、麵條、米粉等,是中國人主食的一種。自從中國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後,政府開始大面積推廣種植土豆,計劃三年內達到1億畝,土豆將來可能與稻米、小麥共同成為中國人的主要糧食之一。

馬鈴薯的市場潛力如何?

馬鈴薯是麵食的主要加工材料,被稱為“人類的第二麵包”,由於土豆存活率高,種植成本低,在很多貧困國家,馬鈴薯是主要的糧食作物,而且接下來,國家計劃增加馬鈴薯種植的補助,一畝大約增加100元補貼;在馬鈴薯運輸及儲存成本上,也將提高補助力度。

大豆

大豆也是中國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培育歷史了。現在,市面上各種進口大豆與我國大豆競爭激烈,本土大豆銷量波動很大。因此為了扶持我國大豆產業發展,國家計劃拿出幾十個億來補助大豆生產。

大豆補貼力度怎樣?

我國人口眾多,農作物補貼一直都沒有停止。今後國家對大豆產業的補貼可能超過玉米補貼,特別那些具有品牌優勢,有大豆深加工悠久歷史的農戶將享受更大的補貼力度。

雜糧

雜糧一般是指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薯類五大作物以外的糧豆作物,每個地方根據不同氣候種植的雜糧也都不同,我國雜糧大概有高粱、穀子、蕎麥(甜蕎、苦蕎)、燕麥(莜麥)、大麥、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莧以及菜豆(芸豆)、綠豆、小豆(紅小豆、赤豆)、蠶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這些雜糧分佈全國各地,種植面積相對小,因此各地雜糧的補貼政策也不同,比如陝西就鼓勵種植糜子、高粱、穀子等。

雜糧補貼政策

雜糧因為分佈地域廣,種類繁多,各地情況迥異,所以有專項補貼和直接補貼之分。比如2014年雜糧80元/畝(其中糧食直補25元/畝,綜合直補55元/畝),其中補貼還按規模大小有不同標準。2018年新政策裡補貼標準將會有所提高。

首先是收益最大化,對於初級農產品,可以分兩大類,受政策影響的和不受政策影響的,受政策影響的基本不容易實現,不受政策影響的收益理論上可以無限增大,比如網紅的西瓜草莓那些拍賣一兩個就可能賣出萬元天價。初級農產品也受到資源束縛,地標產品還是有較大收益空間的。

其次說說二產,也就是延長產業鏈收益,這個就要從增值角度去考慮,比如一斤土豆,做成薯條,增值就 了,如果再從裡邊做某種提取物,增值可能更高。

結合起來,比如茅臺,茅臺的原料高粱種植收益比普通的玉米和水稻收益高,茅臺的價格更高!


A檸梔


家裡有幾畝地,種生姜能使土地收入最大化。我的家鄉盛產生薑,是一年生作物,每天三月份要把生好芽的薑母栽到地裡,同時配施複合肥每畝40公斤。並澆足保墒水,到五月份姜芽就可露出地面來,再澆一次催芽水,這樣姜芽就齊了。生薑產量高,一般產三千斤,高產大棚裁培可達六千斤,至於價格大家都知到去年買到十多元一斤,當然這是特殊年份,一般3到4元每斤,大家可以算一下每畝生薑收入萬元以,最低年份也是幾千元以上。而種糧一年麥和玉米兩季,總斤數二千斤左右,小麥和玉米價格近幾年姑終排徊在一元左右,每畝毛收入才二千元左右,因此,我們當村民就大面積種生姜,生薑給我們帶來了高收益,帶動當地村民發家致富!


歡樂day


我是田家大閨女的麻麻,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你提出的問題是:家裡有幾畝地,種什麼能讓收入最大化。

我的建議是:今年種大豆是再合適不過了,聽聽我的寶貴建議。

一、疫情問題的影響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呈蔓延式爆發態勢,重災國普遍宣佈“封城”、“鎖國”、“限運”,部分海外企業也採取了“停產、限產”等措施或者宣佈“不可抗力”以應對疫情影響。我國進口大豆主要集中在巴西、阿根廷和美國等,如果美國政府疫情防控措施升級,演變為各行業停工停產,美國國內的大豆壓榨和出口都將受到嚴重影響,隨之可能產生的大豆壓榨顯著放緩,出口再受到物流運輸影響,即使運輸到中國也要進行隔離一定時間,才能進行銷售。

二、中國人口對大豆需求日益劇增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5,對大豆的需求非常旺盛,是全球主要的消費大國。大豆在中國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中國人靠大豆來強健身體。

但大豆還是中國重要的油料作物。中餐的煎煮烹炸幾乎都離不開油,中國食用油市場豆油的比例約佔一半,花生油、菜籽油分別才只有百分之一二十。

三、養殖業的攀升

這幾年國家對養殖業也是重點扶持,相信今年力度會更大的 。養殖食料中主要是以豆粕為主要原料,豆粕作為全球最優質、最穩定的蛋白來源,對於養殖工業化來說,不可或缺的。一個年產上萬頭豬的養殖場,不可能再像20年前一樣,從河邊割把草來投餵了,所以豆粕需求迅速增長。

雞鴨豬魚牛都要吃飼料,飼料主要成分是玉米和大豆,玉米提供糖類,大豆提供蛋白質。大豆作為蛋白質含量最高的農產品,需求量更是可想而知。

四、國家的扶持

較好的消息是,近年來,隨著國內糧食生產水平的提高,國內的農業方向重點也已經關注到了大豆的生產上。或許,當農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後,國內的大豆種植業能重回以往的榮光。

鼓勵農民種植大豆、加大對大豆種植的補貼、推進改良大豆品種等,應該是我們接下來要做得事情了。

相信種植大豆的回報也是扶搖而上。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田家大閨女的麻麻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妹子,實話實說既然您這麼問了,那麼什麼玉米、小麥、大豆、花生、這些普通農產品肯定達不到您的要求,也不再考慮範圍之內,還有種植藥材這些農村罕見品種,我們也不懂是吧,說說也是沒用,又要專家又要技術的,直接忽略。

那麼到底該種什麼好呢,您的問題是收益最大化,首先是注重收益,我覺得有兩種比較適合您的,也是我們自己身邊比較瞭解的。

1.種植大蒜,前邊也回答過關於大蒜的問題,我叔叔家專門搞這個的,家裡其他生意都做得很大,但是每年還是會倒騰大蒜這東西,可見收益是相當不錯的。

但是您今年種植大蒜已經晚了,過段時間大蒜就收了,想做的話今年瞭解一下明年下手。倒賣賺錢也不是不行,可以試試。

2.種植花椒,花椒地裡栽辣椒

呵呵,您覺得怎麼樣,這兩樣東西隨處可見,一般家裡老一輩人隨便種,不用專家也不用技術。當然,花椒這東西幾年之內肯定是0收益,但是還有辣椒啊,辣椒的產量就足夠支撐等待花椒成年結果了,收益也非常不錯。

辣椒的產量一畝地1000公斤左右,主要還是看什麼品種,儘量種植比較辣一點的,不辣不值錢,辣椒溼的可以賣,乾的更值錢。曬乾後一畝地差不多600公斤左右,市面上好一點的幹辣椒都在10以上一斤了,1200斤,我就不幫您算賬了,呵呵!

花椒更不用說了,畝產現在能達到250公斤以上,都知道花椒貴,20元以上一斤。您自己算吧!

好了,就到這裡吧,打字打得脖子都是酸的。如果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點贊支持!謝謝!!


老馬在農村


家裡有幾畝土地,這些土地怎麼合理利用,以此來增加些收入呢?

有條件的話可以種植蔬菜大棚,應該是比種田利潤高。也可以做一下草莓採摘園,前景還是可以的,你可以聯繫一些超市,或者是做水果的商人收購,也可以自己找一輛車,然後自己出去賣,這樣可能會辛苦一些,自己賣價格要高一些。

家有幾畝地,可以發家致富的項目很多,也可以去看看其它地方的一些產業!如果管理得當,堅持下去一定會發家致富的!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中國南北、東西跨域大,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產,因此,想要通過種植來賺錢,一定要保證品質,而且還要動腦筋開發新的銷售思路。






鄉下小老顧


大家好!很高興能與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我家的幾畝地父輩基本上都是種小麥大豆,而且都是靠天吃飯,老天爺不高興了,旱了澇了都是粿粒無收的。現在我把它歸化一下,挖了二畝魚塘養點鴨子,種二畝蔬菜大棚。又種點草(因為家裡養的有牛羊)。現在的收益比以前好了很多。這是我不成熟的建議,僅供大家參考。謝謝支持!


皖北新農村阿亮


你好,很高興能夠和大家共同探討。

題主是不是可以考慮網絡和農村的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相結合,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的中間環節,也可以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增加收入。

一,題主可以通過,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快手,淘寶,拼多多,京東,等等電商網絡開通商鋪,賬號,店鋪等功能。

二,種植業

可以種植一些附加值比較高的農作物,比如,大蒜,葡萄,或者是大棚種植一些木耳,蘑菇等菌類作物。題主可根據當地的情況,每天通過網絡記錄種植的情況,等到成熟時可以通過以上平臺,進行銷售,價格要低於市場價。這樣即讓利了消費者,題主也可以以高於收購價的價格賣掉了商品,因為沒有中間環節了。

三,養殖業

題主可以養殖一些寵物類小動物,或者是體型小的動物,飼養,比如養雞,養鴨,養鵝,下的蛋可以直接網上出售,或者是二次加工成鹹雞蛋,鹹鴨蛋出售,或者是松花蛋等等同上面一樣通過網絡銷售。

這個需要題主根據用戶的喜好,來進行飼養。

四,農產品深加工

可以考慮把種植的農產品進行二次加工,比如種植的桃子,可以加工成罐頭。辣椒,可以加工成辣椒油,辣椒醬,辣椒麵。把一些產品加工成真空包裝,或者是罐頭類的產品,通過網絡開通的平臺,給粉絲和消費者,這樣即能讓消費者能夠看到真實的加工過程,也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五,小型加工廠

現在農村留守婦女比較多,可以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接一些外包的工作,或者是自己有設計的能力可以考慮做服裝廠,讓留守婦女加工好,通過網絡各個平臺,直接銷售。

綜上所述,未來自媒體網絡銷售和實體經濟是區分不開的,希望題主做投入以前能夠深入瞭解清楚以後再做決定,畢竟只要是投入都會存在盈利和虧損。





王凱1886


我租四十畝地,種了30畝大果山楂,10來畝百香果。百香果夏未可收果,一直收到年底。山楂果除了賣果,我還將樹的芽葉製成紅茶出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