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屏:不要最大 只要剛剛好

你是不是覺得汽車中控大屏越大越好,其實並不是的,畢竟咱們買的是車,而不是電視。

隨著科技的發展,扉旅汽車發現,汽車的中控大屏走著和手機差不多的演變路線:物理按鈕加綠屏、白屏——物理按鈕加彩屏——取消物理按鈕變觸摸屏——大的觸摸屏——更大的觸摸屏——更更大的觸摸屏。

很多人都覺得,這屏幕當然越大越好呀,內飾看起來高端大氣,屏幕大用起來也方便,但你有沒有想過,手機的屏大是因為使用手機時我們要一直得盯著屏幕進行操作,但汽車的屏那麼大有什麼用呢,駕駛車輛不應該手握方向盤目視前方嗎!

中控屏:不要最大 只要剛剛好

但沒辦法,現實的情況是消費者就是對大的中控屏買賬,所以車企自然也順應需求,把中控屏越做越大。

從以前常見的8寸,到後來比較常見的10寸,如果當時哪個車企把屏幕做到了12寸,是完全可以拿出來吹一波,作為重要買點的。

但現如今12寸也就是一般般,自從特斯拉出現後,大家發現原來屏幕還可以更大,於是很多新能源車企開始引領中控特大屏時代。

蔚來ES 8 中控屏11.3寸,比亞迪宋中控屏12.8寸,特斯拉Model 3中控屏15寸,你以為這已經足夠大了嗎?NO!拜騰汽車推出的M-Byte擁有48英寸4K全面屏,這個架勢就是你中控有多大,我的屏就能有多大。

中控屏越來越大到底有哪些好處呢,扉旅汽車想了半天,除了看上去很洋氣外,真的沒想到還有哪些好處。

中控屏:不要最大 只要剛剛好

但中控屏太大的壞處,卻想到了很多。

操作複雜

現在汽車上很多功能都集成到中控屏上,這塊屏幾乎能夠完成除了駕駛外的所有操作,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並不方便。

以調節空調溫度為例,之前有物理按鈕時,只需要按一下加減按鈕就可以了,但要是在中控屏上操作呢,你就得一直看著屏幕,一頓劃來劃去,才可以完成操作。這讓本來簡單的操作變得複雜多了。

分散注意力

開車可不是開玩笑,要注意力時刻集中。

大家應該知道,很多專家都建議車上不要擺放裝飾品,原因就是這些裝飾品在駕駛車輛時會分散司機的注意力。

這回可好了,裝飾品不用自己擺了,原車自帶超大中控大屏大擺件。這麼大的一個擺件在你眼前放著,而且還這麼好看,你開車的時候能忍住不多看它幾眼嗎?開車時注意力不能集中,後果不堪設想呀。

增加視覺疲勞

“少看會手機,你的眼鏡要不要了”,這樣的勸告大家都沒少聽說吧,長時間看電子屏幕是會造成視覺疲勞的。

視覺疲勞對於開車來說是絕對要避免的,但超大的中控大屏就在那擺著,天天對著司機,司機想不視覺疲勞不難。尤其在夜間駕駛,電子屏幕發出的光更強,很刺眼,不但會加重司機的視覺疲勞,而且也會干擾司機的視線,給駕車帶來隱患。

存在安全隱患

像中控屏這種電子屏,最怕什麼?怕碎呀。

如果只是屏碎了還好,花錢換屏就完了,但如果車輛經過激烈的撞擊,中控屏很容易發生破碎,雖然中控屏不是玻璃材質,但要知道,它一樣會產生像玻璃碴子四濺的效果。可能發生車輛碰撞並沒有讓車內的人怎麼樣,可這四濺的碴子可能會刺中車內人員,引起傷亡。

如此看來,這個大中控屏就像個定時炸彈,我們不但要萬分小心防止車禍的發生,還要更加小心車禍發生後可能產生四濺“暗器”的中控大屏。

維修成本高

相信很多人都有修過手機屏幕的經歷吧,到蘋果專賣店換一塊手機屏一般都是千元起,而且屏越大價格也就越貴。

那你想想汽車中控那麼一大塊屏如果換一次肯定價格不菲吧

。這種屏一旦壞了需要換時,肯定要換原裝的,其他的屏很有可能會導致操作不流暢等問題,如果操作不靈了,那就真的成了大擺件。

所以說,如果你那塊大屏壞了需要更換,那就是一大筆的維修費用,逃是逃不掉了。

總之,越大越好的這一說法在汽車中控屏上是絕對不成立的。扉旅汽車認為,中控大屏的大小要從駕駛安全、操控便捷、設計美觀等多方面綜合考量,不能一味追求大而不顧其他。

中控屏:不要最大 只要剛剛好

有調查數據顯示,在正常的駕駛中,中控屏的尺寸在8-10英寸最為合適。只追求好看那是要付出代價的,超大中控屏增加了車輛內部的觀賞性,但代價就是高危險、高成本,對於駕駛汽車這種事,這種代價是絕不能輕易付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