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慶祥:執行任務時,遭到襲擊,壯烈犧牲

姚慶祥,1929年2月19日生於山東省即墨縣(今即墨市)鰲山衛鎮姚家莊一個貧農家庭裡。在舊社會,姚慶祥一家和千百萬勞苦群眾一樣,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生活十分艱難困苦。姚慶祥10歲那年,父親不幸去世;12歲時為生活所迫,跟隨母親和兄嫂逃荒到東北當了礦工,在日寇鐵蹄的踐踏之下,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了,姚慶祥得到解放。這年10月,他參加了八路軍。1948年6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黨的培養教育下,成為一名堅強的革命戰士,在解放戰爭中曾多次立功,還獲得過“艱苦奮鬥”獎章。

1950年10月,當美帝國主義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嚴重威脅祖國安全的時候,為了保家衛國,姚慶祥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被編入第四十九軍一三九師偵察營,跨過鴨綠江,投入抗美援朝戰爭。

美帝國主義在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打擊下,被迫接受停戰談判。1951年7月姚慶祥奉命調任朝鮮開城中立區軍事警察排長。他率領一個排在板門店一帶,擔任警戒巡邏任務,忠實地執行和平談判協議有關中立區的規定,保衛著中立區和各方代表的安全。

姚慶祥率領的這個排共有三個班,分別駐在板門店、松古洞和本松裡。這些地方,都是談判雙方聯絡官在會議上確定的中立區。他們就在這個範圍內擔任警戒。

姚慶祥初到松古洞時,住的是草棚或者土洞,有時吃不上飯,喝不上水。雖然如此,姚慶祥牢記黨的教導和志願軍的紀律,尊重朝鮮人民的風俗習慣,不動朝鮮人民的一針一線,一草一木。他要進出老鄉的門,都親切地喊著“阿媽妮”,並且把手舉起來,表示尊敬。他像在祖國內地對待家鄉的父老那樣對待駐地的朝鮮人民,主動幫助朝鮮老鄉幹這幹那,很快便與駐地朝鮮人民結下了深情厚誼。因此,松古洞的老鄉,也把姚排長當作自家人,阿媽妮則把他當自己的兒子一樣看待。

1951年8月18日傍晚,姚慶祥來到松古洞李大娘家,聽阿媽妮和她的女兒淳芬訴說美李軍槍殺他家親人的殘暴行徑。忽然,天空雷電交加,接著下起了瓢潑大雨。姚慶祥看了看錶,站起來向阿媽妮告辭。他深知,越是這樣惡劣的天氣越是要防止敵人破壞搗亂。他帶領一個班,冒著大雨,急速向板門店方向巡邏走去。他邊走邊對戰士說:“這幾天情況更緊了,敵人想尋找藉口,破壞停戰談判,上級指示我們要提高警惕。”半夜的時候,姚慶祥從板門店去高頭山向連裡彙報工作。

這在這時,美李軍派出30多名武裝人員,在隊長金昌植的帶領下,違反談判協議,偷偷地侵入中立區,由板門店的東南面進到白鶴洞附近的山崗下隱藏起來。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伺機捕殺志願軍戰士,藉以製造事端。

東方泛起魚肚白。“天快亮了,怎麼還不見人來。”敵特開始有些騷動。

“天亮了,也要等。完不成任務,怎麼向汶山作交代?”金昌植一邊不耐煩地下命令說,一邊給部下打氣:“我們既然進到中立區,就得完成任務,把人打死後,還要將屍首弄回去作證據。聽我指揮,大家不要怕,出了問題,美方說由他們負責。”

天快亮了,姚慶祥從連部出來,手裡提著槍,精神抖擻地向松古洞方向走去。突然響了一聲冷槍,子彈落在他們身邊。姚慶祥聽到槍聲,急速向響槍的地方包抄過去。同時,他囑咐戰士們:“這是中立區,不能隨便打槍;要打的話,就要等敵人進入腹心地區,並要把敵人捉到手,讓敵人在事實面前無法抵賴。否則,敵人會造謠,找藉口。”接著,他令九班長快去控制住右邊高地,防止敵人從右邊迂迴。這時,戰士王仁元高喊:“排長,右邊高地三棵樹下有敵人”。王仁元的喊聲未落,左邊射來密集的子彈,姚慶祥倒在斜坡上,王仁元也負了傷。戰士們急忙跑到姚慶祥身邊,想把他扶起來。他斬釘截鐵地說:“不要管我,快去通知戰友,消滅敵人,決不能讓美李破壞停戰談判的陰謀得逞。”他命令九班長快去找副排長那個巡邏組匯合。九班長走後,敵人一邊打槍,一邊向姚慶祥圍來。姚慶祥從昏迷中醒過來,猛地站起來,與敵人搏鬥。他摔倒了一個敵人,自己也跟著倒了。這時,連長、指導員帶著巡邏組趕來了。敵特隊長金昌植看事不好,急忙向姚慶祥的頭部連擊兩槍,搶走了手槍、衣帽和鞋子,邊逃邊喊:“志願軍來了,快跑!”

8月19日凌晨,姚慶祥為了保衛和平,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連長、指導員帶領巡邏組趕到姚慶祥遺體旁,他們高高舉起手槍向光榮犧牲的戰友宣誓:不管敵人如何製造事端,我們也要堅決完成保衛和平談判的任務,在灑滿烈士的血跡的地方,把和平大旗豎立起來!

這天,松古洞全村的老百姓,宣佈絕食一天,以表示對姚慶祥排長的哀悼和抗議美李軍勾結破壞和平談判的罪惡行徑。他們還要求將姚慶祥烈士的遺骨安葬在朝鮮的土地上,永遠為他守墓。

中國人民志願軍鑑於姚慶祥烈士在保衛和平事業上做出的重大貢獻,於1953年10月給他追記一等功,授予他“和平戰士”稱號。山東省人民政府、山東省抗美援朝分會於1954年在姚慶祥的家鄉姚家莊修建了“和平戰士姚慶祥烈士祠”,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主任杜平為姚慶祥烈士紀念碑撰寫了碑文,讚頌了烈士一生的光輝事蹟,以褒英靈。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須知:投稿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議將郵件主題命名為“作品形式+標題+投稿人姓名/單位/地址/聯繫方式(手機/QQ/微信)”)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請點擊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