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疫情接近失控,上萬名中國小留學生該怎麼辦?

據山東省委機關報《大中日報》報道,根據中央安排,3月28日上午,山東省赴英聯合工作組共15人,運送中藥等物資17.5噸,從濟南機場到英國執行任務。


英國疫情接近失控,上萬名中國小留學生該怎麼辦?


任務是什麼?指導在英留學生、中資機構工作人員和華僑華人,做好科學保護工作,緩解緊張和焦慮。同時,我們在英國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防疫知識教育、疾病防治等工作。


中央為什麼安排山東去英國執行任務?原因尚未報告。可以大膽推測,英國是紳士精神的發祥地,中國山東是孔孟之鄉、聖賢之鄉。


英國疫情接近失控,上萬名中國小留學生該怎麼辦?


日前,中英兩國領導人剛剛通電話,“希望英國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在英中國公民特別是留學生的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這是“中央安排”的背景之一。


目前,在英中國留學生約22萬人,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這些學生中的大多數,包括一些未成年人,只能留在英國。他們在家的親戚非常關心他們的安全和健康。因此,中央政府安排山東派出一支強大的隊伍到英國幫助留學生。


對於沒有回來的中國留學生,英國大使館為他們準備了衛生用品,包括50個口罩、一瓶消毒劑、一份防疫指南和一封信。


英國疫情接近失控,上萬名中國小留學生該怎麼辦?


另一個背景是,英國目前的疫情不容樂觀,感染人數正在迅速上升。就連王儲和首相也相繼被徵召入伍。據英國媒體報道,一名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有過密切接觸的王室僕人被檢測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這也引起了人們對女王健康的擔憂。


此前,英國的“團體豁免權”戰略引起軒然大波,這也讓中國非常擔心在英留學生的健康和安全。


15000名滯留英國的小留學生也進入公眾視野。


英國疫情接近失控,上萬名中國小留學生該怎麼辦?


他們家的父母很擔心。因為寄宿學校已經關閉,原本可以寄宿的家庭無法保護自己,不敢再收留他們。孩子們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他們甚至可能走上街頭。很多家長對此特別擔心。他們只能通過視頻連接安慰孩子,時差,隔著屏幕哭泣。


英國疫情接近失控,上萬名中國小留學生該怎麼辦?


不久前,166名留學生家長聯名寫信給中國外交部和駐英大使,希望祖國能自費包機接送孩子。


英國疫情接近失控,上萬名中國小留學生該怎麼辦?


儘管中國對此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3月25日做客央視新聞直播時明確表示,“留學生特別是小留學生是弱勢群體,應該受到照顧。目前,他正在協調一架專機將他們帶回中國。”


如果你不能離開,就從家裡派一個工作組來為你服務;如果你太年輕,就派一架專機來接你。不管怎樣,都要關心。讚揚劉大使和國內決策層。


也就是說,但很難實施。


1、 如何招收小留學生。這些平均年齡14歲、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正試圖順利地到達交通幾乎停滯的英國指定集合地點。


2、 如何避免長途飛行中的交叉感染。


3、 費用的問題是國家是否分擔,個人是否分擔。如果是為了國家,其他國家的小留學生也應該遵循這個標準嗎?


4、 誰來照顧回家後的隔離,大人的隔離和孩子的隔離?


我在中國看到一些反對的聲音,認為把這麼小的孩子送到國外接受教育,目的是在十年後成為英國人。因為他們是“未來的英國人”,中國沒有義務幫助他們。


英國疫情接近失控,上萬名中國小留學生該怎麼辦?


有很多人贊成這種狹隘的、沒有同情心的觀點,這讓人感到很冷。


別說他們還是中國人。即使他們成為英國人,他們也是中國人。沒有華僑華人的幫助,中國能發展得這麼快嗎?


有人算了一下,這些不富不貴的家庭,讓孩子上小學出國。十年後,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外國身份輕鬆進入清華大學等名校。教育公平問題一直飽受詬病,但這是未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屬於另一個層面。所以小孩子出國留學,不管好壞,都是自己的事,以後再談也不晚。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救人,幫助那些生存能力不強的孩子。


也有人擔心,如此大規模的留學生回國可能會導致疫情倒流。老實說,我也很擔心。但是外面的人有麻煩了。祖國應該幫助他們嗎?如果這次有各種擔心,將來也會有各種擔心。只有遇到困難,我們才需要國家的幫助。沒有困難,我們可以自己解決。


也有人說,留學生不是弱勢群體,因為要照顧大量的留守兒童。在中國真的很複雜。寫一篇文章不容易。總有人可以用另一個例子來證明你錯了。我只能說留守兒童確實很弱,但現在的英國學生很窮。你不能用另一個可憐的東西來掩蓋它。


優先照顧婦女、兒童、殘疾人、弱者等群體,是人性的底線,與民族、種族、社會制度無關。一個國家是否文明,主要體現在對弱勢群體的態度上。


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不能用利益衡量。我們認為,國家有自己的辦法克服執行過程中的困難。但首先,我們都是這個國家的生物,不能鼓動我們的國家執行一些令人不寒而慄的政策。只有把愛特定的人付諸實踐,才能真正愛國。否則,在未來,“國家”可以用同樣的邏輯和理由放棄你。


或許我們可以學習新加坡的思想和做法。


目前,每天有近1200名新加坡人從英國和美國返回新加坡,未來幾周將有更多的人返回新加坡。為減少因輸入個案而引致的社區傳播風險,新加坡政府與酒店業合作,為回新加坡的人士提供隔離設施。政府還將安排交通工具,將返回者從機場轉移到酒店。父母不必接孩子。所有的交通和酒店費用將由政府完全承擔,檢疫者將不必支付任何費用。


如果我們談論財政資源,中國比新加坡有更多的資金和更大的活動空間,因此它更有能力帶回更多需要幫助的海外學生。


中國太大,人口太多。如何平衡公平也是一個難題。


但是,首先要統一概念和價值觀,具體操作層次要簡單。


這場流行病危機是對全世界的考驗。對於中國來說,在重生之後,我們應該思考如何重建中華文明,只有經濟增長理論應該被撤回,仇恨教育應該被撤回,從而讓位於確保人民幸福和尊嚴的價值觀和制度建設。這樣,才能真正使國家在未來長治久安,真正使中國人民在世界上受到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