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建寧:回收農藥瓶,保護閩江源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建寧:回收農藥瓶,保護閩江源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建寧:回收農藥瓶,保護閩江源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建寧:回收農藥瓶,保護閩江源


“真沒想到,困擾了二十多年的問題終於解決了。”這陣子,建寧縣裡心鎮曾坑村華嚴寺家庭農場農場主林德勇說起了一件開心事——果園內集中堆放的廢棄農藥瓶,前段時間被縣裡集中收走了,他心裡的這塊石頭終於放下了。

眼下,在閩江源頭建寧,通過統一回收處置,廢棄農藥包裝找到了“家”。


農藥包裝廢棄物放哪去?


林德勇介紹,華嚴寺家庭農場佔地面積200多畝,有2萬多棵果樹,每年用藥量很大,產生的農藥瓶、農藥袋等包裝廢棄物達200多公斤。以前,這些廢棄物沒地方處理,只好在園子裡找個地方集中堆放,久而久之,就堆成了一堵“牆”。

“牆”堆起來了,煩惱也來了。

“影響視線、汙染空氣,還有安全隱患。”林德勇指著被“玻璃牆”壓出痕跡的地方對我們說,每次來果園,看著這堵“牆”,心裡就不舒服,幹活也沒勁。

“集中堆放比到處亂扔還好些。”建寧縣農村農業局農村環保能源站長洪文彪接過話茬說,有些農民缺乏環保意識,噴灑農藥後,習慣將瓶子、袋子一扔了之,風吹日曬,玻璃瓶碎了,就會割傷了農民的腳,那責任就更大了。就算不出安全問題,瓶裡的農殘對土質、果園的空氣都有汙染。

田間地頭和果山上,農民們噴完農藥、施完肥,廢棄的農藥瓶、農藥袋成了垃圾回收的盲區,這些廢棄物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令人困擾。


一個方案的出臺


2018年,一個新方案的出臺,讓人們看到了盼頭。

當年11月,福建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處置試點工作方案》出臺,方案的總體目標為:增強農藥使用主體環保意識、基本杜絕亂扔棄現象和逐步提高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建設“清新福建、綠色生態”,建寧縣被列為首批試點縣。

細化方案、宣傳發動、分級落實……這項環保好政策在閩江源頭付諸實施。

建寧縣登記在冊的農藥經營店共有93家,而農藥包裝廢棄物則散落在全縣的各個角落,以鄉和村為單位回收不好操作,縣裡利用農資經營點回收,不僅利於宣傳,而且可將“網”鋪開,輻射到各鄉鎮。

洪文彪介紹,縣裡利用網站、電視、微信等方式,在全縣內廣泛宣傳,讓大家瞭解農藥包裝廢棄物亂丟亂棄的危害性和安全處理的重要性。

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經費哪裡來?

“建寧縣是十個省級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縣之一,2017年開始,每年補助100萬元,2018年將農藥包裝廢棄物補助列入其中。”洪文彪介紹說,在回收經費方面,縣裡的標準目前是每噸1.2萬元,也就是每公斤12元。農戶、農資店、總站和分站加起來的費用共6元,而處置方廈門集中處置站的費用也為6元。


廢棄農藥包裝有了“家”


建寧縣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處置總站設在溪口鎮楓元村。記者來到總站,總站負責人陳曉明正戴著口罩和工人們一起進行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整理與打包。

“處理廢棄的農藥包裝,要很用心。”陳曉明說,除了日常的收集,環評辦理、廢棄物的轉運聯單手續的辦理,都要花大量精力和時間做,否則場地建設不起來,廢棄物也不能起運,那就耽誤大事啦。

目前,建寧縣在全縣範圍內設立一個回收總站和兩個分站,總站位於溪口鎮楓元村,而分站一個在裡心鎮,另一個在均口鎮。總站依託建寧縣信遠農資有限公司負責全縣農藥包裝物的處置,分站則負責收集附近網點的廢棄物的回收。

“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內容。”建寧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揭重陽說,建寧是千里閩江的正源頭,也是農業大縣,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尤為重要,不論是對保護生態環境,還是對鄉村振興,都有重大的意義。據瞭解,2019年,省裡給的回收任務是20噸,通過前後三次的起運,目前,建寧縣已經順利完成回收任務。去年底,全省第一車農藥包裝廢棄物,共6.2噸,由建寧運往廈門翔安區固廢處置中心集中處置,廢棄農藥瓶不再無處安放,它們終於找到了“家”。

“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對保護生態、降低農殘都非常有意義。”溪口新友農資經營部店主杜宏偉道出了許多從業者的心聲。

杜宏偉說,他學的是食品專業,今後他會對購買農資的農戶宣傳這個政策,讓農戶主動把農藥廢棄物送上來。

“農藥廢棄物回收後,全部採取無害化焚燒處理,所產生的殘渣做固化填埋處置。”廈門翔安區固廢處置中心工作人員吳先生說。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建寧:回收農藥瓶,保護閩江源

總站整理打包再集中處置


暢通回收“綠色通道”


農藥廢棄物回收需要大家出力。

陳曉明說,平日裡分站負責收集一些散戶的廢棄物,而有些大戶的量比較大,還是要靠自己帶著工人們上門去收,收回來後還需做好臺賬、登記,工作量著實不小。不過,許多農戶已因此受益了。

“現在好了,煩惱沒了,還能順便掙點錢。”林德勇笑著說,自己在積極配合做好農藥包裝廢棄物收集的同時,也會主動告訴鄰居們,讓大家一起參與,為保護生態、保護環境做一些貢獻。

“大部分人會配合,主動把農藥包裝廢棄物送到點上。”陳曉明說,回收價格現在是農藥包裝廢棄塑料瓶每公斤2元、農藥包裝袋每公斤4元、玻璃瓶每個0.5元,有些人覺得錢少,就會投機取巧,把農藥包裝塑料瓶和包裝袋賣給收廢品的,而賣不出去的廢棄農藥瓶,就可能到處扔。

回收價格偏低、環保意識差等都會影響農藥廢棄物的回收效果。採訪中,有識之士建議,政府應當出臺相關環保政策,通過補貼、獎勵、減稅降費等手段,引導農藥企業、經銷商、農戶更加積極地參與回收,從中獲利,從而形成良性的回收鏈條,讓農藥廢棄物通過“綠色通道”順利“回家”。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建寧:回收農藥瓶,保護閩江源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建寧:回收農藥瓶,保護閩江源

農戶主動回收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建寧:回收農藥瓶,保護閩江源

保護水資源 做自然的朋友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建寧:回收農藥瓶,保護閩江源

值此中國水周,小編呼籲大家一起建立起節水意識,一起加入行動,保護我們這顆藍色星球。節約水資源,從我做起!堅持節水優先,一同建設綠色三明。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建寧:回收農藥瓶,保護閩江源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建寧:回收農藥瓶,保護閩江源

應對氣候變化,成千上萬的人已經開始行動起來。我們可以從這五個改變開始:

淋浴只用五分鐘


缺水已影響到十分之四的人口。由於80%的廢水從未得到處理,因此,縮短淋浴時間是節約這一寶貴資源的好方法。


吃植物性食物


改變飲食,以植物性食物和可持續的動物性食物為主,每年可減少8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排放。


不要扔掉可食用食品


據估計,全球生產的食品中有三分之一會被丟棄或浪費。減少食物浪費可降低對農業的需求,而農業是最大的耗水行業之一。


關掉不必要的設備


目前90%的發電是耗水型的。電子設備不用時關閉電源,可減少能源需求。


以可持續的方式購物


提供服務以及相關的產品以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使自然資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務或產品的生命週期中所產生的廢物和汙染物最少,從而不危及後代的需求。


浪費容易,節約不易,

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

從你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