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為何黑山獨立時和和氣氣,科索沃獨立卻死不承認呢?

疫情爆發之後塞爾維亞總統哭著向中國求援的視頻火爆網絡之後,讓很多對塞爾維亞不瞭解的中國人再一次瞭解了這個國家。

其實塞爾維亞的前身就是曾經有“巴爾幹之虎”稱號的南斯拉夫聯盟。在當年科索沃戰爭的時候,美軍對南斯拉夫進行了地毯式的轟炸,而中國駐南大使館也未倖免遇難。之後南斯拉夫或許是出於補償的目的將打下來的第一架美軍戰機無條件送給了中國,為中國後來新型戰機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兩國的交情由來已久。

塞爾維亞:為何黑山獨立時和和氣氣,科索沃獨立卻死不承認呢?

言歸正傳,偌大的南斯拉夫聯盟在1989年怦然解體後,其主體繼承國也就是曾經南聯盟的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國,不過在2006年的黑山通過全民公投的方式獨立了出去,而獨立後的黑山也一直與塞爾維亞保持著相對友好的外交關係。

在黑山獨立之後,科索沃也於2008年宣佈獨立。不過與黑山不同,科索沃的獨立卻一直沒有得到塞爾維亞的認可,塞爾維亞甚至警告:“若哪個國家支持其獨立,立馬宣佈降低與其外交合作等級。”

那麼塞爾維亞為何會允許黑山獨立,卻不承認科索沃的獨立呢?

其實最為重要的,那就是兩個地區獨立的國家性質不同。在二戰結束之後,南斯拉夫在鐵托的領導下迅速將巴爾幹半島的諸多國家聯合在一起,按照蘇聯的模式組建成了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也就是說在南斯拉夫地區上,有些國家完全是以加盟國的名義統一合併在一起的,其中黑山,克羅地亞,馬其頓等就是這樣的,其具體的性質只是單純的一個南斯拉夫成員國,說白了他們更像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在有必要的時候他們有很多種方式或者理由去脫離這個曾經的聯盟。

塞爾維亞:為何黑山獨立時和和氣氣,科索沃獨立卻死不承認呢?

在1989年東歐劇變的時候,或許因為數十年培養出了情感,又或許是出於不適應,對於一開始克羅地亞、馬其頓等國家的獨立,南斯拉夫主體國(黑山、塞爾維亞)也是不贊同的。但到了2006年,這種情感與不適應顯然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然是蕩然無存了——因為兩個主體國家由於法律、貨幣都不盡相同。

而且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國家的民族主要都是塞爾維亞族(佔據百分之八十),只不過早年因為統治者的不同,所以在文化、語言上出現了某些分歧,不過人的長相還有血脈仍舊是非常相近的,因此兩個國家自然更加親切一些,即便是分開也能和和氣氣的。

比如這兩個主體國曾在兩方共同簽署的憲章下明確提到:“成員國有權進行公投,選擇獨立。”而這也就決定了黑山獨立,塞爾維亞肯定會答應的——於是有了在2006年的時候,黑山通過公投的方式(55%的人願意獨立),自此成為了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之後還加入了聯合國、世貿、北約等國際組織,國家地位凸顯。

塞爾維亞:為何黑山獨立時和和氣氣,科索沃獨立卻死不承認呢?

與之相對比的是,科索沃並不是黑山那樣的加盟成員國,它是一直都是屬於塞爾維亞國內長期以來的“固有領土”,即便是南斯拉夫被迫解體了,但是塞爾維亞依舊會認定它沒有獨立的權利,其性質就如同俄羅斯看待車臣那般。

在塞爾維亞人心中,科索沃是自己曾經興盛的地方,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對其有著非凡的意義——此地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在12世紀的時候塞爾維亞曾立足於此,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拜占庭帝國,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塞爾維亞王國。

這樣的一個地方如果塞爾維亞領導班子真的選擇放棄,那它們就將成為塞爾維亞的罪人,所以無論如何他們都是不會承認科索沃獨立的。

塞爾維亞:為何黑山獨立時和和氣氣,科索沃獨立卻死不承認呢?

只不過雖然塞爾維亞一直不承認科索沃獨立,但科索沃卻一直在從事獨立運動,在2008年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其實都是如此。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還是因為民族矛盾——雖說塞爾維亞八成都是塞爾維亞人,但在科索沃地區卻生活的卻多為阿爾巴尼亞人,塞爾維亞人甚至如今連一成都不到。

而有民族矛盾,伴隨而來的則有宗教衝突,塞爾維亞信奉基督教中的東正教,而科索沃地區則是信仰伊斯蘭教,兩教之間本來就存在某些矛盾,這就促使兩方之間矛盾更加尖銳了。

如若塞爾維亞能好好經營的話,或許科索沃也不會如此動盪,但十分不巧這個地方又恰好是塞爾維亞最窮的地方之一,而且塞爾維亞對於科索沃歷史上的獨立運動也多為軍事鎮壓為主,這就促使其對塞爾維亞更加的仇恨。

塞爾維亞:為何黑山獨立時和和氣氣,科索沃獨立卻死不承認呢?

而從上我們可以看出,兩方之間矛盾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塞爾維亞要想守住這個曾經的“搖籃”,對於各種獨立言論,就只有更加的強硬抵制,所以塞爾維亞對於這麼一個地方永遠不會像之前對黑山那樣,可以兩家坐下來和和氣氣談條件的。

對於塞爾維亞而言,如今的科索沃問題依舊相當嚴峻,因為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為了遏制塞爾維亞的發展,一直都是支持科索沃獨立的,並且以聯合國之名一度對塞爾維亞用兵,以至於塞爾維亞失去了對於科索沃的控制權。雖說如今科索沃的國際地位並沒有得到廣泛認可,但塞爾維亞要想再次掌控它也是相當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