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有哪些病害?

用戶5997536769875


農友們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千面人生之來過。現在我又來回答關於青花菜有哪些病害的問答了。

青花菜的特徵特性

青花菜為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種中以綠或紫色花球為產品的一個變種,又名綠菜花、西蘭花、木蘭花椰菜等。十字花科甘藍類蔬菜,原產地中海沿岸。其營養豐富,風味佳,食用部分為綠色花球(包括淝嫩的主莖、肉質花梗及其未充分發育的花蕾),質地柔嫩,品味佳美。

青花菜是甘藍種的一個變種,是甘藍進化為花椰菜過程中的中間產物,與花椰菜相比,其植株較為高大,主莖粗壯,頂端葉球為綠色,花梗和主莖均為青色。葉片窄小,有明顯的葉翼,色深綠,葉面多蠟粉。主莖頂端花球莖粗14~18釐米,採收後,自下部葉腋處可長出若干側枝,頂端各自又生成直徑1~5釐米的小花球。

青花菜的主要病害

一 甘藍類黑根病 病原,立枯絲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寄主作物有甘藍、黃瓜、茄子、辣椒、馬鈴薯、豆類、萵苣、洋蔥、茼蒿、白菜、棉花等。

症狀,苗期受害重,病菌主要侵染幼苗根部,使病部變黑或縊縮,造成死苗。潮溼時病部生白色黴狀物。成株染病,幾天內,葉即萎蔫乾枯,後整株死亡。該病還可表現為猝倒狀或葉球腐爛。

二 甘藍類黑脛病 病原,十字花科黑脛莖點黴,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寄主作物有甘藍、白菜、蘿蔔、油菜、芹菜等。

症狀,主要為害幼苗子葉及幼莖,形成灰白色圓形或橢圓形斑,上散生許多黑色小粒點,嚴重時造成死苗。輕病苗定植後,主、側根產生紫黑色條形斑,或主、側根腐朽,使地上部枯萎或死亡。有時侵染老葉形成帶黑色粒點的病斑。

三 甘藍類黑腐病

病原,甘藍黑腐黃單胞幹菌,屬細菌。寄主作物有甘藍、白菜、花椰菜、蘿蔔等。

症狀,幼苗被害,子葉呈水漬狀,逐漸枯死或蔓延至真葉,使真葉的葉脈上出現小黑點斑或細黑條。成株發病多從葉脈和蟲傷處開始,出現“V”字形或不規則形黃竭色病斑,該部葉脈壞死變黑。病菌能沿葉脈、葉柄發展,延伸至莖部和根部,使維管束變黑,植株葉片枯死。

四 甘藍類病毒病

病原,主要是蕪菁花葉病毒。寄主作物有甘藍、白菜、蘿蔔、菠菜、茼蒿等。

症狀,發病幼苗,葉片上產生褪綠圓斑,直徑約2~3毫米。後期葉片呈淡綠與黃綠色的斑駁或明顯的花葉症狀,老葉背面有黑色壞死斑。病株比健株發育緩慢,結球遲而且疏鬆,開花期間,葉片上出現更明顯的斑駁。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滿意,感謝閱讀,歡迎評論加關注!更多蔬菜栽培技術等你來諮詢!


千面人生之來過


西蘭花又名綠花菜、青花菜,是甘藍的一個變種。

下面介紹西蘭花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蔬菜上禁止施用高毒農藥!】

1.霜黴病

葉片受害症狀

危害症狀

多在蓮座期發病, 下部葉片出現邊緣不明顯的、受葉脈限制的黃褐色多角形或不規則形斑, 潮溼時, 葉背產生白黴。

發病規律

一般在高溫多雨、晝夜溫差大、日照不足、土壤積水、植株密度大時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種植抗病品種,播種前用藥劑拌種;實行兩年以上輪作,避免連作,土壤應深翻曬白,並噴施護樹大將軍消毒殺菌;反季節栽培時,因地制宜,確定適宜播種期;前茬收穫後清除病葉及時深翻,最好採取高壟栽培,有利於排水防旱,防止表土溫度過高或乾燥,以避免灼傷幼根。

化學防治:在發現中心病株後開始噴灑70%有機雜環苯基酰胺類內吸殺菌劑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2%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72%霜脲·錳鋅800倍液、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58%霜黴毖克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每畝噴60~70升兌好的藥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2.褐斑病

葉片受害症狀

危害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花球和種莢。下部老葉先發病, 初在葉片正面或背面產生圓形褐色病斑, 略帶同心輪紋;溼度大時, 發病部位長出黑色黴層。

發病規律

致病菌在17℃最易生長髮育,一般在西蘭花生長中後期,遇連陰雨天氣,或土壤肥力不足時發病重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增施基肥,注意氮磷鉀配合,避免缺肥,增強寄主抗病力;種植優良品種;及時摘除病葉,減少菌源。

化學防治:有發病可能時,掌握在發病前開始噴灑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幹懸粉500倍液、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採收前7天停止用藥。

3.灰黴病

植株受害症狀

危害症狀

主要危害花序, 也為害莖、葉。病部組織呈淡褐色水漬狀, 後軟腐, 遍生灰色黴狀物。

發病規律

病菌通過氣流、雨水及農事操作傳播, 並從傷口或衰老部位侵入體內。小苗生長不良、密度大、空氣相對溼度過高的條件下易發生。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選種優良品種;加強保護地或露地田間管理,嚴密注視棚內溫溼度,及時降低棚內及地面溼度。

化學防治:棚、室栽培甘藍類蔬菜於發病初期採用煙霧法或粉塵法,如:施用10%速克靈煙霧劑,每畝地施用200~250克;棚室或露地發









成全微拍鄉村


1.猝倒病:種子發芽後出土前染病多爛種,出土後染病於近土表處出現水漬狀,變軟,表皮易脫落,病部縊縮,迅速擴展繞莖一週,菜苗倒伏,造成成片死苗。

2.黑斑病:葉片病斑圓形,大小不等,淡褐色或黑褐色,有同心環,外有黃色暈圈。菜幫上病斑長梭形,褐色,有輪紋。

3.霜黴病:葉片上初生淡黃綠色邊緣不明顯的病斑,後變為黃色至黃褐色,常受葉脈限制成多角形,嚴重時病斑連片,病葉枯死。在病葉背面密生白色霜狀黴。

4.灰黴病:主要為害花序,也為害莖、葉,病部組織呈淡褐色水漬狀,後軟腐遍生灰色黴狀物,後期病部產生黑色小粒點。

5.黑根病:病菌主要侵染幼苗根莖部,致病部變黑或縊縮,潮溼時其上生白色黴狀物,植株染病後,數天內即見葉萎蔫、乾枯,繼而造成整株死亡。

6.黑脛病:花菜黑脛病形成灰白色圓形或橢圓形斑,上散生很多黑色小粒點,嚴重時造成死苗。






廣西老男人


西蘭花又叫青花菜、綠菜花,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髙的優質蔬206第三部分蔬菜病害菜,具有保健、美容作用,是風靡世界的高檔蔬菜。它以色、香、味俱佳而深受消費者青睞。近年來,因消費需求增加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種植面積逐年增加。

隨著西蘭花產業的發展和種植年限的增加,各種病害也日益明顯,有效地防治病害,已經成為西蘭花生產上的一個重要課題。 主要病害:(1) 霜黴病多在蓮座期發病,下部葉片出現邊緣不明顯的、受葉脈限制的黃褐色多角形或不規則形斑,潮溼時,葉背產生白黴。

一般在髙溫多雨、晝夜溫差大、日照不足、土壤積水、植株密度大時發病嚴重。(2) 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花球和種莢。下部老葉先發病,初在葉片正面或背面產生圓形褐色病斑,略帶同心輪紋;溼度大時,發病部位長出黑色黴層。

一般在生長中、後期,遇連雨天氣,或肥力不足時發病重。(3) 灰黴病主要為害花序,也為害莖、葉。病部組織呈淡褐色水漬狀,後軟腐,遍生灰色黴狀物。病菌通過氣流、雨水及農事操作傳播,並從傷口或衰老部位侵人體內。

小苗生長不良、密度大、空氣相對溼度過髙的條件下易發生。(4) 菌核病多在結球期、開花結莢期發生。 一般在近地面的莖和葉柄基部開始發病,病斑初呈褐色水漬狀,葉柄受害後因水分供應切斷而引起葉片凋萎、下垂。

在溼度大的情況下,病部佈滿白色棉絮狀菌核。此病由土壤傳染,在溫暖、潮溼條件下易發生。(5) 黑腐病為害葉片和球莖。成株一般從下部葉片開始發病。病斑大多從葉緣開始向內形成“V”字形枯斑,病菌沿葉脈向下擴展,形成較大壞死區或不規則黃褐色大斑,病斑邊緣葉片組織淡黃色。

病菌進入莖部維管束後,逐漸蔓延到球莖部或葉脈及葉柄處,引起維管束壞死、變黑,最後枯死,但無臭,乾燥條件下球莖黑心。在田間,病菌主要通過病株、肥料、風雨或農具傳播。一般種子帶菌、高溫多雨、肥水管理不當、與十字花科作物連作、害蟲猖獗等情況下易發生此病。

(6) 軟腐病多在結球期、結莢期發生。 病菌多從傷口處人侵,初在外部葉片或葉球基部出現水浸狀斑;受害嚴重時,全株腐爛,滲出膿狀黏液,病部散發出惡臭味。病菌通過雨水、灌溉水、帶菌肥料、昆蟲等傳播。

一般種子帶菌、髙溫高溼、澆水過量、地下害蟲多、連作時易發生此病。(7) 病毒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苗期染病時,葉片上產生褪綠、近圓形斑點,直徑2~3毫米,後整個葉片顏色變淡或變為濃、淡相間的斑駁。

成株染病時,除嫩葉出現濃、淡不均的斑駁外,老葉背面還生有黑色壞死斑點,病株結球晚且鬆散。生產上遇有播種早、毒源或蚜蟲多,再加上管理不當、地勢低、不通風、缺水、缺肥時發病重。

綜合防治:(1) 合理選地應選擇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2) 床土消毒育苗用的營養土必須經過長期堆制,並用福爾馬林密封消毒。 (3) 種子消毒用50~55°C溫水浸種20分鐘,並不斷攪拌。

(4) 實行輪作換茬與非十字花科蔬菜輪作,可有效地減輕病蟲害的發生。(5) 加強苗期管理及時間苗和分苗,及時通風換氣,降低空氣溼度,及時清除病苗。(6) 加強水肥管理西蘭花喜肥水,分期適時追肥、澆水是豐產的關鍵。

提倡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為主,追肥可用複合肥。雨季及時開溝排水,防止土壤積水,以免引起漚根。(7) 改善生長條件及時清潔田園;及時摘除病葉、老葉;收穫後及時清除田中殘株、爛葉;並做好病穴消毒,以減少菌源。

採用高哇栽培,有效調節土壤溫、溼度,改善光照、通風、排水條件。 中耕除草時避免傷葉、斷根,發現病株及時銷燬,減少傳播途徑。(8) 藥劑防治防治細菌性黑腐病、軟腐病,可用農用鏈黴素或氣黴素5000倍液;防治真菌性病害如霜黴病、菌核病等,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施2~3次,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發生。


小耿在湖州


1.猝倒病:種子發芽後出土前染病多爛種,出土後染病於近土表處出現水漬狀,變軟,表皮易脫落,病部縊縮,迅速擴展繞莖一週,菜苗倒伏,造成成片死苗。

2.黑斑病:葉片病斑圓形,大小不等,淡褐色或黑褐色,有同心環,外有黃色暈圈。菜幫上病斑長梭形,褐色,有輪紋。

3.霜黴病:葉片上初生淡黃綠色邊緣不明顯的病斑,後變為黃色至黃褐色,常受葉脈限制成多角形,嚴重時病斑連片,病葉枯死。在病葉背面密生白色霜狀黴。

4.灰黴病:主要為害花序,也為害莖、葉,病部組織呈淡褐色水漬狀,後軟腐遍生灰色黴狀物,後期病部產生黑色小粒點。

5.黑根病:病菌主要侵染幼苗根莖部,致病部變黑或縊縮,潮溼時其上生白色黴狀物,植株染病後,數天內即見葉萎蔫、乾枯,繼而造成整株死亡。

6.黑脛病:花菜黑脛病形成灰白色圓形或橢圓形斑,上散生很多黑色小粒點,嚴重時造成死苗。


苦澀咖啡191949923


有黑斑病、霜黴病、蚜蟲、菜青蟲、菜蛾、黃條跳甲、甘藍夜蛾等。

(1)病害防治:黑斑病,在發生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500倍液噴灑,連續噴灑2-3次,隔7天噴1次;霜黴病:在發病初期可用58%瑞毒黴600倍液,或64%殺毒礬500-600倍液;或75%的菌清600倍液噴灑,連續噴藥2-3次,隔7天噴1次,並注意交替用藥。

(2)蟲害防治:蚜蟲可用40%樂果1000倍液噴灑;菜青蟲、菜蛾、黃條跳甲、甘藍夜蛾可用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2000倍液噴灑。


農村奔奔


青花菜常見的主要病蟲害

有黑斑病、霜黴病、蚜蟲、菜青蟲、菜蛾、黃條跳甲、甘藍夜蛾等。

(1)病害防治:黑斑病,在發生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500倍液噴灑,連續噴灑2-3次,隔7天噴1次;霜黴病:在發病初期可用58%瑞毒黴600倍液,或64%殺毒礬500-600倍液;或75%的菌清600倍液噴灑,連續噴藥2-3次,隔7天噴1次,並注意交替用藥。

(2)蟲害防治:蚜蟲可用40%樂果1000倍液噴灑;菜青蟲、菜蛾、黃條跳甲、甘藍夜蛾可用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2000倍液噴灑。


赤峰老李


主要病害有黑腐病 細菌性葉斑 灰黴病 霜黴病


零度可以麻木


一、西蘭花如何防治病蟲害

1、霜黴病

①症狀表現。屬真菌病害,在花球發育過程表現較明顯,老葉先發病,然後蔓延至幼葉,發病初期出現缺綠,葉片變黃的現象。乾燥時葉片乾枯,潮溼時葉背面出現黴層。

②防治方法。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避免連作,土壤應深翻曬白,並施人適量石灰改良。發病初期及時用70%的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甲霜靈400~600倍液進行噴霧。採收前10~15天停止使用農藥。

2、軟腐病

①症狀表現。屬細菌病害,西蘭花生長後期遇較多雨水時易發生。病斑呈水漬狀,逐漸軟化腐敗,產生臭味;病菌從根、莖、葉的傷口侵入。

②防治方法。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特別是與甘藍類、白菜類連作。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避免傷害,注意雨後排水。發病初期及時噴灑硫酸鏈黴素,或72%的農用鏈黴素可溼性粉劑3000~4000倍液,或新植黴素4000倍液。

3、小菜蛾

①症狀表現。初齡幼蟲僅能取食葉肉,留下透明表皮,3~4齡幼蟲可將菜葉食成孔洞,嚴重時全葉被食成網狀。

②防治方法。發病初期用黑光燈誘殺成蟲。還可用蘇雲金桿菌製劑500~1000倍液進行噴灑,或用50%的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進行噴霧。採收前10天停止使用農藥。

4、菜青蟲

①症狀表現。幼蟲啃食葉肉,只剩一層透明的表皮,重則僅剩葉脈,危害花球時容易發生軟腐病,蟲糞還會汙染花球,降低商品價值。

②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及時用Bt乳液,或青蟲菌6號液劑500~8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的氰戊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進行噴灑。如噴後遇雨應補噴。採收前10天停止使用農藥。

5、菜蚜

①症狀表現。被害植株嚴重失水,捲縮、變黃、扭曲畸形,菜蚜危害還可引發煤煙病及傳播病毒病。

②防治方法。在西蘭花田間設置黃板誘蚜,黃板每畝8塊。掛銀灰色膜條避蚜,膜寬12~23釐米,高1米以下。發病初期及時用40%的樂果1000倍液,或80%的敵敵畏乳油1000~2000倍液進行噴霧。採收前15天停止使用農藥。



愛亞亞


一、西蘭花病害——軟腐病

1、症狀表現。屬細菌病害,西蘭花生長後期遇較多雨水時易發生。病斑呈水漬狀,逐漸軟化腐敗,產生臭味;病菌從根、莖、葉的傷口侵入。

2、防治方法。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特別是與甘藍類、白菜類連作。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避免傷害,注意雨後排水。發病初期及時噴灑硫酸鏈黴素,或72%的農用鏈黴素可溼性粉劑3000~4000倍液,或新植黴素4000倍液。

二、西蘭花病害——霜黴病

1、症狀表現。屬真菌病害,在花球發育過程表現較明顯,老葉先發病,然後蔓延至幼葉,發病初期出現缺綠,葉片變黃的現象。乾燥時葉片乾枯,潮溼時葉背面出現黴層。

2、防治方法。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避免連作,土壤應深翻曬白,並施人適量石灰改良。發病初期及時用70%的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甲霜靈400~600倍液進行噴霧。

注:採收前10~15天停止使用農藥。

三、西蘭花蟲害——小菜蛾

1、症狀表現。初齡幼蟲僅能取食葉肉,留下透明表皮,3~4齡幼蟲可將菜葉食成孔洞,嚴重時全葉被食成網狀。

2、防治方法。發病初期用黑光燈誘殺成蟲。還可用蘇雲金桿菌製劑500~1000倍液進行噴灑,或用50%的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進行噴霧。

注:採收前10天停止使用農藥。

四、西蘭花蟲害——菜蚜

1、症狀表現。被害植株嚴重失水,捲縮、變黃、扭曲畸形,菜蚜危害還可引發煤煙病及傳播病毒病。

2、防治方法。在西蘭花田間設置黃板誘蚜,黃板每畝8塊。掛銀灰色膜條避蚜,膜寬12~23釐米,高1米以下。發病初期及時用 40%的樂果1000倍液,或80%的敵敵畏乳油1000~2000倍液進行噴霧。

注:採收前15天停止使用農藥。

五、西蘭花蟲害——菜青蟲

1、症狀表現。幼蟲啃食葉肉,只剩一層透明的表皮,重則僅剩葉脈,危害花球時容易發生軟腐病,蟲糞還會汙染花球,降低商品價值。

2、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及時用Bt乳液,或青蟲菌6號液劑500~8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的氰戊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進行噴灑。如噴後遇雨應補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