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亞納大海溝發出怪響,觸動日本神經,日地震委員會:不祥之兆

3月29日,日本媒體最新報道稱,日本專家對北海道東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區海嘯發生情況進行預測表示,這一地區未來可能會發生巨大海嘯,最大浪高可達28米。受海嘯影響,該地區市區街道浸水或深達14.5米,將會使得諸多城市被淹沒。

關於上述結論的來源,日媒提到是源於當天日本內閣一場主題為“日本海溝·千島海溝沿岸巨大地震模式研討會”上。日本國內相關專家們認為,日本東部太平洋沿岸陸地板塊下有海洋板塊插入,極易發生海底地震而引發巨大海嘯。

馬里亞納大海溝發出怪響,觸動日本神經,日地震委員會:不祥之兆

此外該區域還包括3.11大地震震源地在內的宮城海域到日高海域的日本海溝,和從十勝海域到根室海域的千島海溝,無形中讓危險係數又增加了數倍。基於這樣的一個背景,日本專家在內閣研討會上,對過去6000年以來發生過的海嘯留下的堆積物進行分析,預測了有可能發生的海嘯最大規模。

​結果顯示,北海道襟裳町27.9米,釧路町27.3米,廣尾町26.1米,釧路市20.7米。而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的択捉島推測浪高可達28米。另外從發生地震到引發海嘯的時間來看,最短29分鐘就可到達第一波海嘯就可到達浜中町。

馬里亞納大海溝發出怪響,觸動日本神經,日地震委員會:不祥之兆

其實,日本方面的預測絕不是悲觀預測,而是帶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根據日本地震委員會的調查,千島海溝附近在30年以內,有7%-40%的概率發生里氏8.8級以上的地震。日本地震委員會解釋稱,近一段時間監測到馬裡亞納海溝頻繁的發出怪響聲,這是不祥之兆。

有專家就表示,海底的聲響是板塊擠壓所導致的,同時也說明了板塊運動越來越活躍,很有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能量噴發,引發海底地震並造成前所未見的巨大海嘯,所以本次研討會上日本當局決定會從明年起商定具體應對對策。

馬里亞納大海溝發出怪響,觸動日本神經,日地震委員會:不祥之兆

事實上,直接推動日本進行這場研討會是此前千島群島發生的7.5級海底地震。這場地震發生後,美俄兩國相繼發佈海嘯預警,並明確指出日本將會成為海嘯災害的重災區。所幸美俄兩國的預警沒有成真,否則疫情危機加上海嘯危機日本很難挺住。

從千島群島這場地震開始,觸動了日本對海底地震極度敏感的神經,要知道這是日本當局首次預測出該地區至今為止最大級別的海嘯。種種跡象顯示,日本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定會遭遇巨大危機,現在所做到都是一些未雨綢繆的預防措施。

馬里亞納大海溝發出怪響,觸動日本神經,日地震委員會:不祥之兆

2020年確實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開始至今相繼經歷了非洲蝗災、澳洲山火以及三場7級以上的大地震,可以說整個人類的生存環境在發生深刻變化。更何況處於地震帶一向多災多難上的日本,自然要對可能發生的重大災害做出應對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