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80/90後真的是大多數都很窮嗎?都透支信用卡嗎?

老王他小妹妹


就我認識的80後和90後的一些人,對於信用卡的態度就是一種臨時應急的態度。大部分人都能做到日常的收支平衡。特別是八零後,大部分已經結婚成家,上有老下有下,已經不敢隨意透支了,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做到收支平衡且有結餘。頻繁的刷卡,按時換卡,或許是一種消費支付的習慣,或許是為了積攢信用,提高額度。很多人對信用卡的態度就是應急。當發生重大事件,需要一大股錢的時候才去動信用卡。畢竟現在八零後普遍在財務上還沒有實現自由。

還有一群八零後九零後,沒有穩定的工作,做生意或者自由職業的,信用卡用來轉圜應急,對他們的財務狀況影響很大。我的一個朋友,有好幾張信用卡,而且還給我普及過一段信用卡的應用之道,什麼叫卡養卡,什麼叫套現,等等,總之,還是為了在急需用錢的時候可以馬上支取一部分。

現在除了信用卡之外,個大平臺都有小額借貸。足以用來應付急難之事。所以信用卡的功能不像之前那麼重要了。只是有些人還保持信用卡消費的習慣而已。


百果味優選


近期,一篇“90後超一半網貸”的文章引起了網絡熱議。看似90後的收入無法支撐他們的超前消費,然而,20多歲的90後真的比奔四的80後負債更多嗎?

就此,我們抽取了蘇寧金融400萬個1980-1999年出生的貸款申請人作為分析樣本,從多種徵信數據維度來比較80後和90後的真實負債情況。

絕對負債80後更多

首先,根據人行徵信報告的信貸交易明細,我們可以統計申請人不同類型的貸款個數、合同金額、未還餘額等信息,貸款個數越多、餘額數目越大,表示負債越重。

從上面這組數據來看,80後比90後要揹負更重的債務,80後的平均貸款總餘額是90後的2.15倍。

不過,兩個群體的未結清貸款筆數接近,說明90後使用小額借貸產品更多。

可能你會想大多數80後都成家並買房了,會不會是房貸拉高了80後的平均欠款額?畢竟房貸一般金額較大,購房更像投資而不是普通消費。

下面,剔除房貸後再做比較。

在剔除了房貸餘額之後,80後、90後的平均貸款總餘額差距不僅沒有變小,反而更大了,從2.15倍增加到2.51倍。

也就是說,房貸並不是造成80後負債高於90後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在於,80後收入相對更高,金融機構給的貸款額度更大,造成了兩個群體的貸款餘額差異。

90後信用卡透支比例更高

再看信用卡,作為生活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信貸產品之一,信用卡的使用習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個人的負債情況。

從絕對金額來看,80後的信用卡當前欠款額(6.73萬元),差不多是90後信用卡當前欠款額(3.36萬元)的2倍,主要原因在於80後工作更久,整體收入更高,銀行給予他們的信用額度通常高於給90後的,因此信用卡額度使用率可能更能反映問題。數據告訴我們,90後似乎比80後更愛透支信用卡,但兩個群體在這個指標上的差異並不大。

每月應還款額:80後壓力山大

結合貸款和信用卡的欠款情況,可以推算出80後的人均欠款金額達到21.98萬元,90後的人均欠款金額為10.45萬元。2018年統計局給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萬元,也就是說80後的欠款相當於他們7.8年的收入,而90後則需要3.7年的收入才可以還清欠款。

考慮到貸款多是按月分期還款,信用卡也支持賬單分期,我們進一步統計了貸款和信用卡的平均每月應還款金額,可以看到,80後的貸款每月應還款金額為0.63萬元,顯著高於人均可支配月收入(0.24萬元),90後的貸款每月應還款金額為0.28萬元,相對來說是一個可以承擔的數字。

相比貸款,80後和90後的最大問題在於如何按月準時還款信用卡?即便考慮到年輕人懂得合理利用信用卡的免息期,真實負債沒有紙面上那麼高,但數萬元的月均信用卡還款額對於大多數80後90後來說並不輕鬆。

資金緊張程度半斤八兩

個人申請新貸款和信用卡的次數,可以反映其資金緊張程度,體現在徵信報告中的是報告查詢記錄。金融機構在審批貸款和信用卡的時候,會查詢申請人的徵信報告來評估風險,也就是說,查詢次數和機構數越多,說明用戶對資金的渴望越迫切。

人行徵信報告顯示,80後和90後申請貸款的次數非常接近,在信用卡申請上似乎80後比90後更積極,近2年的平均申請次數多了1.7次。

需要指出的是,80後和90後在互聯網徵信數據中的信貸申請機構基本相同,至少說明兩個群體對網貸的需求量在同一水平。

貸款逾期次數,90後略高一籌

信貸逾期次數可以直接反映個人的還款意願和履約能力,人行徵信報告的數據表明,80後的貸款逾期次數要少於90後,但是信用卡逾期次數則高於90後。

考慮到80後平均擁有的信用卡張數要高於90後,所以發生過逾期的信用卡佔比這個指標,兩個群體相差不大。而90後貸款次數更少、逾期次數卻更多,這一點值得注意。


吹著風2


八零末的我確實很窮,沒有信用卡。我的借唄只有一千塊,偶爾救急用。有一次用花唄消費了一千五百塊,發工資後。感覺一小半工資瞬間沒了,感覺挺可怕的!以後沒在透支過,月光。一沒背景,二沒關係。白手起家就是個笑話!


刺蝟81036845


 我來講一個我遇到的現象,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

  因為我經常講課,學員都來自金融行業。我發現,來自銀行業的和來自保險業的信用卡人均數量最多,但是來自銀行業的學員雖然信用卡多,但欠債不多,而來自保險行業的學員信用卡多,欠債也多。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來自銀行行業的朋友,往往都是圈子裡的同事和同行有信用卡的任務,所以開了不少的信用卡,除了自己銀行的,還有其他銀行的。但是因為他們來自銀行行業,用卡比較剋制,欠債不多。

  來自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很多屬於自身的經濟條件不太好,所以辦了多張信用卡,出現很多套卡的現象,債務也越來越多。他們普遍都偏向樂觀,總覺得下一個月如果籤幾張大單就能還上,窟窿越來越大。

  有時迫於壓力,還要從信用卡里面提現,來給自己買一張保單通過考核。

  所以有不少業務員最後都是被家人要求離開這個行業,然後替他們把欠債。

  方法一:

  因為信用卡的利息其實不低,所以僅僅靠自己的努力要還清信用卡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並不容易,所以比較好的辦法應該是找家人或者朋友幫忙,先把所有的欠債一次還清,然後再努力工作,把錢還給家人和朋友。

  如果是借朋友的錢,最好也計算利息,但這個利息,就遠遠比信用卡利息低了。

  方法二:

  把所有的欠債集中到一張信用卡,不要再套卡倒卡了,然後打電話給信用卡中心,坦白告訴他們,沒有還錢能力,希望跟他們協商出一個具體的還款方案,在你每月還款的過程當中,不計算你的利息或者酌情減免利息。


飛狐客


個人能力吧,也不見得就很窮,我是80後,但我沒有一張信用卡,缺錢的時候我都是從支付寶裡借,買東西用花唄,

現在80 90後是社會的主力軍,而且現在都在面臨買房、結婚、生小孩、父母老齡化的問題,每一項都是要花大價錢的,所我們會感覺自己很累,這是一個普便的現象,就像20年前70後的人也會感覺他們很窮,很累一樣,這是社會的壓力,也是我們面臨的社會責任,

一切都會變成自然,一切都會變成習慣,就像你還房貸一樣,你會養成節省的好習慣,俗話說有壓力才會有動力,那就讓我們把壓力轉化成動力,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浙漂小戴


說到窮我有親身體會,由於某種原因把存款多半借給了一個親戚,說好的一年還,十多年過去了由於他經濟上不寬裕,倒置還不了,前幾年我別人合作生意由於沒經驗讓自己一下步入到沒錢人的行列,這幾年換了幾份工作,但都逐多不如意,上班地方發不起工資,真的這種無奈只有親身體會了才最有發言權,透支信用卡,很正常有時為了生活被生活所泊,窮了不是自己不努力,是被誰都努力,辛苦的汗水,無奈的淚水,不過窮真的沒什麼,調整好心態,放鬆心情,從新開始終有一天會好起來的,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既窮有懶,只要付出了總會有回報


夢醒時分笑對明天


我和老公是80後的,在外地上班,女兒從小自己帶大,就我們而言,沒有用過信用卡,總覺得借了總要還吧,根據收入來支配所出,略有存款。最近身邊過來人都說,女兒大了,可以要二胎了,但我們自己很清楚,兩個小孩的話,壓力會太大,可能就要用信用卡了,何況也想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不想以後女兒同我們一樣,漂泊在外。



川妹兒雯子


窮,除了缺少財物還有"沒有出路"的意思。我作為一個80後,除了缺少財物,還覺得沒有出路,只能這麼安於現狀、按部就班地活著,不敢另謀出路,怕山窮水盡,也不去想發意外之財,怕無福消受。


健健8211


你好,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現在幾乎是全民負債時代,特別是80/90後,可以說大多數都很窮,透支信用卡就更不用說了,超前消費已佔據現在年輕人的消費觀,從近10年我國發行的信用卡數量和總授信額度不難看出,負債逾期的越來越多,因為信用卡還不上出現的各種悲劇屢見不鮮,在這裡呼籲大家量力而行,就是資金不夠全額還款,也不要最低還款和分期,年化利率接近20%,可以用一些代還的軟件減緩壓力,儘量不要以卡辦卡,以貸養貸。我是小勇,專注信用規劃,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信用卡知識。


小勇說卡


大部份而言,算是窮的。至少相對比與其他70/60後的這個階段而言。


因為,8090這一代所灌輸的思想,很多都是超前消費的理念。


其實,看看,現在的互聯網平臺上的那些借代類廣告就看得出來。

無論是支付寶的花唄借唄,還是360借貸,等等這些,就能看得出來,如果沒有絕對的利益,你覺得這些平臺會有這樣的舉措。更不說其它的校園貸等等都在說明一個問題:缺錢(窮)。


而你不防看看你周邊的人,有幾個身上不揹負債款的,少的幾萬,多的上百萬,別看現在看似人人買車買房,但身上揹負了的債,有些是你想不到的。


所以說,8090這一代的人,窮的佔絕大多數。或者說,負債的佔大多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