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油價反彈的前夜,人們是如何討論油價未來走勢的?

油價/氣價會不會反彈?​何時反彈?


很多朋友問我,​其實這也是我想弄明白的問題。


我覺得油價和氣價都會反彈,但是不知道何時反彈。


為了弄明白,我看了很多分析師的觀點,發現多數分析師是看多的。​有的分析師都看多好幾個月了?!。


他們舉得看多的理由都很一致:低油價下,美國石油企業頂不住,油氣產量會下降,而且在包括EIA在內的一些官方機構的未來預測中也可以看到相關苗頭。


但是​價格並沒有反彈,而是在跌跌不休。為了解釋跌跌不休也可以找到原因,比如(1)為了回收現金流,價格再低企業也要生產;(2)現在還有COVID-19帶來的​需求恐慌、經濟衰退等。


然後我就想,為什麼這些分析師對當前的利空因素視而不見?而市場又對當前的利多因素視而不見?


對這兩個“視而不見”解釋是可以解釋的,那就是分析師描繪的反彈情景落地需要時間,而利空因素是當前實實在在發生的,所以市場會​跟隨後者。


那問題來了,現在這些分析師描繪的反彈情景​在未來真的會發生麼?他們如果​一錯再錯怎麼辦?

互聯網是個好東西,可以讓我們輕易地回顧歷史。


我找到了兩個​分析。一個是金融時報(FT)在2015年年底的一個視頻,裡面的分析師認為2016年年底的價格​會比2015年年底的價格高。他的分析從現在看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在他判斷完之後的兩個月​,他是被現實打臉的。因為是視頻採訪,此處不再分享。

另一個就是下面這篇今天看起來都覺得是在分析今天的2016年1月份的文章,請注意,當時油價還沒有反彈。


2016年2月油價反彈的前夜,人們是如何討論油價未來走勢的?


百度的自動翻譯是個好東西,下面英文的所有漢語翻譯,除嚴重影響閱讀的部分語句做了調整外,大部分未做調整。


分析師認為2016年油價上漲,交易員押注油價下跌


2016年2月油價反彈的前夜,人們是如何討論油價未來走勢的?


試圖決定如何在2016年進入石油市場的投資者面臨著一個根本性的難題,他們應該相信誰的觀點。這個問題使華爾街的兩大陣營:分析師和交易員相互對立。


2016年2月油價反彈的前夜,人們是如何討論油價未來走勢的?


一方面,分析人士認為,由於相當數量的鑽井企業面臨困難時期,最終在債務負擔的重壓下崩潰,2016年底石油產量將下降。那些繼續生存下去的公司將削減勘探與生產,以至於產量將大幅下降,因為缺乏新的供應,再加上與頁岩氣井相關的產量急劇下降。


2016年2月油價反彈的前夜,人們是如何討論油價未來走勢的?


另一方面,交易者押注於市場供應方面更具可塑性。許多人認為,石油公司削減了所有尚未支出的成本,並以任何價格儘可能地開採每一滴石油,以此作為償還債務的機制。隨後,交易員押注,石油過剩的蒸發速度將放緩,價格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低位。


2016年2月油價反彈的前夜,人們是如何討論油價未來走勢的?


雙方都有很好的觀點。到目前為止,交易者是正確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將繼續是正確的。一方面,按照目前的價格,許多石油公司可能已經開始達到邊際生產成本高於市場普遍價格的水平。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些公司中的許多應該選擇很快關閉,而不是繼續在每一桶石油上抽油和賠錢。


2016年2月油價反彈的前夜,人們是如何討論油價未來走勢的?


更重要的是,隨著美聯儲開始加息,股市崩盤,許多公司將發現他們的信貸供應幾乎耗盡,無論他們生產多少石油。公司經常引用他們整個投資組合的平均債務到期日作為證據,證明他們在未來數年內有持續的能力。然而現實情況是,儘管價格如此之低,大多數公司都沒有多餘的現金,即使是很小的債務期限也足以在完全無法獲得信貸的情況下迫使重組。從這個意義上說,分析師們最終應該是正確的——油田之間將會發生一場大屠殺。


2016年2月油價反彈的前夜,人們是如何討論油價未來走勢的?


不過,交易員認為石油公司的彈性非常強的觀點也同樣有效。石油工業有大量的沉沒成本,但一旦這些成本產生,開採石油的成本就相當低。而且,隨著一家公司的產量越來越多,每桶原油的平均價格可能會更低。因此,企業有很大的動力來儘可能多地抽水。此外,事實已經證明,石油公司在從其供應鏈和自身成本結構中榨取節餘方面非常足智多謀。


2016年2月油價反彈的前夜,人們是如何討論油價未來走勢的?


最後,石油公司的高管們有一個能繼續採油就繼續採油的個人激勵機制——他們的工作就有賴於此。即使一家石油公司正在虧損,只要有足夠的現金支付高管工資,由高管管理的公司也可能繼續運營。這在目前的市場上尤其如此——畢竟,一位石油公司高管,他經營的最後一家公司破產了,正在尋找一份新工作,目前可能不會成為熱門商品。


2016年2月油價反彈的前夜,人們是如何討論油價未來走勢的?


在短期內,隨著石油公司的適應,並尋找以當前價格將損失降至最低甚至盈虧平衡的方法,交易員可能會再次證明自己的先見之明。從長遠來看,儘管在目前的價格環境下,沒有人會向石油公司提供信貸,這應該會讓分析師笑到最後。


​上面這篇文章的觀點,我完全贊同。關鍵是這篇文章是在反彈前夜寫的,後面的走勢確實如這篇文章所說的,分析師笑到了最後。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上面已經提過的一個結論,無論是看多還是看跌的觀點,其實都是對的,所說的理由也都是對的,但是​他們針對的時間節點不一樣。


那麼,現在如果著眼於長遠,是不是就可以​安心看漲了?


這個問題,我傾向於這麼看,但是依然不敢完全下結論。因為當前疫情的不確定性還是太大。萬一人類因此滅絕了呢?(年初的時候我不知道抽哪根筋烏鴉嘴說什麼各種黑天鵝,說什麼庚子年必有大亂。我當時甚至提到了交易系統被黑客攻擊這種黑天鵝,雖然沒有發生,但是某些平臺現在不能買入也算是一種相似的情景吧。我當時還提到了可能有小行星撞地球,其他的多多少少都應驗了,就差撞地球這個事兒了。​所以,經歷的事兒越多,越不敢完全下結論。​江湖越老,膽子越小,是也。)


————————————



期貨不適合所有投資者,有產生損失的風險。因此,交易者應該僅僅投入他們可以承擔損失的錢,這些錢損失掉以後也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而且每次僅應投入這些錢的一部分,因為他們不能指望每筆交易都賺錢。所有在這裡討論的例子都是假設的情景,僅是出於解釋的目的,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


本號對於市場、天氣、庫存、技術面等的所有觀點僅是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實操建議,也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號從來沒有獲得過任何機構和個人的報酬,純屬於一個實操小散的獨立觀點。基於個人愛好,經常發文。


本號一直聚焦基本面知識分享,本號從來沒有喊過單,以後也不會,因為市場變化莫測。


未來在很大程度上是隨機的,如果不是隨機的,那麼未來就能用公式預測出來,能麼?不能。


————————————

本文僅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