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小麥,玉米價格會是什麼樣的?

ymbest


把對小麥和玉米價格上漲的期待和慾望壓一壓,放一放吧!想象和期望很多時候是與現實擁有不小的距離的。有時候,期望越大最終換來的失望也就越大。小麥和玉米作為主糧,都是重要的戰略物資,任何負責任的國家和政府,都不可能任由其價格瘋狂波動。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2020年國內的小麥和玉米不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價格上漲。

現在的小麥市場價格,在每市斤1.22元左右。其實,這樣的小麥價格也是近20多年來,在我國國內始終基本保持的行情大勢。不同的年份,可能會有小幅調整,但基本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小麥作為國人習慣食用的第二大口糧。每年豐也好欠也好,國家都會用充足的儲備進行調整,這也就能夠確保小麥的市場價格不會出現漲跌上的無所控制。因此說,2020年國內市場上小麥的價格基本上不會有什麼改變。

中國玉米的產能2019年是2.6億噸,近期的市場價格有所抬頭,一方面這也是往年既有的趨勢,另一方面這也多少帶有一點“假象”的色彩。一時的玉米價格上漲,也是基於當下的特殊原因,並不一定能夠代表和決定後期的市場大勢。自打國內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隨著各地一級響應的防控模式開啟,家中保有玉米棒子的農民就幾乎見不到走村串戶收購玉米的商販了,起碼在我們這邊現在還是一樣。隨著天氣一天天的轉暖,不少農民開始心急出售玉米,可是卻根本就看不到哪裡有人收購。雖然說疫情的暴發可能會影響到玉米生產,並促進玉米用途的改變,但玉米的整體產能和購銷趨勢,註定不會有什麼大的改變。所以說心中期待玉米漲價的慾望還是壓一壓、放一放的好,免得最後又是感嘆又是失望。

把心放寬想一想,其實糧價保持穩定也沒什麼不好,儘管辛苦種田的農民因此根本掙不到錢。但是反過來想一想,假如小麥和玉米的價格失去控制,淪落到可以瘋狂漲價的境地,其他與糧食生產相關的上游物資必然也是暴漲的讓人難以承受。真要是哪樣的話,辛苦種田的農民又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呢?你說是吧!


鄉村螢火蟲


關於2020年小麥和玉米價格走勢行情,從近期業內預測分析來看,我感覺小麥價格可能會同比去年保持“紋絲不動”,而玉米價格則可能迎來上漲態勢,不過,今年或將小漲,很難出現明顯大漲行情!而至於農戶種植效益方面,我感覺在自家一畝三分地上依舊處於種地效益很低狀態,很難出現明顯改觀,今年家庭收入提高還得依靠副業和打工掙錢為主!下面結合所瞭解情況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



一、今年小麥價格可能延續上年整體水平。根據瞭解,2020年繼續在六大小麥主產區實行小麥最低收購價保護政策,而且底價將保持2019年小麥國標三等價1.12元/斤的水平,說明今年國內小麥市場供需依舊處於相對寬鬆局面,而小麥收購保護價在一定程度上會給予市場信心,並通過政策調控保障小麥生產穩定,給農戶一個踏實的最低價!

至於為何今年小麥市場供需變化不大,主要是因目前臨儲小麥庫存量依舊偏高,庫存高達9000萬噸多,面臨去庫存壓力!而根據相關預測,2019/2020年度國內小麥需求量卻出現了下滑,其中食用需求降低0.2%左右,飼料需求降低13%左右,工業需求減少23%左右,因此,隨著小麥需求量下滑,國內小麥市場供應壓力也會增加,如果沒有保護收購價,可能今年小麥價格下跌趨勢更明顯!不過,這幾年小麥價格行情越來越突出表現為“優質高價,劣質低價”,也就是說小麥品質越好,賣價和收益也會越高一些!



二、今年玉米價格或將迎來小幅上漲。至於為何這麼判斷,在我看來,去年進口玉米量增加,國內玉米產量下滑、臨儲玉米庫存量已經偏低等因素密不可分。例如最近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已經下發通知,將2020年玉米補貼稍微提高一些,從側面說明國內玉米總產量已經偏緊,可能已經不夠用了!而據相關數據,2019年國內玉米總產量大概為2.6億噸左右,但目前我國玉米消費量卻高達2.9億噸左右,接近3000萬噸左右缺口,而我國臨儲玉米庫存量也已從2016年初2.58億噸下降至今年5000多萬噸,可見玉米市場供需關係非常偏緊,一旦進口玉米增加遇阻時,或將無法滿足國內玉米需求量,因此,今年一旦養殖業好轉,玉米飼料需求大幅增加,玉米價格應該會面臨上漲!

不過,即便今年玉米價格上漲,可能只為小漲,很難大漲,主要是因為臨儲玉米庫存量和進口玉米量也會分擔國內市場需求份額,再加上今年臨儲小麥和臨儲稻穀量分別高達9000多萬噸和1.1億噸以上,使得部分小麥和稻穀可能以低價作為飼料出售,進而擠佔玉米飼料市場,所以說,今年國內玉米整體價格或將迎來小幅上漲趨勢,但不要盲目樂觀追求高價賣糧,以免錯失出貨良機!(以上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今年的小麥、玉米價格會有一定的上漲,這個上漲的趨勢現在已經顯現了,不過畢竟是主要糧食作物,跟廣大人民的溫飽息息相關,再怎麼樣也不會漲到大家買不起或者捨不得買,2020年小麥、玉米價格會變動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如今全球疫情問題依舊不容樂觀,在這種情況下,考慮到交叉感染問題和國內糧食安全問題,有的國家放出話來,暫停糧食出口,所有糧食供內銷,這其中就有以小麥出口為主的哈薩克斯坦,這些做法其實比較短視,在全球糧食產量過剩的環境下,也不太會影響別國的糧食供應,因為這畢竟只是少數個別國家的做法。但是小麥進口量減少,對國內小麥的價格來說就會有一定的上升,不過幅度不會大。



玉米的種植對於我們國家來說一直是比較熱門的,玉米可以煮著吃,可以磨成玉米粉,還可以用來餵豬,當然也是製作酒精的主要原料,玉米產量高,消耗量也大,如今受疫情影響,酒精的製造量會加大,玉米的消耗也會上升,以前玉米收購價都是在八毛到一塊一左右之間徘徊,今年玉米的價格也有了小幅調整,那些把玉米留到年後賣的人們多多少少賺了些。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只有五個國家提出了暫時限制糧食出口,絕大多數國家並沒有跟風,所以說對國際糧食價格來說影響不是很大。不過還是希望2020年糧食價格能稍微漲漲,這樣很多因為疫情沒有再外出打工的人們,在家裡種地也會有點動力,其實就現在這個情況下,種糧食哪怕不賣也可以,至少自己不用擔心餓肚子,萬一國外疫情比較嚴重,自給自足,小菜園裡有糧有菜,心裡不慌。


一品小十六


分享兩個真實的案例給大家。預測一下2020年的小麥玉米價格會是呈現一個什麼樣的態勢。

昨天下午我去城西路家朋友處拿事先說好的葫蘆種子回來育苗。往回走的路上,看到了他們村南頭,一個大叔正在餵羊。七八隻羊,還有一隻公羊,一個一個的豎骨嶙峋,要人看了怪可憐的.我問大叔你怎麼給他們吃一些楊槐樹葉子呀,他說羊皮實啥也吃,我說你這樣餵羊怎麼產奶呀?大叔告訴我,村裡都沒有人種糧食都出去打工,封村封的到處都沒有賣玉米糧食的。

家家戶戶都在外上班打工,四周這些荒地一看就是都荒了好幾年的,全長著野草,哪有糧食可買,農民種糧食也不掙錢,有能耐的全都出去自己當老闆,打工去了,沒有人種地了。周邊的村裡大概都是這麼一個態勢,種地不掙錢,好多農村人都上城裡打工,上班。老家四叔家賣的玉米像是9毛5左右,現在玉米價格還算平穩。

預測2020年春天,家畜家禽養殖,那會有一個小高峰期,豬雞羊的幼仔春天需要更多的玉米精飼料,因為疫情精的關係,國家的乙醇玉米供需量會加大。所以玉米價位會有小幅度波動。

昨天我回來的路上買到了4磅煮熟的新鮮玉米。這玉米新鮮勁,一看就不是我們當地那個冷庫裡煮熟的冰凍的玉米,我記得我過年正月裡,買給女兒吃是20塊錢買了8棒玉米。和2塊5一包,而且現在呢,後來玉米倉庫裡的玉米快沒有了,他們就開始賣20塊錢7棒。今天遇見的要價就是三塊錢一磅,12塊錢,買了4包玉米回來,的確是新鮮的,剛煮了冒著熱氣的那玉米特別香甜可口。這也不能說明玉米市場的真正行情,但是我認為就是農民種植這個春玉米呢,是一個這個價格呢是很可觀的,比賣那個種植的盈利要高得多。


總之我覺得玉米市場的價格會小幅度上揚的。

再說小麥,小麥價格在我們煙臺農村一直低迷。這因為高大中小學校的學生還都沒有開學,而且我們這很多對外出口的貿易工廠工人又開始放假,所以工廠學校和工人食堂那個小麥麵粉的需求量疲軟,小麥的價格一直是屬於疲軟狀態。農民購買興趣也不高。所以價格是比較穩定的。

我認為2020年近上半年如果沒有什麼變動的話,小麥在膠東地區春天容易倒春寒,小麥有可能會減產,玉米價格受國際形勢動盪,會有小幅度的上漲。那麼你們當地的情況如何,大家可以都來聊聊。


豔陽之美


膠東農村的主要農作物就是小麥和玉米,先說一下我們這裡的玉米價格。昨天週六,我回家看老爹,正好碰見門口有人在往車上裝玉米。村裡的路太窄,車子開不過去,只能等著裝玉米的車裝完再走。我索性下了車等著,看他們很快就裝了滿滿一車玉米,我以為是到村裡來收購玉米的,忙問收購玉米的價格。不料裝車的人說,他不是來收購玉米的,這是親戚家的玉米,他來拉了有別的用途。我說那你也應該知道現在玉米多少錢一斤吧?他說現在的玉米價格大約在9毛錢左右。


為了證實這個人說的對不對,我特意打電話問了一下一個家裡養豬‘的朋友,因為他們家不管什麼時間都要收購玉米。養豬的朋友告訴我,他最近幾天出去到外村收購的玉米是每斤9毛3。看來這個人說的行情沒錯,如此看來,今年春天的玉米價格沒有上漲,跟去年冬天基本持平。我是去年賣的玉米,每斤九毛五。

按理說第二年春天的玉米價格,一般都是比頭年冬天價格要高一點兒,因為春天的玉米經過了春風,比頭年冬天的玉米水分少很多,而現在看來,今年春天的玉米價格,並沒有如往年一樣有所提高。這種現象可能有點出乎人們的意料,因為最近一段時間,似乎很多人都在關心著糧食價格。春節以後,我們所有人經歷了國內的疫情,聽說了境外的蝗災,而且有的國家又禁止進口糧食給我們。種種跡象表明,今年的糧食價格都應該上漲,而事實卻恰恰相反,我們國家的糧食價格依然平穩。


自從越南等幾個國家禁止出口糧食給我們,很多人立馬關心起了糧食,擔心今年糧食的價格有可能會上漲,唯恐一夜回到解放前吃不上飯的年代。其實說實話,作為農民的我們,倒是真心希望糧食價格能夠提高一點,那樣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可能高一些。現在誰都知道種地吃虧,所以農民們大多數都不願意種地,寧肯讓土地荒蕪著,也要跑出去打工。原以為因為今年疫情的關係,可能糧食多多少少會漲價一點,眼下事實回答了我們,玉米價格跟往年相比,分毫未漲。


再說一下小麥,去年夏天的小麥價格,大約也是一塊錢左右。2020年的小麥還沒有成熟,膠東農村需要等到端午節前後,才能收割麥子。到那個時候麥子會是多少錢一斤,現在誰也不能說出具體的價格。不過從玉米的價格推斷,我各人認為,2020年的小麥價格,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靈子


一、小麥2020年價格行情趨勢

我國小麥庫存量充足,供應寬鬆,庫存仍然在1.3萬億噸,去庫存任重道遠。截止3月中下旬,國家臨儲小麥剩餘庫存量9152萬噸,同比增加了1913萬噸,,其中2014年的小麥940萬噸;2015牛小麥庫存1190萬噸;2016年國家儲存小麥2333萬噸;2017國家儲存小麥還有2255萬噸;2018年國家臨儲小麥存量199萬噸;2019年國家儲存小麥2227萬噸。近期市場各輪換糧拍賣速度加快,為新小麥收儲騰出庫容。國家政策性小麥成為市場主要供給渠道,麥價已經承壓下行。

(1)麵粉需求疲軟,小麥市場表現平淡

由於麵粉市場進入淡季,加之學生仍然沒有全面井學,餐飲業恢復尚需時日及食品加工企業需求減少,企業表觀麵粉出貨不快,,為減少麵粉庫存積壓,麵粉企業井機率嚴重不足,壓縮開機時間,對小麥需求也隨之減少,在保安全,減少庫存風險的情況下,企業採購積極性不高。

(2)202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與2019年一樣,沒有調高

202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1.12元/斤(國標3級),與2019年一樣,沒有改變,2019/2020年度小麥種植仍然達1.3億畝以上,預計總產量達,1.3億斤以上,雖然近期自南向北有冷空氣活動,北方遭遇“倒春寒”天氣,南方小麥大風倒伏嚴重,但對今年小麥價格行情影響較小,小麥今年總產量不會有下降的。國際市場近期冠狀病毒疫情席捲全球,但對農業影響不大,加上我國小麥大多依靠國產小麥進行加工,國際市場行情很難拉高國內小麥價格行情走勢。

(3)今年小麥價格總體上維持去年價格水平

近期隨著小麥價格弱勢運行,貿易商和農民惜售情緒增加,再者本週部分地區受陰雨天天氣影響,小麥運輸受限,小麥交易量小可所減少,隨著基層糧源不斷減少,加上拍賣底價調整,會刺激小麥價格上漲。由於小麥價格整體圍繞國家臨儲小麥採購成本運行,又有託市收購,有拍賣底價支撐,出觀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今年小麥價格去年價格水平相當。做為農民近期仍然要加強田間管理,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又有一股較強冷空氣自北向南影響華北、華東小麥產區,北方小麥仍然要加強防控“倒春寒”天氣,南方齊穗揚花小麥要防止小麥倒伏。

二、2020年玉米價格行情走勢

玉米價格市場目前一片樂觀情緒。中儲糧將在3月底結束收購,市場預期拍賣價格將調高起拍價50元——70元/噸,玉米價格本週將會價格堅挺運行。2019年我國玉米總產量2.522億噸,庫存量5000萬噸以下,工業消費2.8億噸以上,今年飼料玉米需求量會“異軍突起”,支撐玉米價格一路向上。

(1)飼料玉米今年需求量達1.2億噸

據農業農村部2月份對全國400個定點監測縣統計數據分析,2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1.7%,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比去年9月份增長10%,全國有27個省份實省份能繁母豬實現環比增長。2月份全國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新生仔豬環比增長3.4%。全國生豬存欄環比增長2.8%。蛋雞存欄達12億羽,今年飼料玉米會“異軍突起”,需求量1.2億噸,會支撐玉米價格行情緩慢上漲。

(2)醫用酒精因冠狀病毒疫情需求量大增

今年因冠狀病毒疫情,醫用酒精需求量大增,需求量8.4萬噸,乙醇深加工企業增加了100多家,乙醇玉米需求量仍然在擴大。因此,農民要適當擴大今年玉米種植規模,今年玉米沒有了庫存壓力,隨行就市,缺口全球達1800萬噸。本週價格除東北之外,其他地區玉米價格仍然在1.00元/斤以上。玉米每年進口受配額限制,對我國玉米價格影響不大。我國私車保有量也逐年提高,乙醇汽油需求量攀升,今年玉米價格非理性波動可能性不大。

很多人認為,全球流行傳播冠狀病毒疫情,有些國家下調了糧食出口配額,加徵關稅,對我國農產品價格行情帶來利好,我認為,對我國農業挑戰與機遇並存,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世界性疫情面前,

沒有哪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不受影響。目前,我國經濟開始復甦,居民消費信心尚待恢復,農產品價格不會有非理性大漲,玉米價格在年底有可能達到1.30——1.50元/斤。對於農民,還是要加強春玉米播種和春管工作,擴大玉米和大豆種植面積,把地種好是前提,現在談農產品價格行情為時尚早。


長江三農


隨著國外疫情一天比一天嚴重,為了防止流通過程中的輸入病歷,也為了本國國民能吃飽飯,已經有多個國家禁止糧食出口,這多少會影響我們國內小麥、玉米的價格,雖然漲幅不會太大,但已有漲勢。


第一,我國也屬於農業大國,常吃的大米、小麥、玉米基本自己吃是夠了,況且國內糧價也不低,因此漲幅不會太大。可能有很多人會問,既然我們國家屬於農業大國,糧食產的也不少,為什麼還要從國外進口呢?其實和世界糧食價格相比,我們國內的糧食價格已經算很高的,正是因為這種國內和國外糧食相差很大,才促使我國從國外進口糧食。我們國家從國外進口玉米和大豆最多,而且主要是工業用糧,從國外進口就算加上關稅,它也比國內的要低,這對國內的加工企業來說,是非常有誘惑力的。因為每個企業都想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疫情之下有些國家禁止糧食出口,這就會導致大量購買國內的糧食,而國內的糧食價格已經這麼高了,就算稍有上漲,但是也不會漲很多的,況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禁止糧食出口。


第二,對於農民來說,今年玉米價格的少漲是好事。農民一年辛苦種點糧,價格低了賠本,價格高了稍有盈利賣不出去,有很多人家玉米還放在家裡沒出手,今年的情形是國外出口大國禁止出口,企業要生存國內再貴也會收購,因此建議今年家裡有儲存的可及時出手,這也是增加利潤的好機會,怕是今年國外疫情今年持續時間不會短,這就給了我們國內糧食交易增加機會。但也不要抱很大的希望,望小麥玉米能大幅的漲價,因為國內進口的玉米、大豆主要是飼養業和工業用糧,疫情影響下這些工業訂單也會減少,需求也相對減少。



總之,進入四月份,很多工廠復工復產,小麥需求及價格平穩,但玉米價格會有小漲幅,但隨著養豬養雞產業一直減少,玉米價也不會急速增長,因為疫情可能改變了很多人的看法,那些被荒廢了的土地,今年可能被重新耕種,糧食產量會有所提高。


山村梅花


2020年的小麥、玉米價格會是什麼樣的?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外糧食價格受到普遍關注,國際市場在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的形勢下表現強勢,部分品種價格上漲的幅度比較大;國內的糧價雖然總體穩中上漲且漲幅較小,但隨著各地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再加上市場餘糧減少,糧價總體穩定偏強態勢應該是主流行情。

一、小麥。2020年國內小麥價格預計將以平穩運行為主,總體價格區間或將高於去年同期。究其原因,糧小咖認為一是近期來看,市場上2019年產的小麥逐漸減少,麵粉加工企業相對較為青睞這部分質量比較好的糧源,在夏收之前預計陳麥價格將保持堅挺。

二是各類儲備輪換小麥和託市小麥拍賣的價格相對比較固定,輪換糧源總量有限,需要注意的是最近有消息稱國家可能下調託市小麥拍賣底價,若消息是真的,那麼也將會影響到新麥上市前的市場價格。

三是國家在2020年繼續實行託市收購,底價保持去年1.12-1.16元/斤的水平,雖然國家明確了收購總量規模,但回顧這幾年來都沒有超過過3700萬噸的限量,再加上今年國家對糧食生產的重視程度提高,糧小咖預計今年夏收後主產區啟動託市收購的力度將強於去年。

四是今年主產區小麥苗情雖然較好,但並不代表後期產量就樂觀,反而是比較嚴峻的,其中冬季氣溫偏高、部分地區小麥旺長,而最近部分地區的倒春寒天氣比較明顯,再加上條鏽病、赤黴病的發生條件也比較有利,使得今年夏收形勢或許不及去年的好年景。

二、玉米。經過最近一段時間中間商的積極收購,目前北方產區基層糧源已經不多,在春耕之前農民的賣糧壓力總體也不大了,而從玉米的價格來看,除了南方銷區相對比較平穩之外,最近東北、華北地區玉米價格同步走強,其中東北地區經過持續上漲後已經差不多到了去年的高位。雖然很多人並不太看好後期玉米價格的繼續上漲空間,但也難有下跌空間了。

一方面,隨著市場上玉米糧源的減少,且很多進入了中間商的渠道庫存,這給後期玉米價格提供了較強的支撐;另一方面,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游需求預計將明顯下降,這對玉米來說受到的影響也比較大,再加上國家對後期的調控或將以穩為主,玉米價格上漲的動力也會受到抑制。

綜上所述,雖然國際市場最近傳出一些國家已經採取了農產品出口禁令,或根據疫情形勢可能隨時有更多的國家實行出口禁令,主要的進口國也加大了採購力度,使得國際市場糧食價格漲勢較猛,糧食危機流言再起;但從國內來說,糧食供需總體是寬鬆的,完全可以滿足消費需求,待後期市場情緒穩定之後,糧食市場也將回歸正常。


糧小咖


小麥和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具有極高的營養和經濟價值,能夠保證人體的正常運轉和營養需求。我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小麥和玉米生產和消費國,對全球小麥和玉米價格會帶來巨大影響。按照往年的小麥和玉米價格行情來看,小麥價格和玉米都會在5月以後迎來價格的高點,主要是因為這個時間節點內玉米的供給和需求部匹配,供給處在青黃不接的階段。當然,小麥和玉米價格的變化會受到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畢竟小麥和玉米價格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

從整個市場的表現來看,我國的小麥價格總體表現穩定,短期內不會出現大的漲幅,年內價格會和往年同期基本持平。我國的小麥儲備量充足,能夠應對各種危機,保障糧食的供應充足。很多學者分析認為,小麥價格會隨著疫情的發展以及國際上蝗災的影響出現價格爬坡現象,但實際上不用有太大擔心,畢竟我國在糧食儲備和價格調控方面做的工作非常多。小麥的需求端表現疲軟,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格相比往年並沒有提高,要正確看待小麥價格的變化。

玉米價格從最近一個月的價格變化來看,玉米價格在持續性的走下坡路,即價格會在最近一段時間出現探底現象。我國玉米平均價格只有1982元/公斤,價格在持續性的走低,預計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同比近六個月的玉米最低價高48元/公斤。玉米的供給端來看:一是隨著疫情結束以後,我國的養殖業會逐漸恢復,飼料行業對玉米的需求會增長;二是醫用酒精需求量的增長,玉米的需求量隨之出現增長。很明顯,未來玉米的需求端將會增長,但供給端是否能滿足需求還有待觀察。

從全球整個大的小麥玉米市場來看,小麥玉米價格必然會增長,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隨著全球疫情的不斷髮展,全球各國對玉米和小麥的儲備需求將更大,目前就有國家叫停了重要糧食作物的出口;二是非洲蝗災仍然在持續的擴大,未來甚至有可能達到現有規模的500倍,也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國家受到影響,糧食減產會加重。全球化的程度不斷加深,各國受到的影響在持續性增加,也就意味著全球小麥和玉米價格會增長,對國內能否帶來影響或者帶來多大影響尚不清楚。

小麥和玉米價格的變化受到的影響因素很多,目前的分析只是就能看到的因素進行簡單分析。雖然國內疫情被控制住了,國內的小麥和玉米儲備很充足,但在未來價格是否會有變化很難說清楚,市場價格是瞬息萬變的。對種植戶來說,能做的有兩件事:一是疫情期間做好小麥和玉米的種植工作,小麥和玉米能否高產和高質關係到能否被市場需要;二是開拓銷售渠道,線上線下多渠道售賣小麥和玉米,保證小麥和玉米不滯銷。在今年,要做好餘糧儲備工作,糧食安全任何時候都需要高度注意。


老農民說事


2020年的小麥、玉米價格總體上來說是上漲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價格上漲的幅度不會太大。因為我國的小麥玉米的儲備量非常的多,而且也是我國三大主糧之中的兩大主糧。畢竟作為主要的糧食價格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因為任何一個國家會對主糧的價格進行宏觀調控,主要是保障消費者的基本消費需求。下面簡單的分析一下2020年小麥、玉米價格的基本走向,僅供大家參考。



一、小麥價格上漲的動力在於人算不如天算,麵粉的消費量增加會帶動小麥價格的上漲。

今年我國發生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且目前全世界處在爆發的時期。目前全球的累計確診冠狀病毒患者已經超過了60萬人,而且好多地方還在處於大爆發的階段,這使得一些國家和地區禁止出口糧食。當然我國的小麥價格也隨著國際的價格而不斷的上升,至少麵粉價格在一些區域已經開始出現漲價,所以我國的糧食價格也會隨之上漲。

儘管今年我國制定的小麥最低收購價為去年的最低收購價不變每斤為1.12元,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這使得我國小麥價格會出現上漲。也就是說麵粉的消費量會出現大幅度的上漲,甚至好多消費者在家裡囤積糧食,特別小麥的囤積量在不斷增加,這樣就會帶動小麥價格的上漲。加上這兩年小麥價格比較低迷,農民種植小麥的數量逐漸減少,以至於我國今年小麥種產量會下降,也帶動了小麥價格的上漲。



二、玉米的價格上漲勢在必行,因為玉米的消費量在不斷增加。

玉米是作為糧食消費量最大的一種農產品,其作用不但用於飼料的行業,還用於人類的主食行業,更有一部分用作化工行業乙醇玉米現在逐漸被人類所推廣減少,現有的一些石油化工等資源的利用。也就是說玉米的用途非常的廣,所以玉米現在成為全球重質量最大的,但是我國的玉米需求量是最多的,可是我國的玉米目前缺口量在3000萬噸左右。

玉米的主要用途是作為飼料的原材料,佔到了玉米使用總量的60%以上。而且我國目前的養殖行業在不斷的好轉,特別是生豬養殖規模在不斷的擴大,畢竟我國目前的生豬價格非常的高,至少現在生豬價格為17.5元每斤,利潤空間高達10元,所以生豬養殖規模還在迅速的擴大,這會增加玉米的消費量。當然豬肉價格在25元每斤高價位置運轉,會使得其他養殖行業也是一片興隆,規模在不斷的擴大,也會造成玉米的消費量增加。



總之,2020年的小麥玉米的價格會上漲,而且上漲的幅度比年前所謂專家預測的要高很多。畢竟今年的冠狀病毒疫情使得糧食成為了目前各國關注的焦點話題,每一個國家必須保障國內的糧食安全問題,才是打贏這場全球人類戰爭的最基礎的條件。加上今年的非洲蝗災已造成沿途3900萬人的糧食安全受到威脅,所以今年的糧食價格會上漲,特別是小麥、玉米的價格會平穩的上漲,至少每斤有0.1~0.2元的價格上漲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