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權是常態、追愛是病態?「邊緣化社會」的危險

其實,邊緣人格的社會非常常見,而且我們大都很習慣它。這跟我們重視關係的文化特色有關。

舉例來說,在歐美國家強調自我、個人主義,一個擔心自己被拋棄、對關係特別看重到病態的人,絕對是生病了。但是以我們文化來說,一個看重關係到病態的人,說真的,還挺正常的。

常見的例子,像是一個擔心兒子會被媳婦搶走的婆婆,常有強烈的控制慾、心情反應激烈、感覺空虛、負向扭曲等現象,其中,攻擊媳婦、控制兒子或是歇斯底里,說實在地我們還滿能接受的。或者俗話說「一哭二鬧三上吊」,這既是危險情人的典型症狀,也反映出特殊的華人文化背景。

這類型的人的確需要接受幫助甚至就醫,但這也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不需要去害怕他們或貼上任何標籤。因為他們就是渴望在關係中,找到自我價值的華人文化角色(女性居多)。

真正的問題是,國外就醫的精神疾病中,邊緣人格所佔比例高達20%,我們卻相當少。這顯示出我們在病識感上極度地缺乏,也時常被輕忽,甚至尋求心理協助的也少。他們會在無意中傷害周遭親友,而這類型的人結婚及離婚的機率都特別高,也就容易把傷害傳給下一代。

求好、求快,帶來傷害

再從外在的角度來說,我們正在走向邊緣化的社會。隨著網路的發達與科技的變遷,我們每天都在面對改變,很多事情在生活中不再是固定的,時刻蹦出的新事物或挑戰讓我們無法輕易安頓自己,常常需要調整個人的生存方式或價值來適應社會。

在以往的世代生活裡,生活較為單純,因為選擇不多,互相比較、競爭資源的處境相對不多,大家在生活的規畫上,容易做出符合社會框架的選擇。但時至今日,多元社會漸漸改變了這個處境。我們從媒體上看到人們愈來愈容易成功,只要暴露在鎂光燈之下,呈現自己最好、最有趣的那一面,就可以快速竄紅,成為所謂的「人生勝利組」。但另一方面,社會也告訴我們,這類網紅為了要成功,得讓自己不停地曝光,並學會偽裝自己好符合別人的期待。愈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外在大家都會喜歡的人,愈有著不為人知的辛苦,因為不知道何時才能停止,時時刻刻都在大家的目光下,承受著緊張、焦慮,以及不能真實做自己的痛苦。

這種快速的成功讓我們心生嚮往,但對比到大環境,機會愈來愈少、競爭愈來愈激烈,社會的貧富落差反而讓我們挫敗絕望。人以往內在的安定及適應能力受到極大的挑戰,對人與人之間的穩定關係,特別是家庭關係及生涯發展,同樣也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以升學來說,現在的父母光是瞭解各方專家的意見和理念,就焦慮得不知到底該怎麼做才最符合孩子所需,只能茫然地聽從專家們的建議,對孩子的實質教養跟不上教育理念改變的速度。這種不安與焦慮也造成年輕一輩對自己的未來了無希望、充滿空虛感。這樣的世代,滿腦子思考的都是如何讓自己活下來,生存焦慮與競爭變成生活中的潛規則,大家更看重利益、及時行樂、本能的滿足,取代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切都變成以生存、利益或成功為導向。

這是目前社會的黑暗面,當然,努力調整、改變社會的大有人在,也有人試圖做出一些適應。但前提是,成長經驗中要有足夠的愛與滋養,才能抵擋社會的負向能量。像邊緣人格本身在生命經驗裡學到的,就是外在環境(家庭)的危險與恐怖,現實社會和媒體訊息往往只會加深他們的印象。

求權是常態、追愛是病態?「邊緣化社會」的危險


永無止盡的空虛

我曾為一位個案諮商了很長的時間,經過許多的冒險、挑戰與關係上的處理與面對,他開始對自己有更多覺察與體會,也慢慢能夠去信任別人,建立穩定的關係。但是當他真的成功建立了一段親密關係後,他又轉而從工作上、價值上繼續追尋著意義,永無休止。

當然,焦慮、混亂的內在衝突會因目前的穩定狀態而縮短時間,心裡不再如從前那般憂鬱、痛苦,也變得更容易擺脫負向思考的問題。但最後他告訴我,他內心有種感覺,就是他始終無法完全忍受如此寡淡、平凡的生活樣貌,空洞感一直都在。

對一般人來說,我們雖然偶爾會感覺空虛或是寂寞(其實我們要的,是追尋愛與歸屬或是生存意義),但在過程中調整期待或覺察自我,是大部分人會有的能力。然而,對於邊緣人格而言,這種追尋不單是一種渴望,更是一種填滿害怕、孤單的自然反應,令他們永遠不滿足的,是從內在湧出來的恐懼與害怕。也因為內心黑暗面的壓力,讓他們很難有彈性、覺察及反思,只剩下負向的自卑感與不停追尋的行為。

對邊緣人格來說,他們腦中的思考角度,就像是一群不停追尋生命意義與價值的哲學家。空虛與對價值、意義的無止境渴求,也許才是他們真正的疾病。因為這種內心如黑洞般的空乏永無止境,一開始會把焦慮放在友人或親密關係中,無意識地希望透過關係的建立來填補空洞。即使關係經過無數關卡後,好不容易穩定了,內在的空虛狀態也會逐漸轉變成對工作或生涯的不安。

穩定自我的路途就像是一輩子的功課,長路漫漫,充滿艱辛,讓他們在不同的生命時期裡備受挑戰。

求權是常態、追愛是病態?「邊緣化社會」的危險


追名利、求權位,就是「進取」?

生活中,渴望透過工作來追尋意義、填補內在空洞的人其實不少,平凡地活在我們身邊的邊緣人格也很多,不是每個夥伴都無法讓自己好好平衡。問題是,某些極端行為背後,有的努力容易被別人所接受,有的則容易被看作是一種病態。

舉例來說,一般情況下,女性追求的往往是關係與被愛,男人則是金錢與權力。把這件事放到邊緣型人格疾患的診斷中,可以發現瘋狂追求關係與渴望被愛的,會被視為病態;偏執地追求成功與金錢的,卻會被視為上進。在這樣的社會文化標準下,女性被診斷為邊緣型人格疾患的,自然是男性的兩倍之多,而男性的邊緣型人格疾患就變成了黑數。

有的人追尋金錢,有的人追尋權位,有的人則是追求風光與​​面子,無論如何,瘋狂賺錢或是想上位的工作狂或女強人,在我們的社會中都被視為正常,也更能被接納,頂多會被調侃「窮得只剩錢」或「為賺錢不擇手段」。但事實上,我們常聽到的一些無良慣老闆,也許實際上只是「符合社會標準的病人」。

這個現象是社會文化所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會大眾的焦慮──我們往往能接受執著在金錢、權力的人,認為「這是很棒的人,沒有問題」,但這其實也顯示出我們都想「找個目標,好讓自己更完整或成長」的焦慮。不過,跟邊緣人格最大的差別,就是一般人在這個追尋的過程,仍能夠感受到成功與價值,並將它化為自身的一部分,並且最後會因為這些價值而感覺自身完整;雖然會疲累、會痛苦,但不會時時刻刻被孤單與空虛感折磨。

邊緣人格如果能用關係以外的方式追尋意義,通常他們在工作上的表現都會很出色,也大都會是成功人士。他們聰明、靈活、洞悉市場變化,除了瞭解人性、很敏銳外,常常為了追求成功不擇手段,加上總是異乎常人地偏執與堅持,成功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然而,在缺乏自我認同的狀態下,邊緣人格往往對權力與控制有著很深的著迷,有時甚至會迷戀有權位者、模仿別人得到的價值。

權力與金錢慾望會短暫停止他們扭曲心靈的苦楚,這些都能短暫填補他們內在自我的空乏,但需要不斷地追求更高的權力,才能在掌控中,讓恐懼得到短暫釋放,於是只能反覆追尋,永不停止,漸漸陷入如同成癮的狀態。

求權是常態、追愛是病態?「邊緣化社會」的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