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畫”,畫說戰“疫”故事②|特別報道

抗疫期間,有很多感人故事就發生在武漢,就發生在我的身邊。這其中,有公司抗疫逆行二航人,有醫療隊中用生命去抗疫的白衣戰士。於是,我用繪畫定格出一幅幅感人瞬間圖。

【原創】【首發】繪畫者:中交二航局黃繼惠(武漢)


這兩天,武漢疫情得到很好控制,外省援漢醫療隊都陸陸續續撤退,往日寧靜的道路上有了上下班的車和行人,公司漢外員工開始回漢復工了,武漢又恢復了往日的忙碌,而我依然還得呆在家裡繼續抗疫,等待社區申報“健康綠碼“”通行證。

從感染病毒到現在有60多天了,從恐俱、病重、方艙隔離、居家隔離抗疫60多天,我戰勝了新冠肺炎病毒,武漢也取得了抗“疫”阻擊戰的初步勝利。30多年來的繁忙工作,因"疫情"突然按下了暫停鍵,我感覺提前步入了退休生活,多年沒有提筆繪畫了。沒想到,因禍得福,抗疫、隔離,讓我有機會重新拾起畫筆,開始動手繪畫。

抗疫期間,有很多感人故事就發生在武漢,就發生在我的身邊。這其中,有公司抗疫逆行二航人,有醫療隊中用生命去抗疫的白衣戰士。於是,我用繪畫定格出一幅幅感人瞬間圖。




“每日一畫”,畫說戰“疫”故事②|特別報道


“每日一畫”,畫說戰“疫”故事②|特別報道


“每日一畫”,畫說戰“疫”故事②|特別報道


“每日一畫”,畫說戰“疫”故事②|特別報道


(組圖一、二、三、四)

鄒旭:第四批國家援助湖北中醫醫療隊廣東隊領隊、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現任武漢雷神山醫院C6病區主任。

戰“疫”期間,他帶領隊伍曾經2小時收48個病人,面臨極大壓力。但他說,看到病人治癒出院時流下的眼淚,再苦再累都值得




“每日一畫”,畫說戰“疫”故事②|特別報道


(圖五)

我的同事王澤紅,中交二航局員工,今年52歲。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自駕房車加入“武漢不慫”愛心車隊、武漢抗疫公益志願者聯盟、武漢體育愛心救援行動小組三個志願者車隊,為武漢市中心醫院、第一醫院重症室及青山區兒童醫院做志願服務,從事免費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對接及轉運相關醫院收到的社會捐贈物資等相關工作。由於她常常戴著一頂摩托車頭盔,大夥兒都叫他"頭盔姐"。




“每日一畫”,畫說戰“疫”故事②|特別報道


(圖六)

東苑醫院病人出院後,繼而轉型為康復醫院,東苑醫院與江漢大學醫療隊、協和西院金豔主任和市中醫院專家組的支援。為沌口開發區新冠患者建立微信群,解答患者出院後恢復身體中出現的問題及心理問題。

患病期間,我就住離家不遠的東苑醫院,2月19日出院後胸口一直悶痛,微信群中我一直諮詢東苑醫務科陳海燕主任,她總是很耐心給我解答。

我看她的微信頭像很有記實感,就向她要了這張頭像照片,畫了一張肖像畫送她。她非常高興說:疫情兇殘卻增加了醫患之間的友情,病友微信群成了一個大家庭,每天相互問候,交流病情。




“每日一畫”,畫說戰“疫”故事②|特別報道

87歲危重症患者在出病房做CT的途中和醫生共賞久違的落日。


(圖七)

2020最治癒的瞬間!做CT途中,醫生停下讓87歲病人欣賞落日,這畫面實在太感人了!

落日餘暉下,身穿防護服的醫生和病床上的患者,兩人望向夕陽,手指著遠方……

這張照片刷爆朋友圈還登上了熱搜,照片背後有著怎麼樣的故事呢?




“每日一畫”,畫說戰“疫”故事②|特別報道


(圖八)

80歲的重症老人那一刻緊緊抓住我的手。我想,我的手,應該能帶給她一絲的安慰和溫暖吧。

山東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肝病科主治醫師高帥在日記中講述了一段他在病房救治患者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




“每日一畫”,畫說戰“疫”故事②|特別報道


(圖九)

2月23日,大連小夥坐高鐵到長少辦事,陰差陽錯在武漢下車,正趕上武漢封城,他給自已找了份志願者的工作,到武漢一醫院做打掃衛生義工,高強度工作,每天收拾垃圾桶、是拖地、噴消毒藥水等,為節省時間,他7-8個小時不上廁所,大家都叫他"憋尿王"。

他說:這個月,把我20多年的家務都做了。



(黃繼惠,2020年3月30日 記於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