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農民養老問題怎麼看?有何好的建議?

長生不易


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在不斷的推進,養老問題就成了社會熱點。我國是農業大國,有8億農民。農民對新中國的創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支撐社會的基礎。隨著國家對農民養老制度的不斷完善,新農保、新農合,已成為目前農民養老的主流。新農保能解決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新農合,則能在重大疾病和意外時能有所保障。養兒防老,在農村也是養老的重要途徑。老人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勤耕細作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為養老儲備一筆資金,以備不時之需。隨著國家對三農政策的不斷完善,相信農村老人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


曦陽Zzz


“老有所養”一直是人們心中的一塊心病。之所以說是一塊心病,這是因為在農村以前真的是條件不好,很多的時候兒子女兒都大了,但是他們自己的條件都不好,又哪有多少能力去照顧已經年老的父母?

也許有的朋友會說,你這話說得有得狼心狗肺,這不是我的想法,而是我與一個叔伯堂叔聊天他說的。

他兩兄弟,都結婚了,結婚分房後就把父母的房子給分了。父母住哪裡呢?沒有別處住,就把他們安排到離原來家差不多2公里遠的地方。這地方以前是一些很貧困的人住的,後面老的老走的走,房子都沒有了。他們把父母安排到這邊,周圍2公里內沒有一戶人家,可以說是孤零零的。我就問過他們,你不心疼父母啊?他們就說出了上面的一句話:我自己都養不活了,我拿什麼去養父母?

想想這句話真的是心疼。

所以,在農村裡面養老還真的是首先得靠自己。在農村老人們也常說的“別人再有也是別人的,自己有才是自己的”。

要養老,自己一定要存錢的。如果自己不存錢,哪裡知道需要錢的時候,兒女們能不能拿得出來呢?而且,作為父母,一直想的都是不主動伸手向子女要。所以,要養老,首先自己一定要注意存錢。

對於現在人來說,一定要參保。農村裡面現在有養老保險可買。一定要參保。大家看看現在有養老保險的老年人過得是不是一點也不心憂?因為每個月有錢可領。如果自己不存錢,又不參保,老了後一個月只出不進,有多少錢可用呢?那時候真的是會非常的焦慮的。

最好的養老辦法就是養老金。這是國家的福利。而且,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一定能夠多買就多買。像我們村裡前年交養老金,人們基本上是交100塊錢,當時我還不知道別人交多少。我就說交500。別人都看著我,你交這麼多?別人都只交100。最後我只交了300。去年我想,我自己交養老金與別人有什麼關係啊?我自己多交不對自己好嗎?所以我自己又加上了去。

在這裡建議大家,一定要買養老險,能夠多買就多買一些,當然必須是在自己的合理能力範圍內。還有就是趁年輕的時候多努力一下,否則真的等老了就只能夠嘆息年輕真好。


洞庭清水塘


對於農村裡面怎麼看待養老的問題?那麼對於養老這個問題又有什麼樣的建議呢?也許大家都知道,在農村裡面現在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養老,那麼養老的問題始終需要去解決,如果不去解決它,肯定會出現很多的各種各樣問題。

那麼對於這個問題來看,我們覺得農村裡面的養老問題應該怎麼去解決,農村養老又有什麼樣的辦法?

農村養老。

要了解清楚,農村養老並不是和普通養老的情況一樣進行退休養老。

農村裡面的養老基本上都是屬於傷老病死的情況,才需要養老。所以基於這種情況來看農村裡面的養老情況,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複雜,養老始終是年輕人的事情,在農村裡面至少是這樣子。

因為在農村裡面想必大家都有了解清楚,都知道農村裡面的養老情況,或者說農村裡面的經濟情況和實際情況。

沒有單純的養老,只有送終。也就是說當老人老了能夠工作的時候還會繼續工作,只有老人幹不動或者臥病在床,才由年輕人進行養老送終。

活到老幹到老。

有一句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那麼在農村裡面的農民就是活到老,做到老。幹活一直幹到老。

在農村裡面七八十歲的人身體硬朗,還在工作的情況是常有的。所以基於這個問題來看,我們覺得在農村裡面並沒有刻意要求養老的情況出現。

因為在農村裡面身體硬朗的人,七八十歲還能夠照顧自己,這個也是常有的事情。因為在我們這邊農村裡面,六七十歲還下地幹活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基於這個問題來看,我個人覺得在農村裡面養老就不太實際,也不太需求,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農村裡面活到老幹到老,基本上不需要所謂的養老。

養老是是生活經濟上的需求。

說白了農村裡面的養老其實是經濟上面的需求而已,所以基於這個問題來看,我個人覺得如果說農村養老這個問題不是後代解決,那肯定還是得依靠自己。

其實在農村裡面分為幾種養老,第1種養老經濟生活上面是來源於自己的子女。第2種來源於政府的扶持和救濟,第3種來源於自己的積蓄。

那還有另外一種就是胡吃海喝瞎混。這種基本上屬於自生自滅自暴自棄的類型,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就不展開多餘的討論。


農人莫小道


農民沒有養老金真的很吃虧,像我爸他們一輩,沒在正式的廠裡上班,都是打打小工,就沒交養老金,再有他們一輩也交不起,畢竟農村賺錢的地方少,賺的這點錢要造房子,還要養兩個小孩,還要養老的,造點房子還欠一屁股債,那有閒錢去交,現在我爸虛歲69,交過一次100一年,補交了15年,每個月現在能領202元,要是沒交1500,只能每個月領150多,像城市裡這點年齡早退休在家休息了,像他們只要身體好,還要打小工,不然一年到頭的人情,還有吃喝,都是些錢,兒女會給,他們也捨不得用,一般都存起來,農民別說像工人有那麼多的養老金,有個一千,估計他們也願意在家休息,偶爾的田地種點


一秋一茶


在廣大農村地區,養老是亙古不變的難題,由於農民沒有正式工作,沒有社會保險,也極少有農民給自己買商業保險,到了晚年無法從事體力勞動之後就斷了收入來源,根本沒有退休金和養老金一說。靠著之前微薄的積蓄很難支撐自己的老年生活,因此大部分還是依靠子女。

近年來農村的養老政策有所好轉,除了有貧困補助,滿60歲以上的老人還能得到現金補貼,不過一個月也就幾十元,僅靠這些補貼是無法讓自己安度晚年的。

但現在很多農村地區開始允許農民補繳養老保險,引起了農民的廣泛關注。根據農村養老保險的補繳要求,男性滿45歲、女性滿40歲就可以補繳養老保險,但是最多隻能補繳10年;男性滿60歲、女性滿50歲可以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

農民可以補繳養老保險是好事,現在的問題是,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到底劃不划算?小李為大家算筆賬。

每個地區的平均工資水平不同,一般都是根據當地上一年度最低工資水平去繳納養老保險。比如山東地區補繳一年的費用是6295.2元,補繳15年就是94428元,其它地區一次性補繳15年的費用也大多在10萬元左右。

目前普通職工的退休年齡是男性60歲、女性50歲!當然,現在的老年人如果補繳了養老保險,男性可以在60歲開始、女性可以在50歲開始領取養老金。這也就意味著你補繳完就可以領取了。

不同地區領取的養老金金額也有所差異,每個月大多在800-1300元之間。每年上漲5-6%左右!

假設一個男性農民在60歲的時候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共10萬元,根據當地規定,每個月可以領取1000元。每年上漲5-6%

如果要把這10萬元領取完,這個農民至少要再活6-7年才能夠本,也就是說要活到66,67歲。目前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在76歲左右,其中男性的壽命要比女性短,不過大部分還是能活到70歲以上。所以,從這方面來看,補繳還是比較划算的。

如果去世前養老保險賬戶中的錢還沒有領完怎麼辦?個人賬戶中的錢可以由法定繼承人繼承。雖然自己沒有活夠本,能把錢留給子女也不錯。


太行山小李


  • 農民養老問題不容樂觀,雖然國家推出了養老政策,推行了養老制度。也給農村老人發放了一些養老金,但這點錢對於農民來說無義於杯水車薪。農村養老問題不容忽視。農民在地裡勞作了一輩子,又不像城裡人有退休金可以養老。下面我們分析一下農民養老問題

第一,依靠子女養老,這種現象非常普遍,農村老人都有國家分的地。但農活繁重,歲數大了種不了,就把地分給子女來種。一般都給兒子,和兒子一起生活。由兒子來照顧老人,按照慣例誰種地誰養老,不分給地兒子就會照顧少一點。但如果老人有了重大疾病而產生了鉅額費用需治療時,兄弟姐妹又會對此產生矛盾。農村子女生活壓力也大,對老人照顧程度也不一樣。所以農村因為養老問題產生的家庭糾紛也會很多很多。

第二農村老人大部分還是自己單獨居住,為了不脫累兒女,自己勞動養活自已,一些老人六七十歲了還得下地幹活。沒辦法,農村活了一輩子,沒有積累,國家發的養老金一人少,我們這一年一個人也就六七百元。沒辦法錢少解決不了問題。只能繼續勞動,為了不脫累兒女。農村老人只有死了才是真正的休息。

第三,現在農村有一大批空巢老人。子女為了生活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在農村。如果是兩個老人還能互相關照,好多都是一個老人,生活相當不容易,有的老人還飯都做不了,一日三餐都對付著過,常常吃不好。村裡人不像城裡人有養老金可以住養老院,農民沒錢沒有這個待遇。

現在國家也推出了一些政策,農民也可以以房養老。國家以後再農村養老問題上也會大大的支持和幫助的,我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新型83農人


農民在中國是最基層一群人,靠的就是家裡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每天日出而做日落而歸,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到頭除了一家人的口糧,沒有什麼富足的糧食,就算有也是變賣掉,換點日常生活用品和農具,大部分都是小孩讀書的學費。

說到農民養老,很多農民基本都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老一輩都流傳著養兒防老。在農村老一輩的心裡男孩子的地位比女孩子的地位高。在農村並不是重男輕女。幹農活是體力活,農活兒子比女兒能幹,女兒幫不了家裡多少年也就出嫁了。能一直幫上忙的也只有兒子。兒子既可以分擔家裡的農活,老人身邊還有一個人可以一直照顧。

現在中國經濟發展起來了,農村人很多都去城市打工或工作了。老一輩在家種田國家也有各種補助,還有[新農合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貧困戶最低生活保障等等。

現在的農民不當是養兒防老,還有國家各種扶持政策的保障。減輕了農民看病難的問題,也減輕了農民子女照顧老人的生活負擔。我覺得現在的農民養老基本沒有什麼問題了。

現在比較困難的就是些無兒無女的老人,幹不了農活,沒有人照顧,雖然有政府的生活保障,但是看病,買東西是個大問題,希望不久的將來會有一批政府組織的志願者來照顧一下這群孤寡老人。




桂C老農


中國農村各省情況不同,貧富懸殊較大。個人認為國家應對不同年齡段予以不同政策,同時加強養老保險個人繳費的宣傳,因為從農村走出來的人相對知識結構較低,知識結構高的所佔比例太小,而這一部分人還沒有對個人養老保險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如果這一部分從事打零工或做小生意的人不能提高認識,很可能身體好的時候掙得的那一點錢在一次中型病症下就一貧如洗。


影子43045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覺得目前的農民養老保險還是有點低了,具體看下面的分析:

截止2019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已經實現15連漲,今年受疫情影響,養老金調整問題遲遲還未公佈。有專業人士分析,不出意外的話,養老金或許能實現16連漲,可能有的地方已經公佈政策了,不過目前我還麼沒看到。

大家都知道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動輒幾千元,晚年生活有了很大保障;而農民多年來守著土地,面朝黃土背朝天,勤勤懇懇一輩子,到老了也沒有什麼保障,基本是死了才是真正的休息。其實農村老人之前是沒有養老金的,直到近年來,農村改革,才使每位農村老人都有一筆養老金,這要感謝國家領導對我們農民的關愛,感謝國家對我們的維護。而且,從2018年1月1日起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水平由70元上調直88元,各省市也在基礎養老金上進行了一定的補貼。

雖說養老金也一直都在上漲,但是據統計,目前大部分老人的養老金也只有100多塊錢,2019年也只是上漲了5-10元,遠遠比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所以大部分農村老人只能依靠子女養老,一旦生病可不得了。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我們每天吃的糧食都是農民種出來的,少不了農民的辛勤勞作,而且除了農業生產,在改革開放城市建設以及工業進步過程中,農民也做出了巨大貢獻,而農民現在卻為了晚年的基本生活保障而發愁,大家可以去農村瞭解下,有的老人過得真的很慘,60歲了還要下地幹活,還有的五六十歲在工地上工作的。

所以希望國家能更好更強大,適當上漲農民養老金,讓農村老人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


鄉村茶茶


你好,我是李家別院:

首先,農村老齡化重於城市 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發展的階段,發展的速度非常之快。 農村老齡化程度重於城鎮。其次,城鎮總體上老人長壽的比較多一些,因為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有密切關係的,他的生活條件、醫療條件、城鎮都遠遠好於農村,因此城市的長壽人口占比比較高。

農村養老困難更多 主要有這六方面的困難:1家庭養老功能弱化,2.健康問題較為突出,3.返貧風險隨年齡增長逐步加大,4.宜居環境建設嚴重滯後,5.涉老侵權問題較為嚴重,6.老人與子女代溝互動缺失。新中國成立以來就有城鄉的差別,城市的總體生活水平遠遠高於農村,雖然說逐步的縮小城鄉差距,但是這麼多年城鄉差距總體來講一直在擴大。由於這個大背景,所以農村老年人面臨的困難比城市老人多。

農村養老應該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第一,集中供養。指鄉村的敬老院。敬老院的經費由財政來支付,進入這裡的老人絕大部分都是農村五保對象,它符合供養的條件。

第二,居村聯養。即針對不願離開老家、老朋友、自己的老窩這樣的特困老人,採取的措施是投資人把村內閒置的民居進行改造,村黨組織來負責管理,選聘貧困戶作為護理人員。

第三,社會託養。針對的對象是失能、半失能和身體有慢性病的特困老人,採取的措施就是依託縣內的一些民營醫院、鄉鎮衛生中心醫院建設社會託養點,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

第四,親情贍養。主要是針對身體比較健康,不願意入住集中供養點,由親人照顧。

第五,鄰里助養的服務對象條件是不願意離開家,沒有近親屬,但是有街坊鄰居願意照顧的特困老人。簽訂鄰里助養協議,由助養人助養這個家庭,為老人提供服務。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一點點幫助。我是李家別院,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