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這首千古傷心詞,唸的是往昔繁華永逝,道盡的是命運的哀歌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是李煜最深的絕望,似乎將悲劇寫到了深淵的終點。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的這首千古傷心詞,唸的是往昔繁華永逝,道盡的是命運的哀歌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寫下這首詞的時候,李煜將不久於人世,在異國京師被囚的日子裡,那日日的苦澀,夜夜的悽楚,已浸入深骨。一個暮春的夜晚,雨聲不絕,夢醒之後的他,再也無法入睡,於是,淚落在筆上,筆落在紙間。

上闋寫道門外細雨潺潺,眼看春天就要逝去了,綢緞錦被耐不住這五更時候的寒氣。夜半時分,倦怠的春意和淅瀝的雨聲,這情景本就令人悽惶,對於一個身在囚籠的亡國之君來說,更為悽苦了。

李煜的這首千古傷心詞,唸的是往昔繁華永逝,道盡的是命運的哀歌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夢中不再是異國的異客,真想沉醉在夢中的歡娛裡。原來李煜是由夢中轉醒,而感其哀。在夢裡他回到了繁華的故國,在夢裡他還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不再是備受欺辱的俘虜,在夢裡故國的繁華依舊,故人的淺笑多情依舊,似乎從沒有過後來的亡國之路。這樣美好的夢在夢醒後只會帶給人加倍的痛楚,命運的悲劇在春意闌珊的夜被放得無限的大。

這首詞從詞意上面,人們似乎也探究不到太多的東西,所能知悉的便是結合李煜生平,來道他的無盡悲涼。然而李煜後期的詞偏偏就在白描之間,似乎就寫盡了宇宙命運的哀感,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道:“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在平仄起伏中讀完這首《浪淘沙令》後,對這番評價,不覺間深以為然。

李煜的這首千古傷心詞,唸的是往昔繁華永逝,道盡的是命運的哀歌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在這場悲劇裡,無能為力的李煜此時只有道一句:“獨自莫憑欄”。獨自一人的時候不敢也不能憑欄遠眺,因為“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憑欄望去遠方的時候,天高雲淡,江聲浩蕩,就會想起自己的錦繡江山,離別時那樣容易,再見不知有多難,今生已無緣復見了。

這流水落花,這春天,就要逝去了,就如故國故人般,一去不返,似天上人間。詞的最後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是感念暮春的流逝,也是哀嘆曾經的人生,哀嘆屬於自己的家國,終是永遠的逝去了。

“天上人間”,多美的詞啊,但是這樣美的詞包含的是李煜承受的空間、時間和歷史所帶來的痛苦,家國遙遙不復再見,曾經的美好不會重演,亡國的現實不會改變。李煜的悲慨就是這樣,墜入深淵,不會往復不會回頭,這也正如他的人生一般,沒有可以回頭的路,沒有可以改變的現實。

李煜的這首千古傷心詞,唸的是往昔繁華永逝,道盡的是命運的哀歌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後期的詞總是信手拈來間就寫盡了塵世的悲慨深邃,他的詞早已不僅僅在表達他個人的悲哀命運,詞評家們對李煜的推崇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但是李煜的詞,此前我還從未自己來解析,這是初次了。不是不愛其詞,如我比較喜歡悲劇風格的文學作品的心理來說,我是很愛其詞的。

誠如評家大師們所說,朗朗上口的時候,李煜詞的哀感是可以概括人世風雨乃至宇宙命運之悲,這也是我愛李煜詞的原因,不賞欣他的詞不是不願,實在是覺得很多東西是言不盡的,彷彿已無什麼話可以再說,又彷彿還有許許多多的話還未說完。

寫下這首詞不久,李煜被賜毒而亡,《默記》中記載宋太宗所賜之毒正是令人聞之膽寒的牽機藥。那一日正是他的生辰,七夕之夜,是一個浪漫的日子,流水落花,天上人間,逝去如歸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