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與時間

巴什拉那本著名的書《空間的詩學》一開始就說詩歌這種無形的創造行為往往與時間無關,或者說沒有緊密相連的過去,而建築卻與其不同,它恰恰通過幻夢與時間聯繫在了一起。

建築與時間

而我們通常都認為建築只是空間而已,但只要回憶一下你過去的生活,每一次你去回訪曾經住過的建築,或者你過去曾經光顧的建築,總是會讓你回憶起過去那些時光,讓你產生許多複雜的情感,有時候是因為在那裡度過的有意義的時光讓你悲喜交集,你或許曾與友人在這裡團聚,或許與戀人在這裡傾訴過衷腸……

建築與時間

如果沒有這些回憶,你曾經到過或住過的建築也就失去了意義。比如晚年的普魯斯特在回憶小時候時,感覺到建築會散發出一種強烈的過去的味道,而回憶過去本來就是一種強烈的詩性行為。

建築與時間

本屬於空間的建築,就與時間建立起來了聯繫。一旦與無形的時間建立起聯繫,建築本身就會產生一種詩學的現象學,是詩性將建築這種有形的東西與無形的時間建立起了聯繫。

建築與時間

與時間聯繫最緊密的建築也許就是你小時候曾經生活過的家宅了。家宅因為我們對它的回憶,在我們的內心製作了一副心理地形圖,巴什拉甚至將它比作為靈魂的地圖。

建築與時間

和建築師筆下的建築或者說他們建造建築時不同的是,詩人會從建築比如說家宅讓人產生的幸福感來分析建築與過去時光的聯繫,所以即使是最簡陋的建築,也會因彼時童年的美好記憶而讓我們產生一種依戀。巴什拉甚至把這種對童年家宅的記憶比作為一種夢境,它將你對過去的留戀通過幻夢向你敞開,讓你似乎回到了過去。

建築與時間

也許你童年的家宅是你貧窮時生活在裡面的陋室,然而對它的記憶的保存卻成了你心理空間貯藏的寶藏,在你內心的深處感動著你。家宅可以被銷燬,從空間上徹底消失,然而你對它的記憶卻成了一種永恆,你曾經在家宅的懷抱裡享受那幸福的一瞬,而一霎那就是永生。與家宅不同,外面的空間也許總是充滿了敵意,這就突顯了家宅在回憶中的價值。

建築與時間

所有家宅本來是屬於一種物質性的存在,但很多年以後你回憶起它時,就能感覺到一種母親般的母性,那是一種最初的豐富性,即一種永恆的童年記憶,你也許永遠不可能回到過去的空間或者說建築了,但上天賦予我們的記憶讓我們可以在幻夢中繼續居住在裡面,或者在裡面工作,派對,這一點可以參考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以記憶來解剖卡洛斯卡帕建築中來進行驗證,他甚至回憶起童年時代散步的時候感到一幢房子的屋瓦下隱藏著某些真相要他去揭穿,他就這樣把時間與空間聯繫在了一起,並認為“空間在千萬個小洞裡保存著壓縮的時間”,並認為這就是空間的作用。晚年的他在孤獨中聯想起童年的臥室、閣樓、角落這些空間,認為回憶中的建築與時間之所以聯繫在了一起,是因為它通過幻夢凝結成美麗的化石。

建築與時間

也許小時候我們住在家宅時,會感覺到它並不十分滿意,我們會對他們進行挑剔是,要麼覺得閣樓太狹小,要麼覺得裡面溼氣太重,然而很多年過去了,你通過夢想重新找回對家宅的依戀,不管它曾經代表著我們的貧窮,在你回想中它會永遠給你安慰。

建築與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