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上一篇讲述了北宋时期及南宋高宗时期的货币,本篇将继续叙述我国古代的货币方面历史故事。

(2)纯熙元宝和淳熙元宝背后的恩怨——见证了南宋孝宗皇帝的无奈

纯熙元宝——历史上最短命的元宝

纯熙元宝是南宋孝宗皇帝铸造的,旋读四字楷书,字迹清晰,形制规范,直径24毫米,重5.2克,是小平铁钱,1985年7月江苏高邮在疏通古运河时出土的,这是首次发现的纯熙元宝钱,因而备受关注。

纯熙元宝从道理上来看应该属于年号钱,但查遍南宋历史,竞无此年号,但有“淳熙”年号,而且还有淳熙元宝钱。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这里面肯定有历史故事。

原来,宋孝宗是宋高宗皇帝的养子,是宋高祖赵匡胤这一支,是赵匡胤儿子赵德芳的后人。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是亲兄弟,二人联手弄了几个历史典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烛影斧声”及“金匮之盟”等,这里主要说的是是“金匮之盟”的事情。

赵匡胤去世后,本来应该是由他的儿子赵德昭或赵德芳继位,但皇位却传给了赵光义,这不符合传统啊。宰相赵普出了一份太后遗嘱“为杜绝皇帝年幼而致政局不稳,与赵匡胤商量,要他死后传位给其弟赵光义,然后三弟赵光美,赵光美之后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德昭”,赵普记录并藏于金匮,这就是历史上的“金匮之盟”。

皇帝的宝座实在太诱人了,赵光义并没有遵守太后遗嘱,而是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真宗,一直到宋高宗赵构都是赵光义之后。所以赵光义的后人从心里角度来说,还是有点愧对赵匡胤后人的,无后总觉的是对他们的一种报应。

宋高宗赵光义原来有一个儿子,夭折了。他本人又因为长期躲避收到惊吓,正值美好时光,结果他丧失了生育能力,虽经多方努力但也没有再生育。北宋王室基本上被金一网打尽,所以继承权问题就摆在面前。

你想想宋高宗如果有儿子,也就没有宋孝宗的事儿了。所以没有儿子的宋高宗格外变态,他竟然伙同秦桧谋害忠良,更奇怪的事,他竟然做了24年的太上皇。没有儿子的他就在赵匡胤这一系里面找了个最近的当做自己的儿子,这就是宋孝宗。

宋孝宗在乾道九年(1173)更改年号为“纯熙”,出自《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本意是歌颂周武王丰功伟绩,意在坚定他北市伐金收复失地的决心。当年宋孝宗36岁,意气风发,希望自己有所作为,取“纯熙”为年号,显示新皇帝他的壮志凌云,纯熙元宝也因这个年号而来。

为此,他做了以下几件事:

第一给岳飞平反,谥号“武穆”,追封鄂国公,并建岳王庙。

第二罢免秦桧及一批主和派官员,剥夺秦桧官爵。

第三启用部分抗金大臣,联系北方抗金义军,计划组织北伐,收复中原。

第四绕过三省,直接命令张浚出兵北伐,收复中原。

但由于出兵仓促,首战虽捷,但后来大败,在太上皇及主和派逼迫下,不得已签订“隆兴和议”,丧权辱国。

后虽然几经努力,取得了“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但无奈上有太上皇,下有一群主和派,外有夏金辽,就是没有能臣,好难啊!

用了九年的“乾道”年号,也该更换了,想到了“纯熙”,结果太上皇不愿意啊!六天之后“纯熙”改成了“淳熙”,铸造的货币“纯熙元宝”也改成了“淳熙元宝”。就这样历史上最短的,最无奈的年号消失了,但留下来的“纯熙元宝”确成了许多现代人的至爱。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铸币技术的发达,组织之严密以及铸钱之高效。

宋孝宗改为“淳熙”之后,又铸造了“淳熙元宝”和“淳熙通宝”两种钱币,有小平和折二两种,都是篆书、楷书成对的对钱,背面铸有“利”“松”“同”等文字,这是铸钱监的名称。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淳熙通宝”是一种铁钱,有紀监、纪年、纪值等多种。从淳熙七年(1180)开始,在钱币背面加铸年份,是世界上最早纪年钱币,比欧洲早三百多年,但宋之后没有继续下去。宋体字也是出现在这一时期的钱币上,难怪我们会觉得这种钱似曾相识啊!

宋孝宗其实很无奈,当了27年的皇帝,有24年被“太上皇”赵构控制,再加上他虽然被公认南宋最勤政,公俭,有为,但命运对他却有诸多不公,贵为皇帝,却不当家,收复中原,却没有良将,诸多无奈。至于宋孝宗为什么被称谓孝宗,朋友们可以再阅读其他历史资料,这里不再予以描述。

(3)嘉定铁钱

铁钱:中国使用不最早,但使用时间最长,大约六百年,而且中国铁钱种类异常繁杂,形成独一无二的铁钱文化。

据记载,最早使用铁质的是战国时期的铁质布币和圜钱,西汉初年的铁半两钱,王莽曾在四川铸造过铁钱,东汉初公孙述铸铁钱,南朝萧梁政权也干过此事,但大面积铸造铁钱的是两宋时期,《宋史·食货志》有记载。啥原因呢?

一是前代影响,五代十国时期缺铜,割据政权就用铁锡铅等贱金属铸币,筹集军费。宋也是沿袭下来,后来铜多,虽有好转,但南宋时期竟又增加。

二是缓解军费压力。

三是防止铜钱流出域外。因为当时宋铸币工艺精良,非常受欢迎,很多域外国家都使用宋币。

四是缓解钱荒。就是铜钱不足,造成通货紧缩,唐之后至宋钱荒问题都没有根本解决。

那为什么嘉定年间会大规模铸造铁钱呢?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以上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嘉定铁钱,还包括永宝,安宝,万宝,全宝,崇宝,正宝,真宝,新宝,洪宝,珍宝,隆宝,泉宝,封宝,之宝,大宝,兴宝,至宝等17种,面值有小平,折二,折三,当五共四种,其中以折三折五居多。背面铸有铸造年代,时间与地点。钱文有楷书,篆书等。嘉定铁钱粗算下来大约有200个品种,可谓繁泛复杂,空前绝后。

我们谈谈原因:宋宁宗也是想有些做为,支持北伐,1206年进行了一次开禧北伐。结果初胜后败,签订“嘉定和议”,又一次丧权辱国,增加岁币银帛30万,另缴纳300万两银给金国,宋没有办法,就铸造了很多铁钱,弥补财政不足,搞通货膨胀,还发行纸币。

原因还在于你把这十几种钱文连在一起就是一些富有吉祥意义的祝福语:“永安万全,崇正真新,洪珍隆泉,封之大兴。”甚至它们可以寓化为“崇封之地”“真人隆兴”“洪福正新”“万珍全至”“大宝永安”等,看来,南宋皇帝寄托于神灵保佑,而面对国内外复杂局势已无应对之策了,预示着南宋灭亡已势不可挡。

5、辽、夏、金的货币

辽,契丹人建立,耶律阿保机916年建立,国号契丹,定都上京,阿保机史称辽太祖。1125年被金灭,共传九帝,历时210年。辽全盛时,疆域东北至今日本海黑龙江口,北至蒙古国中部的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

辽太宗时铸造两种年号钱,一是“天显通宝”,二是“会同通宝”。铜质粗糙,书法粗劣。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辽世宗时期铸造“天禄通宝”。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辽穆宗时期铸造“应力通宝”。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辽景宗时期铸造“保宁通宝”。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辽圣宗时期铸造“统和通宝”。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辽兴宗时期铸造“重熙通宝”。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辽道宗时期铸造“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元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等。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最后一帝天祚帝铸造乾通元宝和天庆元宝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西辽耶律大石铸造“感天元宝”。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西夏建国李元昊,党项族。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政权,历经十帝,享国189年。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西北 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以及陕西北部地区。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占地两万余里。

主要发行货币有“大安通宝”“天盛元宝”“乾祐元宝”“天庆元宝”。制作工艺精良,钱文书法匀整秀气,铸工精美,比辽工艺先进。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120年。 1115年,金太祖完颜旻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

金朝疆域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原辽朝统治的东北区域与漠南地区,这是金朝龙兴之地,包括女真各部落的住地,还有契丹、奚、渤海以及五国部、吉里迷、兀的改等各族。第二个是辽上京临潢府以南,直到河北、山西等燕云十六州,这里居民主要是汉族,长期以来受异族统治,而金统治下之汉地亦维持汉官制度。第三种情况是原宋朝领地的淮河、秦岭以北之地,主要居民也是汉族,由于新受异族统治,大多不愿受金廷管制。

《金史》记载,曾发行过银锭叫“承安宝货”。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在黑龙江省人民银行清理金库碎金杂银时发现一枚承安宝货银锭,然后有农民先后拾到或挖地到承安宝货银锭,揭开了人民对银锭研究的热潮。

“钱”的前世今生(中篇2)


银锭整体呈扁平状,两端为圆弧,中间束腰,表面微凹,两边凸起,背面蜂窝状,长约48毫米,首宽20毫米,厚5毫米,重约60克,银质发白,成色95%以上。银锭正面鏨刻三行铭文,上端横书“承安”二字,右下侧直书“宝货一两半”,左侧直书四个字,有些难以辨认。但可以确定为金朝章宗铸造的“承安宝货”。

可以说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银币,开创了白银取代铜钱和纸币的先河,为元代白银价值尺度的确立以及明代中叶白银成为法定货币奠定了基础,也符合了“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的货币起源论。

同时我们也不能小看金朝,这个也是我国富有创意的民族。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