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律師願為“N號房”事件嫌犯辯護:要工作,也要有做人的底線

因涉嫌性剝削兒童並傳播色情視頻而被移交檢方的“N號房”事件嫌犯趙周斌,於3月26日首次接受檢方調查。令人驚訝的是,當天他的身邊並沒有辯護律師陪同,隻身一身接受政府調查。

報道稱,原計劃為趙周斌辯護的律師已於3月25日提交辭呈,該律師表示“趙周斌家人委託案件時,僅告知是一起簡單的性犯罪案。但後來瞭解的詳情與他們當初的描述完全不同,因此決定終止辯護合同。”

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原定為趙周斌辯護的律師最終選擇了放棄辯護,也是一種堅守個人底線的表現。試想一下,他若真的堅持為惡魔“趙周斌”辯護,他的良心會安嗎?

其實在職場中,無論是從事什麼崗位,身處什麼職位,有些底線都是需要守住的。

沒有律師願為“N號房”事件嫌犯辯護:要工作,也要有做人的底線

一、什麼是我們的底線?

相信熟悉互聯網行業的人,一定不會對谷歌那句“不作惡”的口號陌生。搜索引擎由於其本身的特殊性,一直充當著很多人獲取信息的入口,唯有堅定“不作惡”的宗旨,才能給用戶提供“真實、無誤導”的信息。反觀國內部分搜索企業,為了賺取更多的利益,早已經“善惡不分”了。

企業要有底線,個人更要有底線,唯有守住自己的“底線”,才能在滾滾紅塵中,始終做一個“無愧於心”的人。對於一個人來說,有些底線是需要堅守的,比如:

1.不違法犯罪;

2.不坑蒙拐騙;

3.不出賣他人和公司利益。

沒有律師願為“N號房”事件嫌犯辯護:要工作,也要有做人的底線

二、為什麼我們守不住自己的底線?

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很多時候都摻雜著各種各樣的利益糾葛。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很多自制力不強的人會選擇不擇手段。

就像賭博一樣,贏了第一次,還想贏第二次,賺了小錢,還想著賺大錢,慢慢地,很多人就從違背自己原則、違規操作、違反紀律、違反法律,最終走向犯罪的深淵。

中國古代有句諺語,“小時偷針,大時偷金”。這句諺語說的是,一個人小時候偷根針,沒有受到懲罰,那麼他長大後,就會偷金盜銀。

對於很多最終走向毀滅的人來說,他們的本性並不是壞的,只是為了利益,從“小惡”開始,慢慢地突破自己的底線,最終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沒有律師願為“N號房”事件嫌犯辯護:要工作,也要有做人的底線

三、如何守住我們的底線?

1.相信自己

俗話說,“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自信和勇氣是守住底線的基石。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我們看到了太多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或者工作,慢慢地從失去底線,到走向墮落的例子。

也許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好人,但是因為不願意捨棄一些東西(既得利益、安穩的工作、高額的回報等),他們放棄了自己的底線。

所以,對於職場人來說,要守住自己的底線,必須要自信,只有相信“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才能具有“寧願放棄利益和工作也不願放棄底線”的勇氣

2.勿以惡小而為之

中國有句老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就是告誡人們:不要以為壞事很小就去做,不要以為好事很小就不做。

很多人在做壞事時,總是安慰自己“就這一次”,喜歡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如果第一次從中收益,就會有第二次,慢慢地,就會沒有底線可守了

所以,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著手,不能讓任何一件事突破自己的底線,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底線”的人。

3.不斷反省

曾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 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處於忙碌的狀態,生活和工作在推著我們不斷前行。很多事情,由於當時的信息不夠充分,或者時間不夠充裕,或者個人考慮不周,我們很容易在當時沒有意識到“自己無意中突破了底線”。所以,經常進行“自我反省”,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對於有些突破自己的底線的事情,要儘量挽回,就像案例中的趙周斌的辯護律師一樣。如果你的工作中有太多讓你不得不突破自己底線的事情,那麼是時候考慮換份“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工作了。

沒有律師願為“N號房”事件嫌犯辯護:要工作,也要有做人的底線

結語

《禮記.檀弓》中記載了一個“不食嗟來食”的故事,大意是說,絕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別人的施捨,哪怕是讓自己餓死。有飯吃,是追求,但是“不能低三下四”就是做人的底線。對於現代職場人來說,這個故事依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份好的工作固然值得我們追求和珍惜,但是如果這份工作需要突破我們的底線,那麼這份工作就是沒有什麼可珍惜的了!

歡迎【關注】照亮職場,陪你一起闖職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