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的力量,扭轉乾坤

品德的力量有多強大?歷史上有一個非常孝順的人,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家庭的命運,乃至國家的命運。

《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裡記載,舜的父親、繼母和弟弟想殺掉舜,試了很多次,都不成功。舜一直都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家人想殺他時怎麼都抓不到他,需要他時他又總能在身邊。舜因此遠近聞名,堯準備考察和培養舜,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並給他造了宮室。舜的父親、弟弟又設計陷害,他們讓舜打井,舜一邊打井,一邊在井壁上打了一個藏身的洞。舜完工後,他的父親和弟弟往井裡扔石頭,舜躲到了自己提前做好的藏身之處,躲過了這一劫。

舜的身邊危機四伏,他非常孝順,不忍離家人而去,但又不會讓自己被害死,從而使家人背上惡名,所以他必須非常警覺。就在這種常人無法忍受的困境中,他處理問題的能力、他的心胸都受到極大的磨練。所以在治理國家上,舜是當仁不讓的人選:當年家人意欲加害,舜都能識破,現在如果哪個官員想糊弄他,舜必能立刻覺察,所以沒人敢欺騙他;舜將他對家人的愛推而廣之,施之於百官和人民,大家也都愛戴他。

這種極端的例子在現代社會很難遇到,但一家人相處,總會有小的衝突和摩擦,父母有時候會批評我們,而且有些批評也不見得正確,此時我們會怎麼做?

有人或許覺得只要自己立場正確,就可以直接反駁父母。只要他願意,他可以這樣做,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選擇。但無論如何,父母的撫養讓我們能活到今天,當他們批評我們時,後者當他們犯了錯誤,我們能否寬容一些、反應柔和一些、多想想辦法來轉圜?

在這種情況下,孝順的人會想方設法,在不傷及父母感情的前提下處理問題。他們的愛心、處理事情的能力和智慧也就在這個過程中日益成長。他們要保持對父母的極大寬容,想盡辦法用最婉轉、最聰明的方式,撫平父母的情緒。孝順的人,在家裡能夠愛父母,在社會上對他人也會寬容;在家裡能夠體會父母內心的想法,在社會上也很容易就能看清別人心裡是怎麼想的;在家裡早已鍛煉出處理問題、化解矛盾的能力,在社會上遇到任何衝突也能轉危為安。

最後,把史記裡的描述交待完整。舜的父親和弟弟把石頭扔到井裡後,以為舜死了,舜的弟弟就高高興興跑到了舜的宮室裡。此時舜從藏身之處裡出來了,回到了宮室。當弟弟看見舜時,大吃一驚,甚為慚愧,說:“我想念你正難過呢。”舜此時說了一句極著名的話:“這好啊,你現在像個弟弟了。”這句話,讓對方無地自容。只有有愛心、有智慧、明是非的人,才能說出這樣的話。舜的意思很明確,他這個弟弟現在還不像個弟弟,但如果以後能夠痛改前非,舜還會拿他當弟弟看。這是中國語言獨有的精妙之處,於不責備中責備。舜的家人最終也被舜感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