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抗疫“志願者”:“小角色”挑重擔

桃江抗疫“志願者”:“小角色”挑重擔

桃江志願者開展慰問活動。

桃江抗疫“志願者”:“小角色”挑重擔

藍天志願者與青商會兩支隊伍合作為居民區消毒。

紅網時刻 通訊員 李勝財 魯定紅 益陽報道

“逆行者”們的身影最美,因為他們是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勇士與英雄。然而,還有一群來自各行各業、自發義務奮戰在一線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名字叫桃江抗疫“志願者”。

兩個多月的連續奮戰,這一群群“紅馬甲”“綠馬甲”們走街串巷執勤勸導,協助集中醫學觀察點送餐、清潔、代購,協助心理疏導,早出晚歸、不計報酬、不辭辛苦,他們是這場戰疫中最靚麗最溫暖的一道風景。

小女人 大擔當

“送餐的有點慢哦!高峰時,酒店熱水供應不上……”3月中旬,桃江縣某酒店的前臺面對此起彼伏的電話與微信群裡潮水般的訴求,甚至吐槽,周倩與她的戰友們一邊耐心的解釋,一邊細心地記錄著。這已經是她們連續堅持崗位的第十天了。

3月16日,縣城新設集中醫學觀察點急缺工作人員,桃江縣旅遊志願者協會會長周倩得知後,立即組織協會成員奔赴酒店,臨時當起了前臺服務員。隨著觀察點入住人數不斷增加,將近200人,前臺的電話與微信響個不停,有的吐槽酒店設施不好,有的埋怨送餐不及時,有的不理解隔離要求,還有的不斷髮代購需求。周倩和旅協的志願者耐心記錄問題,一一予以解答,或者轉達其他工作人員處理。一天下來,頭暈眼花,稍有回覆不及時,個別留觀人員就有情緒,十分考驗服務水平。

2月23日,桃江縣集中醫學觀察點啟用,酒店缺乏日常服務人員,袁鑫巧作為桃江縣藍天志願者協會會長,她和團隊立即支援,每天保證6名志願者常駐酒店,從早7:30至晚7:30,給留觀人員送餐、代購,給公共區域消毒、打掃清理,還派出志願者進行網上的疏導。袁鑫巧本人是一名藥劑師,今年已經54歲了,但她比20多歲的年輕人精力還充沛。圓滿完成第一批為期28天的集中醫學觀察點服務後,正打算休整兩天,袁鑫巧獲悉第二批集中醫學觀察工作求援,與團隊骨幹商議後又投入“戰鬥”。

誰說女子不如男?疫情面前,小女人展現出了大擔當。疫情爆發以來,袁鑫巧和協會的志願者們多方籌措,先後募集了口罩、鞋套、中藥、醫用酒精等價值2萬元的防護物資;募集了各類水果、糧油、八寶粥等價值6萬餘元的生活物資慰問一線防控人員。

小人物 大胸懷

“我們協會自籌了一小批防護物資,想請團縣委幫我們捐贈給有需要的地方。”3月18日,桃江縣仁心志願者協會會長曾慶平將自籌的200瓶84消毒液和400個醫用N95口罩第一時間送至縣團委。前不久,這批物資被捐給腦科醫院醫務室,用於集中醫學觀察點工作人員的防護。

“資水協會的志願者特別敬業,感謝他們幫助我們做好公租房、廉租房區域的防控!”3月初,桃江縣經開區幹部特地打電話給團縣委致謝。原來,一個天氣惡劣的上午,風雨雪把執勤點的帳篷打壞了,執勤的資水志願者符紅梅穿著雨衣在風雪中堅守了4個小時,感動了片區民警和群眾。連日來,資水協會志願者在經開區公租房、廉租房區域堅守兩個星期,有效緩解了經開區防控壓力。

3月17日以來,資水協會每天派出6名志願者承擔縣城新設集中醫學觀察點的送餐、消毒、清潔工作。年過5旬的志願者吳起,酒店六層的送餐送物不亞年輕小夥。志願者孫超是協會青年骨幹,他主動分擔耗體力的消毒、衛生清潔工作,照顧年齡大的志願者。前幾日,一名11歲的湖北返鄉女童獨自來酒店入住留觀,熱心的孫超發現其未準備好隨身日常用品,他立即掏腰包200元,幫小女孩代購了生活用品。

小團隊 大力量

“雖然回家是累得攤在地上,但心裡特別滿足,睡一覺,又是滿血復活。”3月下旬,志願者黃震談起參加消毒服務相當樂觀。從2月4日開始,桃江縣青年創業者商會的會長楊增帶領青商會志願者對縣城主幹道、機關事業單位、居民小區、部分企業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消毒服務,隊員們每人每天揹著40斤消毒水,平均每天消毒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

近兩個月來,青商會與藍天救援隊兩支團隊經常聯手抗疫。藍天救援隊桃江籌備組的6個小夥子,都是訓練有素的救援隊員,他們經常與青商會志願者聯合開展縣城的消毒服務,從早8點到晚5點,除了吃中餐,基本上就是在進行消毒服務。他們自籌專業的消毒機“大炮”,一天的消毒面積可達10萬平方米。連日來,藍天志願者協會主動承接了為出征湖北黃岡和益陽第四人民醫院的桃江醫護人員義務運送關愛物資的任務。

灰山港鎮有個“鐵三角”,是和平志願者協會、環保協會灰山港分會、灰山港鎮義工聯三支志願隊伍的聯合“美稱”。疫情期間,他們每天派出60多名志願者參與灰山港鎮區防控勸導、宣傳,在各個交通要道值守、測溫,風雨無阻,被當地人稱為“穿馬甲的守護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