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丛中一抹红

万绿丛中一抹红

——全国三八红旗手沂水县中朱冬村女书记刘玉贵巾帼英姿回眸

万绿丛中一抹红


刘氏诸支是沂蒙望族,八楼刘、白旄刘、店子刘、刘南宅高桥刘……刘晓浦、刘一梦,刘心甫、刘佛缘……如雷贯耳,闻名遐迩。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与和平建设时期,一位巾帼英豪从沂水刘氏家族里跃身而出,如中天之日。

她,就是战争年代的沂蒙“红妹”,建国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山东省暨华东六省一市“劳动模范”的黄山铺镇中朱冬村党支部原书记——刘玉贵。

刘玉贵,原名刘玉桂。1930年9月,出生于沂水县黄山铺镇中朱冬村。关于她的祖源,因年代久远,考证失据,说法不一。一说是南宅刘氏,一说是八楼刘氏,一说是埠前庄刘氏,还有人说应该是沂水城里小河刘氏(白旄刘)分支的。

童年时代的刘玉贵经历过一段艰苦的岁月,传说家庭从祖辈衰落后,一段时间里她曾跟着妈妈要过饭,从而吃过苦,受过罪。有这段困苦生活的磨难使她从小就养成了倔强的个性。长大后,她思想先进,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14岁开始就参加革命,工作干得风生水起,成绩斐然。一直工作到1987年从村书记岗位上退下来。三十年多来,务实的工作,使她赢得了一串串光灿灿的英模勋章,她先后被授予“沂蒙红嫂”、“全国三八红旗手”“临沂地区三八红旗手”“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华东六省一市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临沂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曾受过山东省委主要领导谭启龙、启功等亲切接见。她荣耀加身,一时名声鹊起,给蒙山沂水妇女赢得了荣誉,也给刘氏家族增添了无限光彩。

万绿丛中一抹红


万绿丛中一抹红


万绿丛中一抹红


万绿丛中一抹红


万绿丛中一抹红


2018年“七一”前夕,笔者慕名来到刘玉贵家中,试图通过对蜚声沂蒙崮乡的巾帼英雄的后裔进行一次面对面的采访,打捞还原出刘玉贵的巾帼“故”事之一二。

走进中朱冬村,刚凑上前,向上点年纪的人一啦起刘玉贵的事儿,老人们立刻打开尘封已久的话匣子,汩汩滔滔,没完没了:

1.武瑞希(89岁,中朱冬村原村干部)

万绿丛中一抹红


“对于刘玉贵的详情,在村里没有比我更了解她的。我和她是同龄人,更是一起工作30多年的老搭档。建国后没几年,她就开始担任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我任大队长。还有一段时间,她干书记,我干大队会计。”

“实事求是地说,她原则性强,做事干脆利索,一派大老爷们性格,工作雷厉风行,是一个标准的工作狂啊!她工作起来没白没黑,没有节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从来也不知道累。”

“作为村里一把手,刘玉贵知人善用,用而不疑。对各种人才大胆启用,她年轻对种地不熟悉,为确保粮食丰收,直接启用了武纪嵩、王希余等四位号称“老庄户”的种地能手;把全村的土地安排责任到他们四人具体带领负责落实,而会计内务等一摊子工作全都让我具体负责。”

“一个20几岁的姑娘当大队书记,她抓全盘,让我们各司其职,责任到人,方方面面做得周周全全,滴水不漏,让我们心服口服,增添了干好工作的压力和动力,短短三年时间,全村各项工作就走在了全县的前头。1960年,中朱冬村被评为“全县红旗单位”,赢得了我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荣誉,从此中朱冬村连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单位”,一直成为那个年代沂水县农村工作的一面旗帜。”

“1944年,在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即将迎来抗战胜利的最后阶段,年仅14岁、积极上进的刘玉贵,当上了村里“识字班”指导员。这时的她,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勇敢主动地做了大量革命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对山东根据地的重点进攻。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时,陈毅、粟裕的指挥部王庄距黄山铺镇中朱冬村30公里左右,“识字班”指导员刘玉贵,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村里妇女,没白没黑地为前线做军鞋,碾米,磨面,烙煎饼,护理伤员……”

“当时,村里只有48户人家,21名识字班。刘玉贵做好组织动员工作,每人分了10双鞋,要求5天做起来,过10天再分一次。她和村妇救会长,负责分发收交和质量把控。同时,她带领村里的妇女小姐妹推小米、磨面粉、烙面饼,送到养老山八路军驻地及前线部队。孟良崮战役期间烙煎饼支前,最多时候,她一人守着3盘鏊子,不停地烙。坐久麻腿了的刘玉贵,站起时难于保持平衡,竟然一下子趴在了鏊子上,两只手掌都被鏊子烙伤了。”

“1945年,村里进驻了野战医院,一下子涌进来20多个伤员,有的疼痛难忍,号叫不已的时候,她就和姐妹们轮番讲故事、唱山歌,试图分散伤员的注意力。当时,刘玉贵负责照顾一名阮姓排长,她就天天唱《识字班里真模范》《纺线歌》等歌曲。在她的影响下,姐姐刘玉英也成了支前模范。1959年,省领导谭启龙舒同来沂水视察时,特地到中朱冬村,专程看望了省里挂号的刘玉贵。”

2、来学民(56岁,中朱冬村原党支部书记)

”有一年天大旱,为了能让村里地早日浇上水,刘玉贵简直把心都操碎了。关键时候,她先是安排好人手挖井,自己天还不亮就背着煎饼、咸菜上路,步行20多公里,到县里去催要水力配套设备。那个时候,村里实在没钱,上边也只好按各村缓急情况拆东墙补西墙。所以,只有村里去要求,跑水利局,跑农业局,跑物资局,跑县委县府,跑好多部门,才可能把事办妥了。”

“实在饿急了,她拿出煎饼就啃。有时,等不及人家办公室暖瓶的热水凉下来,就跑到院子里,拧开水龙头灌上一顿自来水,然后又急吼吼地再赶另一个部门。井打好了,水利配套也弄来了。看着从井里抽上来的水,刘玉贵的眼泪也禁不住流了下来。”

万绿丛中一抹红


——“这就是农村干部的苦和乐!”

“刘玉贵年纪老了,经常害腿疼,每当村人感激地说起这些往事,她总是豪爽地笑笑说:“不管怎么样,当时咱庄的粮食亩产就是比别庄的高,多打一斤粮,少挨一点饿。为了老少爷们,值!”

3.武纪坛(60岁,中朱冬村人,现黄山铺镇中学教师)

万绿丛中一抹红


“1977年,村里办起了幼儿园。当时没有房子,刘玉贵就把村里大队两间办公室腾出来,当教室用,还选聘了两名教师,我还清楚记得一个叫李桂梅,一个叫李光玉。她常说:‘教育一定要从娃娃抓起,再苦也要办教育。’”

“1980年前后,镇上还没有敬老院,可是,在村党支部书记刘玉贵的带领下,村里的几个五保老人,一直被照顾得好好的。村里不但给他们按时送粮食,还每月发给他们5元零花钱。现在看来5元钱不算什么,但在当时却是不小的数目。”

5.杜守贞(退休干部,黄山铺镇党委原委员、镇原妇联主任)

万绿丛中一抹红


“刘玉贵,真是一个杠杠的共产党员,一名优秀的农村干部。她的所有称号,都是用辛勤的汗水和忘我工作的成绩赢得的。她十几岁就参加革命,解放后,长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直到退休。现在的年轻人啊,怎么也无法想象她为党为人民做了哪些工作!”

“刘玉桂姊妹三个,她排行老二。姐姐刘玉英,1944年担任村识宇班副队长。刘玉贵的两个表弟,早年参加革命,先后牺牲。”

“1952年刘玉贵担任朱冬村团支部书记,1953年担任合作杜社长,195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26岁的刘玉贵担任了中朱冬村党支部书记,一直干1987年。为了革命工作,自己的终身大事她一拖再拖,直到38岁时,担任沂水县妇联委员的她,才与抗美援朝中腿部受伤微残的老兵巩学林结了婚。婚后生育一子一女,生活美满幸福。”

“1979年9月她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2年又获得临沂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万绿丛中一抹红


万绿丛中一抹红


万绿丛中一抹红


万绿丛中一抹红


告别了街头巷尾,带着朝圣般的心情,我们缓步至老人家人家里,继续我们的采访工作。

刘业军(刘玉贵之子,50岁,沂水县工商局干部)

万绿丛中一抹红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依偎在姥姥怀里,听着姥姥讲的故事朦胧睡去,很少有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妈妈是村支书,整天在外面开会。每当想她的时候,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哭。这时,姥姥就会来哄我:“乖乖,不哭,妈妈过几天就回来了。”

“然后,把我轻轻地抱在怀里。一年四季,妈妈总是在外面没完没了地开会,不是去县里,地区里,就是到省里。一回来就带领社员干着干那的,她总是很忙,几乎不着家。”

“当时,妈妈带领村里种植的棉花面积广,产量高,质量好,因此还被评为全县‘棉花姑娘’呢!”

万绿丛中一抹红


万绿丛中一抹红


万绿丛中一抹红


万绿丛中一抹红


万绿丛中一抹红


万绿丛中一抹红


“即使妈妈被错误对待,一个村民喊着口号说,“打倒刘玉桂,吃一百斤麦”时,妈妈听了也是笑笑,不予理会。后来,县里要安排妈妈去公社工作,妈妈说:‘我不去,我一定要把这个村干出个样来!’”

“她带领村民打井修渠,把村里的土地全都变成了水浇地。又先后办起了砖厂、养猪场,面粉厂、棉花加工厂,村民的生活如芝麻开花。”

万绿丛中一抹红


“尽管起早贪黑工作,妈妈还是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够,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每当记者前来采访她时,她总是婉拒说:‘我和大家一样,只不过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罢了,没有什么可采访的!’”

“1987年,身体不好的妈妈主动要求从村支书的位子上退下来,最初上级每年给她二三百元的补助,2002年长到了900元,从2004年开始,市县领导每年都过来看她,还给她500元钱慰问金。她连连道谢,感动得落泪。”

万绿丛中一抹红


妈“妈刚退下来时,每到农忙总喜欢到地里转转。有人问她:‘当时调你到公社工作,你不去,你要去的话,现在每月也有退休金,你后悔吗?’”

“妈妈说:‘我不后悔!作为党员,我干了应该干的工作,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无悔的信念。’”

“2006年3月21日,妈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2005年,《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记者来沂蒙山区采访当年的老红嫂时,光明日报记者申照亮特意来到我家采访我的妈妈。受妈妈影响,我也不希望宣扬什么,只是简单地啦了点滴实例。不久后,由《光明日报》社出版的《百位沂蒙妇女支前模范影像报告》一书中,收录了由记者申照亮撰文摄影记述妈妈刘玉贵英雄事迹的配图文章。”

万绿丛中一抹红


万绿丛中一抹红


妈妈虽然走了,但妈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我们牢记永年!

风萧沂水,伊人已去。尽管刘玉贵的身世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无论出自哪一支刘氏,都永远是刘氏家族乃至沂蒙人民的骄傲。(采访时间:2018年6月,采访:刘敦杰;整理:刘敦杰刘长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