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最近,兩位以色列女導演拍攝的關於中國“剩女”的紀錄片《剩女》,悄無聲息的在社交平臺上出現,引發了一波討論。

這部紀錄片記錄了中國三位單身女性的故事,這三位主人公社會經歷、家庭背景、成長經歷以及性格等各不相同。可是相同的是,她們都受到了來自各個方面的逼婚壓力,家庭、生活、社會等等。

可以先看一下開頭這個場景,來自山東農村的律師Qiu HauMei與一位婚姻介紹所的“紅娘”的交談過程。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這位穿橙色上衣的“紅娘”在說這三個字的時候,語氣聽起來令人十分不舒服。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這樣一位在外界眼中的白領精英,在這位“紅娘”眼中,主人公從外貌到年齡,從三觀到性格,宛若一無是處。總結出來的意思大概就是,就你這個條件,如果連孩子都不想生,誰願意娶你呢。

但是,我們來做一個假設,同樣的社會地位、同樣的學識背景、同樣的性格年齡,如果只是性別轉換了一下呢?

在這位“紅娘”的眼裡,那會不會就是一個優質多金的鑽石王老五了?不僅事業有成,還追求男女平等,感情經歷單純,甚至不想要孩子,只是想要一個跟自己學識差不多,談得來的伴侶。

這樣換位思考一下,是不是就覺得其實這個主人公的要求不僅不過分,甚至是理所應當的。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當人們要求女性溫柔體貼、顧家賢惠同時還要美麗動人的時候,難道意識不到全部都是需要物質基礎的?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沒有錢,溫柔都被菜市場的雞鴨魚肉踩在了腳底;沒有錢,每天為了吃穿住行在家裡鬧得雞飛狗跳;沒有錢,哪來的精力去維繫那不斷流逝的青春。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男人說女人物質的同時,不也物化了自己?男人嫌棄女人要房要車要彩禮,不同樣也意味著,自己沒有房子車子彩禮值錢嗎。這對男性來說公平嗎?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所以說,所有的男性女性其實都是性別不平等的受害者。

在舒淇主演的電影《剩者為王》裡,她所飾演的主人公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為了逼婚,她的母親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跟她吵架,自己下車走回家,各種激烈手段層出不窮,她在片中的母親是中國多少逼婚父母的縮影呢?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最後如果不是她的父親及時點醒了她,她可能真的會為了自己的母親而和一位所謂“合適”的對象結婚。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這是她的幸運,可惜的是,這種事情往往只存在於電影或者電視劇中。在現實中,父母的“戰線”往往都是非常統一的。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其實,大家都需要一些互相理解,男人理解女人,女人理解男人,父母理解孩子,孩子理解父母。中國有句話叫做各退一步,只有大家各退一步,感情才能更進一步。


中國的“剩女”一詞,究竟是在侮辱男人還是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