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一水橫陳,連崗三面,素有城市山林、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

鎮江


鎮江一水橫陳,連崗三面,素有城市山林、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


一、 城市概況

鎮江位於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南岸,臨江近海,東接常州,西鄰南京,北與揚州、泰州隔江相望;地理座標為北緯31°37″~32°19″,東經118°58″~119°58″;長江和大運河在這裡交匯,自古襟吳帶楚,控南拒北,歷為長江下游水陸交通樞紐、軍事重鎮。長江流經鎮江轄區103.7公里,古運河從京口閘到諫壁閘貫穿新老市區。境內多丘陵,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地形地貌多樣,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溼潤溫和,四季分明。城市山水秀美,“一水橫陳,連崗三面”,素有“城市山林”、“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198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二、 歷史沿革

鎮江歷史悠久,早在西周康王時(前1020~前996年),鎮江為宜侯封地,稱“勾吳”。1954年從鎮江大港煙墩山出土的國寶級西周青銅器“宜侯夨簋”及其126字的銘文表明鎮江至少已有3000年的文明史。

春秋屬吳,改名為“朱方”,是當時吳國西部的一座重要城邑。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朱方屬越。楚滅越後,改名谷陽。(戰國時)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改稱丹徒。秦滅楚後,置三十六郡,丹徒縣屬會稽郡(今蘇州),丹徒縣治設於丹徒故城,是一座古代河口城市。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築鐵甕城,號稱“京口”。隋文帝開皇十五年(595年)改稱“潤州”,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升潤州為鎮江府,沿襲至今。

辛亥革命後廢鎮江府,民國元年(1912年)設丹徒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鎮江縣,國民政府定鎮江為江蘇省會,1929年遷江蘇省會於此,解放後設為鎮江行署所在地,1983年撤銷鎮江地區改鎮江市為省轄市,轄京口、潤州二區和丹徒、丹陽、揚中、句容四縣。

1984年鎮江市編制完成省轄後第一部城市總體規劃。1985年12月,江蘇省政府批准《鎮江市城市總體規劃(1984-2000)》。

1986年12月國務院批准鎮江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鎮江歷史文化資源得到弘揚和尊重,名城保護工作開始全面開展。

1990年代,相繼設立了丁卯和大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江蘇省重要港口、新興工業城市、旅遊發展重點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地區。

1992年5月鎮江市城市總體規劃進行全面修編,1994年12月修編規劃經省政府批准施行,對城市性質和功能定位進行了適當適時的修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下游重要的港口、工貿、風景旅遊城市。”

2002年鎮江市撤銷丹徒縣,建立丹徒區,2003年市委市政府決策再度進行總體規劃修編,2005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准《鎮江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

三、 歷史文化特色與價值

1、城市在歷史上的地位作用

鎮江在歷史上,最能顯示特殊性的是吳文化發源地,六朝重鎮(三國東吳創業地之一、南朝宋齊梁三朝帝王之鄉),從隋唐至清朝中期千年漕運的江南樞紐,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的對外通商口岸和商埠,民國時期的江蘇省會,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新四軍茅山抗日根據地,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由於鎮江地處長江、運河交匯處,枕山瀕江,山水相映,加之歷史悠久,自古以來人文薈萃,文化發達,交通便利,從古到今都是江南山水、文化、宗教旅遊勝地。

2、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鎮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至今保存著一大批重要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石刻藝術、名人遺蹟和故居、近現代革命史文物等。

古文化遺址:從七里甸至大港沿江一帶,分佈著眾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湖熟文化”遺址。龍脈團山、馬跡山、煙墩山等地有商周文化遺址十多處。

古墓葬:全國聞名的有大港煙墩山西周土墩墓,曾出土帶有長篇銘文的青銅器——“宜侯夨(zè)簋(guǐ)”,上面記載了西周初年井田制與奴隸制的一些情況,周康王改封虞侯為宜侯的經過,並且成了“吳為周裔”的實物佐證。還有母子墩土墩墓,青龍山春秋貴族墓,古樓崗西漢荊王劉賈墓,北固山東吳太史慈墓,黃鶴山宋米芾墓,京峴山宋抗金名將宗澤墓,夾山辛亥烈士趙伯先墓等。

古石刻藝術:焦山有四百多方自六朝至明清的碑林和西麓沿江一線一百多方摩崖石刻。

名人遺蹟和故居:南山有南朝宋戴顒聽鸝山房、蕭統讀書檯,唐李德裕杜鵑樓;金山有宋蘇東坡寫經處楞枷臺、佛印山房,焦山別峰庵有清鄭板橋讀書處等。北固山的北固樓、多景樓,南朝梁蕭衍、唐李德裕、李白、王灣、宋蘇東坡、米芾、陸游、辛棄疾、元薩都剌等均在此寫有不朽詩篇。

近現代革命歷史文物:清道光年間圌山與焦山抗英炮臺遺址,孫中山先生演講處廣肇公所,五卅運動反帝鬥爭紀念建築五卅演講廳,以及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江南第一仗韋崗戰鬥紀念碑等。

四、 重要歷史文化遺存

截止2017年底,鎮江擁有3個歷史文化街區,1座省級歷史文化名鎮,5座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6處歷史建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96處(其中國家級13處,省級42處,市級121處,縣(市)區文物保護單位120處),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3項(其中國家級9項,省級22項,市級52項)。

1、 歷史文化街區

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始成於三國時代,距今約1400年曆史,保存著自唐朝以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和成片的傳統民居,是我國曆史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渡歷史街區。街區保護範圍為14公頃、核心保護範圍為6公頃。擁有世界創建最早的江上救助組織遺址--“救生會”、全國保存較完整的租界西洋建築群--“英國領事館”、全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元代過街喇嘛塔--“昭關石塔”等,被譽為“中國古渡博物館”。

伯先路歷史文化街區位於鎮江老城區,擁有多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近代優秀建築,包括原鎮江商會舊址、廣肇公所、蔣懷仁醫院、京幾路郵局和紅卍字會舊址等。這些建築各具特色,繼承古典風格並結合鎮江地方傳統而有所發展,代表了民國時期的建築風貌。街區保護範圍為15.09公頃、核心保護範圍為3.46公頃。

大龍王巷歷史文化街區位於鎮江老城區,擁有多處文物保護單位及歷史建築,保存著成片的清末民國風格的傳統民居建築群及完整的街巷格局。街區內建築具有清末民初時期典型鎮江民居特色,且街巷格局保存完整,是鎮江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民國民居建築群;建築形式呈現出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特徵,能清晰反映時代特徵,是鎮江城市近代發展的縮影和見證。街區保護範圍為14公頃、核心保護範圍為4.2公頃。

2、 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丹徒區寶堰鎮位於鎮江丹徒南部的茅山北麓丘陵地區,地處鎮江、句容、丹陽、金壇四縣交界處,清至民國年間為茅山丘陵地區的商埠碼頭,“鎮、句、丹、金”四縣農副產品集散地。1930年代陳毅率新四軍下江南的先期活動地。古鎮傳統街巷空間群落、農耕堰田、河道水系融合,呈現典型江南丘陵水鄉特色。

丹陽市九里村隸屬丹陽市延陵鎮,地處茅山老區,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是古吳文化的發祥地。擁有馳名中外的“江南第一廟跡”季子廟及季河橋、沸井等多處文物古蹟,具有“四水環繞”歷史格局和類十字型歷史街巷的空間結構,流傳著“季子三讓王位”、“季子掛劍”等優美動聽的歷史故事。

鎮江新區華山村坐落於鎮江新區姚橋鎮,有著“江南第一古村”的美譽,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華山村是鎮江地區道教文化起源地之一,形態獨特、具有山崗村落特徵,保留了多條應勢發展而來的歷史街巷及市級文保單位--古銀杏樹,建築古樸、具有明代遺風,同時還擁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華山畿》、華山廟會及鎮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泥叫叫。

丹陽市柳茹村位於丹陽延陵鎮,形成於南宋初年,距今近900年曆史。保留了格局較完整的城堡式村莊肌理、清末民初傳統老街以及眭氏節孝坊、貢氏宗祠等市級文保單位。柳茹村於2013年被住建部公佈為中國傳統村落。

鎮江新區儒裡村位於姚橋鎮,形成於元末民初,有近700年曆史。擁有明清古建築群——朱氏宗祠、朱氏老宅和敦睦堂,其中朱氏宗祠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儒家朱子思想文化傳承至今,朱氏祭祀2008年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東鄉羊肉製作技藝被列入鎮江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鎮江新區葛村位於丁崗鎮,鎮江東鄉地區“南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有大量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古建築群,其中解氏宗祠正廳為市級文保單位。

3、 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鎮江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96處,其中國家級13處,省級42處,市(縣)級241處,另外有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錄新發現711處。

4、 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鎮江市範圍內有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105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9項(市區5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1項(市區13項),還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5項(市區29項), 另外全市7個轄市、區共公佈了208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建立了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