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馬雲告訴你要''抓緊賣房''還是''咬牙買房''

2020年,要“趕緊賣房”還是“咬牙買房”?馬雲、李嘉誠觀點一致

沒有房的,則問我該不該現在買房?因為聽別人說,現在政府對樓市調控很嚴,是個抄底入場的好機會,現在不買的話,過兩年房價大漲的話,就沒這個機會了。不過買的話,又擔心自己是高位接盤的哪一個,自己辛苦攢的錢白白打水漂。

其實對於大家的顧慮,我很明白,樓市目前處於“煮溫水”的階段,房價不漲不跌。這個時候最讓人揪心,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變現的極為猶豫。分不清楚到底該買房,還是賣房。因此,我們不妨先看來大佬們的想法和動態,再來分析下,2020年,該“咬牙買房”還是“狠心賣房”?

20年,馬雲告訴你要''抓緊賣房''還是''咬牙買房''


在關於房子的話題中,馬雲曾表示,在十多年前時,他是支持大家買房的,不過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還應學會租房。此外,在2017年時,馬雲更給出了“未來8年,房價如蔥”的觀點,馬雲的這一說法雖有誇張成分存在,但足以看出他的相關態度。

20年,馬雲告訴你要''抓緊賣房''還是''咬牙買房''


對此,房地產鼻祖的李嘉誠也持類似觀點,曾在一次大會上說過。“不能把買房看得太重要,年輕人要量力而為,並且千萬不要炒樓,房價總有一天會下來。”

可見,馬雲和李嘉誠對中國未來房地產走向有其共性判斷,那麼兩位的看法有道理嗎?下面我們就來結合當前的樓市情況,分析一下。

20年,馬雲告訴你要''抓緊賣房''還是''咬牙買房''


三大因素,影響未來房價。

一、人口結構改變,老齡化加劇。

以日本為例,根據日本總務部調查顯示,早在2014年,日本全國住宅總量達到了6063萬戶,其中閒置空房高達820萬戶。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老齡化的加劇導致的,每個老人死後,房子就會空出來。而日本的出生率又在逐漸降低,因此,一代代傳承下來,基本現在每個年輕人都有2-3套房子。

中國的話,目前也在面臨這種情況,出生率和結婚率連續每年不斷降低,已經低於國際標準。而老齡化正在加劇。所以,中國未來大概率會出現日本這種情況。

20年,馬雲告訴你要''抓緊賣房''還是''咬牙買房''


二、住宅建設飽和。

根據統計,我們國家的住宅,從1998年的200萬套,到2018年的3.6億套。基本已經能夠滿足30億人居住,而且還沒把小產權房計算在內。就算這3.6億套房子,50%都在偏遠的地方好吧,那也有1.8億套,能夠滿足15億人的居住。

而且每年的房子還在不斷建,根據計算,每年最起碼還有1000萬套房子入市,這樣下去,不會造成供過於求?看看現在的三四線城市,有多少是鬼樓。

20年,馬雲告訴你要''抓緊賣房''還是''咬牙買房''


三、地產開發商不斷撤退。

還記得前段時間的潘石屹變賣所有物業,退離房地產嗎?這就是一個信號,說明房地產能賺大錢的日子不多了,地產商的處境越發艱難。

國家今年不斷打擊信貸和融資,使得開發商融資困難,現金流斷裂,直接導致400多家地產商倒閉。還有李嘉誠,最近他把遼寧省大連市一個八年還未完工的項目以40億的價格賣給了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的這個行為就可見一斑。

而且依靠房地產發家的前首富王健林也宣佈要完全放棄所有的房地產開發,徹底轉型為商業運營。他認為房地產暴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果還要按照以前的玩法,很容易作繭自縛。當下的樓市已經開始進入更加穩定和健康的時代。

20年,馬雲告訴你要''抓緊賣房''還是''咬牙買房''


因此,結合以上三點,不免可以看出,房地產暴富的日子一起不復返了。未來的樓市,會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

所以,多套房的業主,我建議在2020年可以出手賣掉一些,否則,在不漲、微跌的環境下,只會增加你們的持有成本。並且後續國家出臺空置稅,或者集體土地入市的話,很容易出現虧本的現象。

而剛需購房者的話,可以擇機而動,選擇適合的時機,根據自身情況,抄底上車。當然,也可以選擇租房,這或許也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畢竟租房不用讓自己揹負那麼大的壓力,也不用擔心房價下跌,成為高位接盤的那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