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數千年的國寶被王府當"垃圾"隨意丟棄,竟然價值超10億

古有“富貴莫如帝王家”之說,在歷史上,清代帝王的奢侈生活尤為引人側目,其典型例子就是那位“十全老人”;或許正是他的影響,後世八旗無不窮奢極淫,即便清廷覆滅後仍是如此。這裡說的就是辛亥革命之後,一段關於國寶文物的故事;誰能想到,傳承數千年的國寶竟被“王府”當作垃圾隨意丟棄,更有誰能想到,這些“垃圾”竟然價值超10億。

傳承數千年的國寶被王府當

說這話要回到辛亥革命後,數千年的帝王封建統治終於被推翻,清廷倒臺後,無數八旗子弟沒了依靠,為了生計開始變賣家產;這裡單說著名的“恭親王”,為了繼續維持奢華生活,也開始變賣各種奇珍。此舉引來了無數人登門求購,諸如:顏真卿的《自書告身帖》、宋徽宗的《五色鸚鵡圖》、陸機的《平復帖》等,這些傳世瑰寶就這樣流失無蹤;消息傳出後驚動了一位高官“朱啟鈐”,關於此人,歷史評價褒貶不一,總之是民國頗有實權的“交通總長”,也是一位古玩大家。

傳承數千年的國寶被王府當

當時朱啟鈐正在外地考察,聽說恭王府拋售寶物,連夜趕回北京尋寶;不過還是晚了一步,恭王府裡的寶物已經賣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朱啟鈐”又看不在眼裡。就在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時,恭王府裡的幾個傭人抬出一筐“破布”丟在門口的垃圾池中;此時“朱啟鈐”無意瞟了一眼,發現“破布”上的花紋與眾不同,再撿起來一看,不僅暗罵“如此國之瑰寶,怎能糟踐,恭王子孫實不肖也!”

傳承數千年的國寶被王府當

難怪朱啟鈐如此生氣,原來這可不是一般破布,而是一幅宋代緙絲珍品《山茶蛺蝶圖》;這裡稍作解釋,所謂的“緙(kè)絲” 是我國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也是中國絲織業中最古老的一種挑經顯緯技藝,極具欣賞裝飾性。緙絲又稱刻絲,與一般技藝不同,它可以自由變換色彩,因而特別適宜製作書畫;簡單來講,其製作工藝極為不易,有本色經細,彩色緯粗,以緯緙經,只顯彩緯而不露經線等特點,製作手法又分“細經粗緯”、“白經彩緯”、“直經曲緯”等。

傳承數千年的國寶被王府當

這麼解釋或許太過“書本”,直白點講,緙織彩緯織工並不是人人可做,其必須要有一定的藝術造詣,織做時要以生蠶絲為經線,彩色熟絲為緯線,採用通經回緯的方法織成平紋織物;緯絲還要按照預先描繪的精美複雜圖案,各色緯絲僅於圖案花紋需要處與經絲交織,且又不貫通全幅,用多把小梭子按圖案色彩分別挖織,使織物上的花紋與素地、色與色之間呈現出斷痕,看起來類似刀刻,因此又稱"通經斷緯"。

傳承數千年的國寶被王府當

以考古發現看,緙絲織物遠在上古彩陶器時期就已存在,到商代已十分精良,但由於絲織品難以保存,目前上古文物中少有切實證據,因此其出現時間仍有爭議;但在“樓蘭古城漢代遺址”中曾出土“中西(域)混合風格”的緙絲毛織品、1972年的“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又發現了緙絲毛織物,由此可證,我國緙絲技藝至少在漢代之前就已出現和快速發展,同時也證明,緙絲是我國絲織品中最為古老的技藝之一。

傳承數千年的國寶被王府當

尤其唐宋以後,緙絲技藝不斷髮展,宋元時期又為皇室壟斷,常用以織造帝后服飾、御真(御容像)和摹緙名人書畫等;到了清代,緙絲業中心移至蘇州一帶,所用彩色緯絲多達6000種顏色,採用緙絲技藝臨摹的名人書畫,工藝精湛、形象逼真。需要著重說明一下,緙絲作品一般立體感很強,加上題材的知名度,其藝術和觀賞價值完全可以和名家書畫分庭抗禮,甚至有所超越;同時緙絲作品很費時間和精力,往往一件好的作品需要織工通力合作長達數月,甚至以年來計算,因此世間又有“一寸緙絲一寸金”之說。

傳承數千年的國寶被王府當

再回到“恭王府”,且不說扔的是名作《山茶蛺蝶圖》,僅緙絲技藝就足以稱之為珍品;當然,這也反映出“恭王府”的奢侈生活,不過清廷早已倒臺,恭王府不惜變賣家產來維持生計,如今依然將緙絲當垃圾亂扔,某種角度看,這也反映出清廷倒臺的必然。

朱啟鈐撿起這些“破布”,痛心疾首之餘,又馬上回到恭王府,用一百塊大洋買下剩餘200餘件緙絲珍品;或許恭王府對這些絲織品並不在意,但就緙絲本身而言,大多為歷代帝王珍藏或傳承下來的稀世瑰寶,不論其歷史意義還是高超技藝,這些絲織品都堪稱是價值連城的“國寶”。據史料記載,朱啟鈐在恭王府共得到280件緙絲珍品,為此還專門寫了一部《存素堂絲繡錄》;由此,朱啟鈐成為當時收藏緙絲最多的人,圈內盛傳“朱家緙絲甲天下”,這也引來了日寇的關注。

傳承數千年的國寶被王府當

實事求是地說,倭寇與我中華一脈相承,無論習慣還是古物的鑑賞,很多都有相同之處;當然,中華倒懸之時卻是倭人在推波助瀾,朱啟鈐坐擁280件稀世瑰寶再次引起倭人的注意,其代表人物就有日本實業巨頭、東京十大首富之一的“太倉喜八郎”。簡略的說,太倉喜八郎專程從日本趕到中國,見到朱啟鈐後願以100萬大洋的價格收購這些緙絲珍品;說明一點,當時的朱啟鈐由於種種原因已經被趕下“交通總長”的位置,其勢力也被大大削弱,日常收入僅依靠經營學社。

傳承數千年的國寶被王府當

不僅如此,“百萬大洋”在當時可謂天文數字,即便一般的軍閥也難以擁有如此巨大的財富;公正的說,“百萬大洋”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但朱啟鈐依然不為所動,直言“這是中華國寶,要賣也只能賣給中國人!我這裡沒有日本顧客!”當然,太倉喜八郎並未就此放棄,一邊繼續關注朱啟鈐,一邊動用日軍力量對其不斷騷擾;1929年,朱啟鈐不堪其擾,開辦的學社也遇到了困難,不得已之下,只能將280件緙絲珍品出售。

傳承數千年的國寶被王府當

好在瑰寶並未被倭人奪走,而是落到了張學良的手中,並最終存入東北邊業銀行的金庫;但好景不長,號稱裝備精良,兵力達數十萬的東北軍卻奉行“不抵抗”政策,致使東北淪陷,日軍趁機扶持建立了“偽滿”。當然,那批緙絲珍品終於還是落入日軍手中,還要將其作為偽滿的“國寶”傳承;在日軍支持下,偽滿組織大批專家對緙絲進行研究,還出版了巨型畫冊《纂組英華》300部,每部重達44斤,名義上“萬世傳承”,實則對外宣佈“偽滿國”的存在。

傳承數千年的國寶被王府當

華夏兒女怎能坐視不理,經過14年的激烈抗爭,日軍終於在1945年宣佈投降,但在撤軍前仍在進行了大肆破壞和掠奪文物的行為;280件緙絲珍品從此顛沛流離,幾次面臨被毀的危險,無數仁人志士為了保護它們不惜流血犧牲。之後,此事驚動南京,派出一個營的精銳部隊趕赴長春,這才將280件緙絲珍品奪回,並最終藏入故宮;說到這還要強調一下,這些在戰火中倖存下來的藝術珍品,據當時專家估價,其價值就已經超過了10億,就當時來說,“10億”幾乎無人拿得出,由此也可以理解為“無價之寶”。新中國建立後,東北博物館再三請求,這些緙絲珍品才再次回到東北,併成為“鎮館之寶”;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緙絲珍品既是珍貴文物,也代表著一段心酸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