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這個村的村民出入沒路,竟要走田埂?相關部門這樣說……

主題:連接外界經濟通道,促進穩定發展,擺脫貧困、致貧命運。


內容:廣東省茂名市信宜市懷鄉鎮永隆舊寨上垌村,上垌村20多戶現今還沒有村道路,就連農村農業生產迫切需要的機耕路都沒有。村民日常出行只能從(0.95米—2.5米)水渠邊出入,水渠邊沿途90度角的峭壁大約9米高,另一邊懸崖大約7米高,每逢雨季經常山體滑坡,村民出入小孩上學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懷鄉鎮大部分農村村民主要收入來源依靠工藝品加工、編織(竹笠)。因上垌村交通不便車輛無法進入,材料配送和成品回收不便,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幾乎斷絕。上垌村20多戶,其中貧困戶佔比差不多10%,其餘村民雖然不至於吃不飽穿不暖,但距離小康生活卻越來越遠。導致村民貧富差距越拉越大,不是村民懶惰不勞動沒夢想“意願”。主要原因是缺少提高生產作業效率主要基礎設施,發展條件不平衡欠缺“硬件”,交通閉塞往來受到限制。上垌村村民迫切需要一條推動經濟增長,連接外界經濟通道,促進穩定發展持續增收的村道路,擺脫貧困、致貧命運。

信宜這個村的村民出入沒路,竟要走田埂?相關部門這樣說……

答覆單位:茂名市信宜市懷鄉鎮人民政府


答覆內容


網民魁星:

您好!您反映的有關永隆舊寨上垌村村民出行等問題已收悉。經核查瞭解,現答覆如下:


您反映的是懷鄉鎮永隆村委會舊寨自然村,人口約280人共60多戶,村內公路500米在2007年已建成硬底化村道,路面寬3.5米。其中6戶46人(曾姓2戶14人、俞姓2戶22人、黃姓2戶10人)先後於2008年至2018年間陸續搬遷至遠離舊寨自然村的地方建房(即你所說的上垌村),距離舊寨自然村村莊約1公里,所連接村道路基約0.9—1.5米,其中約30米因要經過其他農戶的責任田需走田埂。早在2008年冬,永隆村委會幹部曾經組織相關人員協商解決上述村民的出行難問題,但村民不配合,致使問題一直無法解決。


為解決上垌村村民的出行問題,我鎮於2020年2月28日、3月5日先後兩次派出工作組會同永隆村委會幹部,深入永隆村委會舊寨村對反映的問題進行協調處理。經鎮村工作組同相關村民協商後,相關村民一致同意支持解決舊寨村村民的出行問題,並已協助調整好建設路基所需的農田,從而解決村民出行需走田埂問題。


關於你提出的村道建設問題,至目前為止,我省各級均沒有對村道路基建設進行補助的相關政策,我鎮轄區範圍所有村道均由當地村民自行籌資建設。根據《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粵辦發【2018】36號)的要求(即到2022年底,通200人以上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化,至2027年底,通100人以上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化。),目前上垌村現有路基未能達到硬底化改造條件,現有人口6戶46人也未能達到省的人口條件,致使舊寨至上垌村道未能列入省改造範圍。


為解決上垌村村民的出行,我鎮建議上垌村村民儘快對已調整好的責任田進行填土、平整,解決出行需走田埂問題。因路基建設需村民自行籌資解決,建議上垌村村民發揮自力更生的精神,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籌集資金抓好舊寨至上垌村路基擴改建設,待路基建設達到硬底化改造的條件後,再爭取將該段公路納入省硬底化改造計劃。


專此答覆


信宜市懷鄉鎮人民政府

2020年3月26日

信宜這個村的村民出入沒路,竟要走田埂?相關部門這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