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何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被尊為美食理論家?

民以食為天,說到孔子,那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可算得上耳熟能詳的金句。孔子為何這麼說呢?

孔子為何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被尊為美食理論家?

孔子畫像

一種觀點認為,聖人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講究。他追求精緻的美食原則:糧食磨得越精越好,肉類切得越細越好。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過米麵的數量,酒可以隨便喝但不能喝醉。

但孔子年幼時就沒了父親,家境十分貧寒。年少時他作過許多卑賤的工作,如其言:“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後來他周遊列國十幾年,卻難稱其志,自嘲惶惶如喪家之犬,想來實在難有心思和條件,來專於美食細作之工的。

孔子為何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被尊為美食理論家?

山東曲阜孔子廟石雕

另一種觀點認為孔子牙不好,或者又愛吃肉,教育生涯清苦,二者兼有之,所以有才有此說。

古代學生與老師第一次見面,要送上拜師禮以示尊重,也有學費的意思。《紅樓夢》中第九回說薛蟠假借到賈傢俬塾讀書,“不過是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白送些束脩禮物與賈代儒,卻不曾有一些兒進益。”第八回則講了秦業雖知賈府義學不收學費,仍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兩贄見禮,第一天上學親自帶了兒子秦鍾,來代儒家拜見賈代儒。

一般給老師的學費和禮物稱為束禮又叫束脩,這個規矩就是從孔子辦學開始的。。束脩原來是指十條幹鹹肉,即幹臘肉。風乾的肉條,易於保存。除去嚴冬,鮮肉至多保存三天,要不然孔老師一開學收了肉,天天吃也吃不完的。

孔子為何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被尊為美食理論家?

孔子畫像

據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描述他身材魁偉,當時被稱為“長人”。從孔子畫像看,他的牙挺的確不太好。孔子的牙不好咬不動,只有細細切成絲才行。加上他老吃乾肉條也沒胃口,無奈變著花樣求新吃法。

十條幹鹹肉雖算不上厚禮,但古人農耕經濟食肉不易,一般人家來說算是富有誠意的禮物了。孔子堅持"有教無類"平等的教育理念,不嫌貧愛富,故有顏回、子路、伯牛等諸多出身寒微的弟子。

孔子為何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被尊為美食理論家?

乾肉條

其實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表示對祭祀對象的虔誠和尊重。出自他在魯國當主管祭祀官時,提出的管理標準。“國之大事,祀與戎”,肉食是最重要的供品,齋祭時用的食物不能象尋常飲食那樣,用料和加工都要特別潔淨講究,不妨仔細看看原文就明白了。孔子的這番論述,應當體現了他主張恪守祭禮食規,和提倡衛生科學的進食原則。

《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潔,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惡臭不食;失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中華飲食文化淵源流長,文人吃更顯雅事。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有很長時間嘗不出肉的滋味。美樂勝美食,餘音繞耳至"三月不知肉味“,要知吃肉沒味,比起沒肉吃更沒勁。

孔子為何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被尊為美食理論家?

後世推聖人先師為美食理論鼻祖,正如同推唐玄宗皇帝為梨園祖師一樣,總顯得理直氣壯,底氣更足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