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醫蔣銳:以“銳”不可當之勢,當好臨床醫生的“眼睛”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蔣銳,曾經參加過援助非洲抗擊埃博拉疫情,也曾在維和戰場上留下衝鋒的身影,這一次來到武漢,他初心不改,依然保持著戰士衝鋒的姿態,帶領科室人員不斷提高診斷報告質量,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有力支撐。

軍醫蔣銳:以“銳”不可當之勢,當好臨床醫生的“眼睛”

軍醫蔣銳

今年52歲的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泰康同濟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蔣銳,在每次進“紅區”前,都會在防護服寫上“銳不可當”四個字,他說,這是他的戰鬥宣言。

蔣銳:當時,很多人還是害怕的,對這個病毒比較恐懼。我說,‘埃博拉我都不怕,我還怕什麼,我肯定要進去的。’我的話語和實際行動也有利於做他們的思想工作,迅速消滅了大家心中的恐懼感,團結到了一起。

軍醫蔣銳:以“銳”不可當之勢,當好臨床醫生的“眼睛”

進駐泰康同濟醫院後,面對兩天內要完成新冠肺炎專科醫院改造、三天內開始批量接收患者的要求,蔣銳帶領科室突擊隊加班加點進行“三區兩通道”改造,並安裝CT掃描儀,全流程推演診治過程,使放射診斷科快速具備了戰鬥力。

放射診斷科醫生魏麗:我們來的時候,這個醫院還沒有建完,就是一個框架,醫院給我們的時間很有限。彼此誰都不熟悉,蔣主任參照大家的簡歷,給每人下達了專職負責的工作,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我們在短短兩天多的時間內便完成了改造。然後,我們就開始接診患者。當時,院裡對我們的評價很高。

軍醫蔣銳:以“銳”不可當之勢,當好臨床醫生的“眼睛”

CT診斷結果是新冠肺炎患者的重要診斷依據。魏麗說,為了在短時間內規範科室工作流程、確保檢查質量,蔣銳主任全程跟班每一個小組,確保每一張檢查結果規範、清晰、準確。

魏麗:誰都沒有用過這臺設備,所以,在剛開始用的一兩天,大家的速度要慢一些。蔣主任親自進去,一直陪著所有的人在這裡幹。我們是輪組的,他每天要跟著所有的組,一直要跟到最後,有什麼問題,我們能夠及時找到他。

軍醫蔣銳:以“銳”不可當之勢,當好臨床醫生的“眼睛”

放射診斷科需要24小時值班,身為科室主任的蔣銳像陀螺一樣忙個不停。第一臺CT掃描機連續高負荷運轉四天,就發生了故障,嚴重影響臨床醫療工作開展。蔣銳帶領大家採取緊急行動,一邊協調廠家全力搶修設備,一邊啟用備用CT掃描儀,改建備用CT室。

蔣銳:當晚11點過去搶修好的,第二天,我們組織全隊加班,啟動了體檢中心的CT,一共有兩臺CT。那一天,我們一共給370多個病人做了檢測,把全院剩下的病人全部做完了。

軍醫蔣銳:以“銳”不可當之勢,當好臨床醫生的“眼睛”

新冠肺炎患者病情變化快,晚上也經常會有突發事件,遇到重症患者行動不便的情況,放射診斷科的醫生會毫不猶豫穿上防護服,推著移動檢查設備進入“紅區”,到患者病床旁,協助醫生檢查。

蔣銳:我們晚上出急診的話,也能滿足臨床需求。急診是要求雙人制的,兩個人都要去,一來是病情變化快,晚上病人病情突發,心累氣緊;二是氣胸;三是臨床有時候要做穿刺,看道管在哪個地方。有一天晚上,我們10點鐘就過來了,12點才回去。

軍醫蔣銳:以“銳”不可當之勢,當好臨床醫生的“眼睛”

經過近兩個月的實踐,蔣銳探索出放射技師和診斷醫生結對組合的值班模式,此模式很快得到推廣,大大提高了診斷報告的實際效益。

蔣銳:有兩個醫師在裡面,有三點好處,第一,可以互相幫助,兩個人在的話,防護會做得比較好,而且感控方面要求雙人制;第二,工作的時候心情比較愉快,兩個操作人員心理狀態比較穩定;第三,可以讓醫生去學技術,兩個人都可以操縱機器,這樣,在短期內就可以把人培養出來,提高病人的檢出率。

軍醫蔣銳:以“銳”不可當之勢,當好臨床醫生的“眼睛”

蔣銳(左一)

蔣銳說,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放射診斷科的工作就像是臨床醫生的“眼睛”,只有及時高效閱片,出報告,才能為臨床醫生提供準確無誤的診斷和治療依據。

蔣銳:放射科在這次抗疫當中,起到了橋樑、核心的作用,事實證明了新冠肺炎的變化具有很大的特異性。而且,這是無創的,病人照完CT,可以讓醫生對病情有個全面的瞭解,對臨床的治療有很大的作用。


總檯央廣記者:孫利 胡晶 李曉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