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篇:詳細瞭解攻擊機的配置

攻擊機又稱強擊機,它主要用於從低空、超低 空攻擊地面(水面)中小型目標,對己方部隊實施 直接火力支援。它用於直接支援地面部隊作戰,摧 毀敵方戰役戰術縱深內的防禦工事、坦克、地面雷 達、炮兵陣地、前線機場和交通樞紐等重要軍事目 標。

戰鬥機篇:詳細瞭解攻擊機的配置

攻擊機要求具有良好的低空操縱性、安全性和 搜索地面目標的能力。在攻擊機的要害部位(座 艙、發動機、油箱等)一般有裝甲保護。

一、攻擊機的發展歷史

最早的攻擊機是由德國容克公司研製的容克JⅠ 型飛機,它於1915年12月5日首次試飛。這是一種 裝有鋁合金蒙皮和防護裝甲的雙翼機,也是最早的 全金屬飛機。機上安有機槍,載有少量炸彈,可低 空對地面目標進行掃射。

後來,容克公司又發展了 更先進的CLI-Ⅳ型攻擊機,由雙翼改為下單翼,速 度和機動性也有了提高,機上裝有2~3挺機槍。它 們在執行危險的低空近距離火力打擊任務時,顯示 出良好的性能和作戰效果。

戰鬥機篇:詳細瞭解攻擊機的配置

鑑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納粹德國為準備 新的大戰,在20世紀30年代又發展了新的攻擊機 ——容克-87和亨舍爾-123。在當時,它們又稱

為“俯衝轟炸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首 先使用容克-87俯衝轟炸機攻擊行軍縱隊和坦克 等,直接支援地面部隊作戰。在戰爭後期這種飛機 增設裝甲,配備了37毫米口徑的航空機關炮,專門 用於低空反坦克作戰。

戰鬥機篇:詳細瞭解攻擊機的配置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前 蘇聯、美國和日本也研製了本國的攻擊機。前蘇聯 在戰爭中也同時廣泛使用伊爾-2攻擊機,在支援部 隊作戰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這種飛機的機身前部 裝有防彈鋼板,將發動機、油箱、駕駛員、射擊員 完全保護起來,免受小口徑槍彈的傷害。

機上裝有 機槍、機炮、火箭彈,並能攜帶600千克航空炸 彈。前蘇聯攻擊機強調對地面裝甲防護性能,美 國、日本則是發展對艦艇進行魚雷攻擊和俯衝轟炸 的攻擊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攻擊機又有了新的進步。

戰鬥機篇:詳細瞭解攻擊機的配置

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研製出噴氣式艦載強擊機 A-4。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國和前蘇聯分別研 製出A-10和米格-27。

60年代後,雖然由於戰鬥轟 炸機的發展取代了一部分攻擊機的作用,但仍出現 了多種有代表性並在實戰中顯示了獨特作用的攻擊 機,如美國在空襲利比亞和在海灣戰爭中使用的A7和A-10。20世紀80年代初前蘇聯又研製出蘇-25 攻擊機,主要用於反坦克作戰。1960年中國研製出 強-5型強擊機。

戰鬥機篇:詳細瞭解攻擊機的配置

二、攻擊機的武器

現代攻擊機的飛行速度並不快,時速一般在700 ~1000千米,一般都裝備有機關炮和火箭彈,可掛 載精確制導炸彈和空對地導彈,具備夜間攻擊能力 和一定的電子對抗能力。它更強調超低空突防和攻 擊能力。攻擊機用來突擊地面目標的武器有航炮、 普通炸彈、制導航空炸彈、反坦克集束炸彈和空對 地導彈等。現代攻擊機正常載重量可達8噸,機上 裝有紅外線觀察儀或微光電視等光電搜索瞄準設備 和激光測距器等。

三、攻擊機的特點

攻擊機的特點是有良好的低空和超低空穩定性 及操縱性;具有良好的下視界,便於搜索地面小型 隱蔽目標;有威力強大的對地攻擊武器,除機炮和 炸彈外,還包括制導炸彈、反坦克集束炸彈和空地 導彈等;

戰鬥機篇:詳細瞭解攻擊機的配置

飛機要害部位都有裝甲保護,以提高飛機 在地面炮火攻擊下的生存力;起飛著陸性能優良, 能在靠近前線的簡易機場起降,以便擴大飛機支援 作戰的範圍。有的新型強擊機已具有垂直和短距離 起落能力,如前蘇聯的雅克-36和英國的“鷂”式 強擊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