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篇:WZ122 式主戰坦克系列

WZ122 式主戰坦克系列、新二代主戰坦克 1969 年發生的珍寶島事件,證明了一個嚴酷的事實:我軍裝備的主要反坦克兵器——各種破甲彈— —對T-62 這樣的戰後第二代主戰坦克不起作用。

坦克篇:WZ122 式主戰坦克系列

56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手冒著極大危險前出至距T-62 八米的地方,也僅僅在車體上擊穿了鉛筆那麼粗的一個小小的孔。這還是因為該坦克事先被反坦克地雷

炸斷履帶而不得不滯留原地。我軍多種口徑加農炮炮彈曾紛紛向這輛瘸了腿的巨獸身上招呼,但除了能 炸飛車身裝甲外的一些附加裝置,竟對其主裝甲毫無辦法。 這個結果直接刺激了中國坦克和火炮工業的神經,具體表現就是 1970 年開始的反坦克兵器大會戰。

坦克篇:WZ122 式主戰坦克系列

這次大會戰結出了豐碩成果,新 100 毫米高壓滑膛反坦克炮、紅箭 73、大口徑 120 毫米滑膛坦克炮和新型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相繼出現。120 毫米滑膛炮尤其引人注目,並裝備了一種和 WZ111 重型坦克一樣鮮為 人知的坦克——122 中型坦克及其改進型號包括 WZ122A 式中型坦克 、WZ122B 式中型坦克、中型坦克 試驗車、1224 式主戰坦克、1226 式主戰坦克(試驗樣車)、1226F2 式主戰坦克(試驗樣車)等型號。

坦克篇:WZ122 式主戰坦克系列

122 坦克先後製造了“三液”(液力傳動、液壓操縱、液氣彈簧懸掛)和“三機”(機械傳動、機械操 縱、扭杆彈簧懸掛)樣車,從 1970 年 9 月到 1973 年做了大量試驗,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整車性能和部 件結構存在不少問題,終沒有定型。122 坦克採用了新型裝甲材料,抗彈性比 59 式強,炮塔更加低矮, 發動機功率加強到 650 馬力,大速度 55 千米\\小時,大行程 500 千米。122 坦中型坦克配備了脫殼穿 甲彈,可對付當時出現的任何坦克,包括蘇聯的 T-62 和美國的 M60。

122 坦克的特色是除火炮外,還在 炮塔兩側加裝了 4 枚紅外有線制導反坦克導彈,導彈重 15 千克,全長 1156 毫米,彈徑 120 毫米,射程 3000 米,破甲能力為 150 毫米\\65 度命中角。122 坦克的輔助武器比以前的型號多了一挺前機槍,“三液” 樣車還一度採用過 20 毫米高射機關炮。坦克還採用了炮長二合一瞄準鏡和主動夜瞄系統。

坦克篇:WZ122 式主戰坦克系列

由此可見,122 坦克與當時世界上的先進坦克技術指標相比並不落後,有的方面甚至超前。該車大量採 用了高新技術,如果能夠達成各個指標,將對敵對國家產生極大的震撼力。但問題就出在“高”與“新”上。


坦克畢竟必須是一種擁有高可靠性才能上陣衝鋒的兵器,任何“高”與“新”的技術不在可靠的前 提下,就將成為雞肋,甚至會在戰場上成為致命的缺陷。122 坦克的指標過高,遠遠超出了中國的技術 得可靠。這樣,122 坦克就只能作為一個試驗性質的產品,成了中國自己研製的第二代坦克可敬的先驅 者。此後幾近 10 年,中國沒有新的坦克問世,國家都在做著 “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準備,一直 到改革開放開始的時候,才有新的坦克型號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