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訴頭暈、嗜睡,剖腹探查竟是胰腺炎?

患者,女,35歲。因「頭暈、嗜睡10天」入院。

查體:

T 36.0℃,P 70次/分,R 20次/分,BP 100/65mmHg。

精神抑鬱,回答問題基本切題。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雙眼底視乳頭邊界清楚。腹平軟,無明顯壓痛,肝脾未觸及,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正常。淺感覺、深感覺、複合感覺正常,肌張力正常,肌力V級,腱反射存在,無頸強直,巴氏徵陰性,克氏徵陰性。

患者訴頭暈、嗜睡,剖腹探查竟是胰腺炎?

輔助檢查:

WBC 10.4×109/L,N 0.88,L 0.12,血鈣4.3mmol/L。

腰穿見無色腦脊液流出,初壓為230mmH2O,末壓為200mmH2O。

腦脊液常規:細胞總數0.006×109/L,WBC 0,潘氏試驗弱陽性。

腦脊液生化:總蛋白0.34g/L,氯117mmol/L,糖4.3mmol/L。

腦電圖:輕度異常。

顱腦CT平掃:未見異常。

診療經過:

給予激素和神經營養劑治療,患者症狀逐漸緩解,但於入院3天后出現右上腹持續性絞痛,並陣發性加重。

查體:腹平軟,右上腹及劍突下輕度肌緊張、壓痛,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正常。

實驗室檢查:WBC 17.9×109/L,N 0.92,L 0.08;血澱粉酶89U/L,尿澱粉酶538U/L。

B超:胰頭厚1.1cm,形態規則、包膜清、回聲均質。

行胃腸減壓,並加用抗生素治療,患者症狀仍未緩解。

次日腹痛波及全腹,以右下腹為著,並出現發熱(T 38.2℃)、腹脹。

腹部體徵:腹部膨隆,全腹輕度肌緊張,壓痛明顯,移動性濁音可疑陽性,腸鳴音減弱。此時神經精神症狀仍存在。

複查血鈣1.67mmol/L。上腹部CT平掃:胰腺頭部增大,周圍模糊,實質內未見異常密度影。

行腹腔穿刺,抽出5ml血性液體,穿刺液澱粉酶360U/L。

急診行剖腹探查,術中見腹腔內有大量淡紅色混濁滲液,右下腹積液呈膿性。膽囊腫大、積液。胰頭呈黑色壞死、出血改變,胰體尾部明顯腫脹、充血,表面有膿性分泌物。腹膜後組織廣泛壞死、出血,有大量血性混濁滲液。

沖洗腹腔,行膽囊造瘻,於胰腺頭部、體尾部、右膈下、右結腸旁溝及盆腔放置引流。術後行預防感染,抑制胰酶分泌及支持治療。

患者神經精神症狀迅速得到緩解,並於術後第3天完全消失。病情穩定後複查腦電圖正常,痊癒出院。

病例分析:

通常來講,胰性腦病的症狀出現在胰腺炎發病的2~9天內,而本例患者由於首發症狀就是胰性腦病症狀,早期被誤診為「病毒性腦炎」。

當患者出現腹部症狀和體徵時,由於血、尿澱粉酶都不高,仍然未被認識。直到腹部症狀和體徵加重,血象持續增高,血鈣降低,CT檢查有胰腺炎跡象,才懷疑是急性胰腺炎,最終靠手術探查才確診。

這提示我們要提高對胰腺炎的認識,特別是這種以胰性腦病為首發症狀的情況,要及時提高警惕。

患者訴頭暈、嗜睡,剖腹探查竟是胰腺炎?

胰腺炎患者為何會出現胰性腦病?

胰性腦病(PE)是胰腺炎的嚴重併發症之一,多見於重症急性胰腺炎。

一般來講,PE有2個發病高峰,一個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發病後2~9天內,大都伴有其他臟器功能障礙;另一個是在恢復期(2周後),多與長期禁食和未經靜脈補充維生素B1有關。

不過,目前對於PE的具體發病機制尚未明確,公認的理論有胰酶激活、細胞因子、感染、水電解質紊亂、維生素缺乏等,其中胰酶激活是被大多數研究所支持的。

急性胰腺炎發作時,大量胰蛋白酶、脂肪酶、彈力蛋白酶和磷脂酶A等激活釋放入血,其中磷脂酶A在PE的發病中最為關鍵,激活後的磷脂酶A可以將腦磷脂和卵磷脂轉化為溶血腦磷脂和溶血卵磷脂。

一方面,溶血腦磷脂和溶血卵磷脂可以通過溶解細胞膜表面的磷脂結構,改變血腦屏障的通透性,破壞其完整性;

另一方面,二者具有高度的細胞毒性,可以水解線粒體,導致腦細胞代謝障礙。

最後,溶血卵磷脂具有強烈的嗜神經性,直接作用於腦細胞的磷脂層,引起腦神經水腫、局灶性出血和壞死,導致神經纖維脫髓鞘改變,並繼發神經細胞代謝障礙,從而出現各種異常的神經精神症狀。

患者訴頭暈、嗜睡,剖腹探查竟是胰腺炎?

診治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由於目前PE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診斷標準,臨床上我們只能通過患者的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來判斷,不過要記得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腦病

PE在急性胰腺炎病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異常神經精神狀態,依據症狀不同可以分為:

  • 精神神經症狀,表現為全身衰弱、睡眠障礙、多汗、煩躁不安、恐懼、譫妄、嗜睡等;
  • 腦膜刺激徵症狀,表現為瀰漫性頭痛、頭暈、嘔吐、頸強直、病理徵陽性等;
  • 腦脊髓病綜合徵樣表現,包括吞嚥困難、失語、面癱、四肢強直、反射亢進或消失等。

至於輔助檢查,絕大多數PE患者腦電圖都有異常改變,但特異性不高。頭顱CT平掃有不同表現,可以表現為未見明顯異常,也可以表現為腦實質脫髓鞘改變或腦炎改變。

患者訴頭暈、嗜睡,剖腹探查竟是胰腺炎?

MRI對腦組織病變比較靈敏,如果情況允許可以作為常規檢查,有病例報告有局部腦組織水腫、腦白質信號異常等改變。還可以進行腦脊液檢查,澱粉酶和/或脂肪酶增高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針對PE患者的治療,重點在於積極有效地治療原發病,大部分PE患者能隨著胰腺炎病情的緩解而好轉。

具體措施包括:常規禁食、胃腸減壓,給予積極的液體復甦和營養支持,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應用生長抑素(或其類似物)、質子泵抑制劑直接或間接抑制胰腺分泌,蛋白酶抑制劑(烏司他丁、加貝酯)抑制胰蛋白酶、彈性蛋白酶、磷脂酶A等胰酶的釋放和活性。

同時,結合微生物檢測結果,合理應用抗生素;必要時,可以早期行連續性腎臟代謝治療清除體內過度釋放的炎症介質,糾正細胞因子失衡,改善微循環。

對於PE患者的異常精神狀態,可以應用冰帽、冬眠療法等減輕腦組織耗氧,保護腦細胞;胞二磷脂膽鹼、肌苷、輔酶A等藥物營養神經;顱內壓高者給予甘露醇;其他情況下可以給予安定、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藥物對症處理。

<code> 參考文獻: 

[1]張永國,郭曉鍾.胰性腦病的診治現狀[J].臨床肝膽病雜誌,2017,33(1):46-48.
[2]葉子,沈世強.重症急性胰腺炎合併胰性腦病的機制及診治進展[J].腹部外科,2017,30(6):492-495./<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