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一個農民只是打了口井, 就促成近500年來的最偉大的發現

陝西一個農民只是打了口井, 就促成近500年來的最偉大的發現

關注:宋瓷緣

秦始皇陵一直是讓中國人感到神秘的一個帝王陵墓,從它發現一直到今天,已經有50來年的歷史,但是關於秦始皇陵的真正面貌,我們卻一直無法窺見真容。是不是真的像司馬遷說的那樣裡面有用水銀灌注的大河,還有以人魚膏當作燃料的長明燈,可以說秦始皇陵裡面有太多神秘的東西等待我們去解開。但是由於當前我們的文物考古技術已經很完善,但是為了保險起見,國家考古人員認為在30~50年以依然不具備挖掘秦始皇陵的能力。

陝西一個農民只是打了口井, 就促成近500年來的最偉大的發現

想要挖掘的前提就是不能破壞裡面的文物,不然最終將帶來難以估量的嚴重後果。而提到秦始皇陵被發現,其實秦始皇世人一直都知道它的大概位置,史書上說得很清楚就是在驪山,所以早在1962年的時候,相關人員就已經繪製了秦始皇陵大概的分佈圖,但是具體是在驪山哪個位置,它的佈局又是如何的,當時這是困擾著人們的問題。直到1974年,一位農民的出現,終於給考古人員帶來了一絲頭緒。

陝西一個農民只是打了口井, 就促成近500年來的最偉大的發現

這一年,位於陝西省臨潼縣的西楊村由於面臨乾旱問題,所以村裡決定在周邊打井尋找水源。當時,一位叫做楊志發的農民在生產隊隊長楊培彥的帶領下,來到村子南邊挖井尋水。剛剛開挖沒有多久,楊志發就挖到一些硬邦邦的東西,刨出來一看,結果是個真人大小的人形陶土。此外,其他村民也陸陸續續挖出一些破碎的人形陶土,起初他們並沒有在意。

陝西一個農民只是打了口井, 就促成近500年來的最偉大的發現

但是隨著後來挖出來的越多越多,終於引起他們的重視,他們意識到自己可能挖到老祖宗的東西了。陝西地區的人民保全文物的意識還是很高的,畢竟西安是歷史文化名城,地下不知道埋了多少古代陵墓,作為一個文化大省,陝西人是很懂得保護文物的。所以他們當時就把這件事報告給了縣文物局。隨即又層層上報到了國家文物局,這一年7月,國家文物局派人到這個村子裡來進行研究工作。

陝西一個農民只是打了口井, 就促成近500年來的最偉大的發現

隨著挖掘的不斷深入,後來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就這樣被發現了,而在兵馬俑被發現的過程中,考古人物逐步確定了秦始皇主陵的所在位置,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秦始皇陵和秦始皇兵馬俑。可以說,沒有當年楊志發的那一鋤頭,秦始皇陵和兵馬俑還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出土面世,可以說一鋤頭下去,挖出了一個世界第八大奇蹟。後來克林頓訪華參觀兵馬俑時,還向楊志發要過簽名呢,而楊志發後來也成為兵馬俑博物館的名譽館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