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花”字!湖南貴州各佔2個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花”字!湖南貴州各佔2個


下花園區

來歷名稱 下花園區早在商、周時為冀州地,戰國時為燕國疆土,秦漢屬幽州上谷郡。據《遼史》記載,下花園因遼蕭太后、遼聖宗耶律隆緒時期建上、中、下三個花園而得名。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花”字!湖南貴州各佔2個


杏花嶺區

來歷名稱 杏花嶺原先是明朝太原城內晉王王府的私家花園,栽有大量杏樹,且地勢較高,故得名杏花嶺。日軍佔領太原後,砍伐所有杏樹,開闢成空地作為操場練兵,解放後,利用原先操場修建成杏花嶺體育場,後逐漸成為住宅區。1997年5月8日,設立太原市杏花嶺區。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花”字!湖南貴州各佔2個


望花區

來歷名稱 望花區得名於該區的歷史地名“望花臺”。相傳宋朝末年,這裡有謝、周、崔、李、孟、任、慄、滕8戶人家,同居地勢高處、與四周相對為臺。一處生長“蓮花泡”,站在臺上可以望見“蓮花”,所以得名望花臺。設區制後,改名為望花區。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花”字!湖南貴州各佔2個


雨花臺區

來歷名稱 1955年8月,南京市第十區改名為雨花臺區,因境內雨花臺得名。相傳梁武帝時期,有位高僧雲光法師在此崗設壇講經說法,僧侶500餘人趺坐聆聽,講得精彩,聽得入神,數日而不散,感動佛祖,天降雨花,落地為石,遂稱雨花石,雨花臺也由此得名。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花”字!湖南貴州各佔2個


花山區

來歷名稱 1964年設花山街道辦事處、金家莊街道辦事處。兩辦事處分別在1976年改為花山區,1979年改為金家莊區。2012年9月8日,撤銷馬鞍山市金家莊區和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花”字!湖南貴州各佔2個


蓮花縣

來歷名稱 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析永新縣二十個都、安福縣十二個都置蓮花廳,以蓮花山為名,山五峰攢簇,狀若蓮花,又有蓮花潭、蓮花寨。民國元年(1912年)廢蓮花廳為縣。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花”字!湖南貴州各佔2個


雨花區

來歷名稱 1996年長沙市區劃調整,撤銷原郊區,成立雨花區。雨花區因區內南部的雨花亭而得名。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花”字!湖南貴州各佔2個


花垣縣

來歷名稱 1952年由永綏縣更名花垣縣,以縣治花垣寨得名。花垣,原為明朝保靖宣慰司彭氏宴遊的花園堡,清嘉慶三年(1798年),築城垣,年久慣稱花垣而定名。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花”字!湖南貴州各佔2個


花都區

來歷名稱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取南海、番禺兩縣部份區域置縣,因縣城近花山,定名“花縣”。1993年6月18日,花縣撤縣設市,定名為“花都市”,2000年5月21日,撤市設區,成為廣州市花都區。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花”字!湖南貴州各佔2個


攀枝花市

來歷名稱 1987年,渡口市更名為攀枝花市。因攀枝花村而得名,而村名是因村前有一棵上百年的攀枝花大樹而得名。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花”字!湖南貴州各佔2個


花溪區

來歷名稱 民國二年(1913年)貴陽縣分設九個區,第一區名為花仡佬,花溪名稱是由"花仡佬"名稱的音義結合演變而來。

花仡佬的名稱不是源於仡佬族語言,而是來源於布依族語言,布依族把河叫做"ta",“蜿蜒曲折”叫做“kgou”,所以“takgou”就被音譯為“花仡佬”,意思是“蜿蜒曲折的河流”。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花”字!湖南貴州各佔2個


紅花崗區

來歷名稱 紅花崗區,即原來的縣級遵義市。1997年,撤遵義地區建遵義市,原縣級遵義市以山名為區名,改為紅花崗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