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情裡,“已讀未回覆”是溫柔還是暴政?

一直喜歡美好而長久的東西,一直希望文字能治癒孤獨,如果我的文字曾感動你,請點上方的關注,一起走下去哦~



01


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會給喜歡的人發信息,因為等他回覆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看過太多的道理,知道自己為他找的所有裡的理由都只是藉口。

這是個手機不離身的時代,他要是想回你的信息早就回來。這才是真實的真相。

再想想自己,明明每天走路都在刷手機,之所以不會有些消息,不過是覺得不重要罷了。

所謂的忙與閒都不過是看哪個人、哪件事更重要罷了。

在愛情裡,“已讀未回覆”是溫柔還是暴政?

有一種酷刑在人間,叫等喜歡的人回信息。

所以後來我都會選擇發郵件,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藍色信紙,把那些瑣瑣碎碎的心情鋪滿紙張,然後像欣賞一件藝術品一樣自己看一遍,最後心滿意足的按下發送鍵。

不需要回執,我只希望他想起我的時候然後去看郵箱,正好有一封信在那裡等他。

而我也有了很長的耐心去等一封回信,不關心他能不能及時看到,也不在意他能不能及時回覆,沒有等回覆信息的煎熬;好像原本我說的就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

在愛情裡,“已讀未回覆”是溫柔還是暴政?

疫情期間火了一個叫釘釘的辦公軟件,最讓我驚喜和無奈的是它的信息已讀功能,我慶幸於它只是一款辦公軟件;我也絕不會用它給喜歡的人發信息。

有人說“已讀未回覆”是最常見的社交形式,誰又沒有遇到過了。

但是在愛情裡,它是溫柔還是暴政?那些看了你小心翼翼發出的信息卻沒有回覆的人都在想什麼?

在愛情裡,“已讀未回覆”是溫柔還是暴政?

02已讀未回覆”是這個世界上,最淺顯易懂的答案。

其實很多時候,當你發了一條信息給喜歡的人以後,一分一秒,三分五分,一個小時,你所有能給他找的藉口都已經找完;你還是不知道他為什麼沒有回覆你。

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換位思考,如果是你;收到了同樣的信息,面對喜歡的人和不喜歡的人,分別會做出什麼反應,其實答案就出來了。

面對喜歡的人,你會拿著手機等他的信息,也許會故意晚回幾分鐘,但一定不會讓他久等;聊得起勁的時候,哪怕是洗澡也會不時擦乾手去回覆他。

在愛情裡,“已讀未回覆”是溫柔還是暴政?

而面對不喜歡的人,你會先忙工作,然後喝水、吃飯、散步,忙完了所有以後,才想起跟他說一句“要睡了”。

其實,所有的一切你心裡都知道。一個人為別人的行為找藉口,本質是為了欺騙自己,欺騙那個沒有勇氣接受事實的自己。

所以成年人的世界裡,沉默就是答案,不回覆就是答案,“已讀不回覆”其實是這個世界上最淺顯易懂的答案,偏偏我們卻把它做成了閱讀理解。

在愛情裡,“已讀未回覆”是溫柔還是暴政?

03“已讀未回覆”是最後的溫柔

這世界上有一種關係不是愛人又不是朋友,戀人已散,朋友為名,叫做最熟悉的陌生人。

所有的猶豫不決、進退兩難,捨不得、放不下都在這種關係裡。

有時候握著手機期待著他的信息,有時候收到了又不知道該如何回覆。對話框裡的幾行字打了又刪,刪了又打,最後是剩下無奈的嘆息。

如果現在說什麼有用,當初又怎麼會分開。

該如何回應他,以溫柔,以冷漠?以朋友,以愛人,還是以陌生人?

在愛情裡,“已讀未回覆”是溫柔還是暴政?

每一個答案可能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沉默的背後,往往是一場驚濤駭浪。

就像平靜的海面深處,可能火山剛剛爆發,但是最後海面不過蕩起了幾道浪花而已。

不是沒看到,只是情緒藏得深。

所以“已讀未回覆”,不是不願意回,而是彼此走的路不同了。一句話說的深了潛了都不合適;說深了,又激起彼此內心的動盪;說淺了,又怕傷了從前的感情。

“已讀未回覆”是最後的溫柔。既不再撩撥你的心絃,也不有損過去的深情。只是告訴你,過去的終究是過去了。


在愛情裡,“已讀未回覆”是溫柔還是暴政?

04

後來我想,面對那些“已讀未回覆”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再打擾。無論是溫柔還是暴政,都不給對方這個煎熬你的機會。

要知道一生很長,不要糾纏,也別怕什麼錯過;現在這個社會如果真的喜歡還甘心放手的人真的很少,就像你鼓足勇氣給他發的信息不就是不想錯過他嗎?

同樣的,愛你的人,一定不會放你走,為了不錯過你,他一定會鼓足勇氣來找你;

在愛情裡,“已讀未回覆”是溫柔還是暴政?


而那些最後你也沒有等到的人,也是真的真的只是想錯過你而已,跟你發多少條信息真的沒有關係。

所以現在要做的是收起你的難過和不安,等那個喜歡你的人來找你,要相信他一定會來。

而這一生,你可以給幾個人發一條“已讀未回覆”的消息;卻不能給一個人發幾條“已讀未回覆”的消息;前者是珍惜和機會,後者是卑微和愚蠢。

end

【我是無心,草木本無心,奈何卻有情。相信文字能溫暖人心,用陪伴治癒孤獨,用最真的心和你一起歷經愛情百態,走向更好的未來。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期待你的關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