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翻天覆地南昌九龍湖

本文由南昌九龍湖最新動態平臺編輯整理

近日,偶爾翻閱到之前的一篇文章,看看九龍湖給南昌、給當地帶來了什麼變化?

回顧:翻天覆地南昌九龍湖

行走在南昌街頭,隨機採訪幾個市民,問及南昌5年來哪裡變化最大,哪裡發展最快,他們的答案都一一指向九龍湖新城。5年來,那裡成片的農房被徵遷,建起了一棟棟大廈;5年來,一條條泥濘路變成了寬闊的柏油馬路;5年來,一批批村民告別農村,住進了高樓……5年來,原新建縣生米鎮的土地上矗立起一座以商務商貿、生態科技、文化會展、旅遊為主導的智慧、科技、生態城。

回顧:翻天覆地南昌九龍湖

▲江西第一路-96米寬九龍大道

“這裡是南昌西客站,原來是富鄉村所在地。”“這裡是南昌外國語學校,原來是安豐村所在地。”紅谷灘新區九龍湖管理處黨委副書記、主任趙勇,領著記者在管理處所轄的26.92平方公里區域內轉了一圈,找尋5年前的記憶。這26.92平方公里是九龍湖新城的核心起步區,也是九龍湖新城5年來變化最大的區域。從九龍湖管理處幹部手機裡保存的歷史照片中,記者看到了這片區域的原貌。如今,照片裡的村莊、黃土已被高高的大樓、厚厚的綠植所取代。城市化,讓這片土地在短短5年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回顧:翻天覆地南昌九龍湖

農村變城市,農民變市民,最開心的當屬土生土長在這裡的農民。記者在九龍湖管理處徵遷安置辦幹部雷衝的帶領下,走進位於南昌西客站西面的富源花園安置小區一期朱仁根家中,此時他正坐在沙發上享受長假。朱仁根介紹,在富源花園一期、二期,他家共分得7套住房,他和老伴住這套89平方米的兩居室,兩個已成家的小孩各住一套,所有的房子都是由以前農村的三棟農房徵遷置換而來。“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朱仁根開心地說,“多餘的4套房子,我打算簡單裝修以後出租,每套房一個月的租金大概有1400元。小孩就在附近上班,全家收入比以前好多了,也穩定多了。”聽到這裡,記者已經開始羨慕起他的幸福生活,但他的“炫耀”還在繼續,“政府還幫我們辦理了養老保險,到了退休年齡每人每月可以領取1200元的退休金。”

回顧:翻天覆地南昌九龍湖

5年來,像富源花園這樣的安置小區,九龍湖管理處共建了3個,總計92萬平方米,目前已分配37萬平方米,剩餘的將於明年全部分配到位;5年來,管理處所轄安豐、富鄉、斗門、漁業4個村和源崗、下堡2個管理站的2000餘戶農民搬進城市小區,變成了市民,剩下的3000多戶明年將全部安置到位。趙勇說:“徵遷安置是九龍湖新城建設的基礎工程。為了把這個基礎打牢,管理處黨委大力推廣‘黨建+安置’模式,黨員幹部帶著一顆公心妥善做好安置工作,讓整個安置過程‘見得陽光、曬得太陽’。”據介紹,在整個安置過程中,未發生一起矛盾糾紛和群眾上訪事件。

回顧:翻天覆地南昌九龍湖

5年來,九龍湖新城成為南昌市變化最大的區域之一,城鎮化給生活在這裡的居民的幸福生活加了碼。什麼是幸福?他們說:“居住有高樓,出門有地鐵、高鐵,家門口有學校,就業不用愁,老年生活有保障,這就是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