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瑩與朱婷、張常寧的技術特點差距及鍛鍊一傳防守上引發的爭議

朱婷是中國女排第一主攻,強力得分手,除了技術全面,攻防兼備,場上核心外,最大的特點是:不管場上隊友和球隊整體水平發揮如何?朱婷在進攻端的(二、四號位的前後攻)強勢發揮都很穩定,幾乎沒有失誤,場上攻防運用自如,個人表現自成一檔,是中國女排的得分強點和致勝的關鍵人物,這在歷次世界大賽上的MVP和單項最佳就是最好的證明。支撐起朱婷這一強點優勢的是:一是基本功紮實,彈跳好、進攻犀利,二是超手扣球,能突破強攔網,三是進攻有節奏、有層次、有變化。

張常寧作為中國女排最優秀的全面性主攻手,為使進攻端高快結合,形成多點攻,除撐起朱婷對角外,在攻防環節的安排上也是有所側重的(相對考慮後防、接一傳、串聯保障多一些)。目的是:確保朱婷進攻端功效最大化,整體攻防體系更完善,攻防轉換更流暢。這就要求張常寧在後排的防守、一傳技術與能力過人,能支撐起前排的進攻;同時,自己在前排的進攻、攔網包括髮球也應具有很高的水平,這樣才能遙相呼應,相互彌補,相得益彰。

歷次的世界大賽也充分證明了張常寧作為朱婷的最佳搭檔,攻防大將,在攻防兩端的精湛技術和場上的突出作用,體現了張常寧在攻防兩端、主接切換,在二、四號位前後進攻方面對球隊的貢獻度。張常寧雖稱不上強力主攻,但基本功紮實,全面實用,不可或缺。

李盈瑩是中國女排第三主攻,左手將,雖彈跳不高,但臂長掌大,扣點可以,後仰式扣球有快變、線路的變化,特別是下手的那一瞬間,快捷而有力。個人認為:李由於身體的協調性所限,算不上強力主攻手和超手扣球手(比朱婷、埃格魯、博斯等),但在進攻端還是有她自己的獨有特點的。

李盈瑩作為中國女排最年輕的主攻手,優勢和短板明顯,若能揚長克短(移動防守和二號位前後攻),還是大有作為的。

首先,一個主攻手,應攻防兼備,技術全面,不應有明顯的短板,司職上的短處要能控制,儘量少的減少依靠其他位置上的彌補與保障。目前李盈瑩在一傳上雖有長足的進步,但在移動防守上還要切實加強。

其次,一個主攻手,除了四號位能突能攻外,二號位前後攻也要有,李盈瑩的二號位基本上無攻,這是她最大的弱點,也是李盈瑩打不了接應,主接不能切換的原因。

再次,李盈瑩作為主攻手,要儘快融入攻防與傳攻體系,避免對二傳的過度依賴,以形成多種狀態下的進攻能力。

關於李盈瑩的一些爭議

一,津媒盈粉說:郎導練一傳防守把李盈瑩給毀了。試問:李盈瑩不接一傳時,進攻有比朱婷穩定厲害嗎?李盈瑩不接一傳打出的進攻效率,有比朱婷接完一傳打出的進攻效率高嗎?朱婷、張常寧都是接完了一傳打出來的進攻,為什麼李盈瑩就不行?可以明確的說,李盈瑩在國家隊要是不鍛鍊一傳與防守,或許早毀了,不會有今天的水平!

二,朱婷是中國女排的超級主攻手,而李盈瑩不是。津媒盈粉拿李排超聯賽數據來定義世界大賽,來比肩朱、張,這是沒有依據,沒可比性的。目前,郎導堅持鍛鍊李盈瑩的一傳與防守,正是考慮到李的進攻,在世界大賽上的強勢強點體現不出來,關鍵時刻還得靠朱婷,絕不可能以犧牲全隊的戰術來保全李盈瑩的進攻,搞倒保障,這得不償失,也不利於女排取得好成績。因此,李盈瑩作為主攻,沒有特殊性,必須要像朱婷、張常寧一樣,以世界大賽做為目標要求,鍛鍊一傳與防守水平,做到攻防兩手硬,兩手都要強。

三,李盈瑩進國家隊近三年,打了大小國際比賽也不少(兩次世聯賽、亞運會、一次世錦賽、精英賽、奧資賽、世界盃、世俱杯等,比較出彩的、有代表性的也只有世錦賽對美國隊的第二場(後發輪換),對荷蘭隊的季軍戰首發出場,而且都是在不接一傳,靠朱、龔倒保障的前提下取得的。而在世聯賽對韓國、波蘭隊(首發),在世錦賽對意大利隊半決賽(張李輪換),精英賽對日本、土耳其、德國隊(首發),在世界盃對喀麥隆(首發)、荷蘭、巴西隊(替發)的比賽中,暴露出攻防兩端存在的問題,整體表現與發揮不盡人意,效率低下,數據也不好看。

綜上所述,李盈瑩要想有更好的發展,必須向全面性的主攻方向發展,鍛鍊一傳與防守,在揚長克短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實力和實戰水平。

李盈瑩與朱婷、張常寧的技術特點差距及鍛鍊一傳防守上引發的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