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扶風臊子面的牽掛 文

一碗扶風臊子面的牽掛

2019年大年三十,重慶某部隊醫院,燈火通明,彩旗獵獵,扶風籍現役軍人宋彩萍率領48名醫療隊員即將加入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奔赴武漢抗疫,送行的人很多……這一幕被電視臺傳媒到祖國的大江南北。此時,在陝西省扶風縣城關街道辦南臺村,常年喜歡看新聞的宋彩萍的八旬老母親從電視上看到女兒出征的畫面,她又是激動又是難過,心情複雜,這些天她從新聞上知道武漢有了疫情、人民受難,女兒做為一名醫護人員,危難之中顯身手。但除夕之夜,她沒有等到女兒的電話。第二天,老母親讓大哥打電話,電話中匆匆的聲音說:“媽,我來武漢有任務了。怕你擔心沒有早告訴你!” 母親說:“媽是從電視上看到的,平平安安去,盼望你們平平安安回家,媽知道你最愛吃咱家鄉的臊子面……” 女兒是娘身上掉下的一塊肉,誰不疼愛?!母親記得,2014年10月宋彩萍作為首批醫療隊護理部主任,奉命率領68名護士出征利比里亞抗擊埃博拉病毒。有一月多時間了,一天晚上宋彩萍的大哥告訴她:“小娟去非洲抗疫了,怕你操心她,她告訴我,讓我遲給你說”。母子連心,怪不得那些天吃不好睡不好,女兒在哪裡,心在哪裡,時常愛看重慶衛視,這到哪裡找非洲臺看啊?!只好天天晚上看中央新聞聯播,期盼非洲疫情早點過去,“小娟是醫生,治病救人是她的職責。只要是國家和單位的任務,我都支持她。”老人堅定地說道。宋彩萍帶隊去了武漢,她擔任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目前已在前線奮戰60多天。2020年2月2日,宋彩萍被陸軍陸軍黨委火線授予二等功。3月7日,在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之際,由中宣部、全國婦聯、國家衛健委、中央軍委工作部聯合發佈,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20人。她是這20位英雄之一, 她就是來自陸軍軍醫大學老年醫學與特勤醫學科主任護師宋彩萍。3月23日下午,我們懷著對英雄的敬仰,走訪了巾幗英雄宋彩萍的母親。

一碗扶風臊子面的牽掛 文/任九洲 周向東


一碗扶風臊子面的牽掛 文/任九洲 周向東

宋彩萍從小生長在陝西省扶風縣一個叫“班家谷”的南臺村。這裡這裡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這裡曾是漢代史學家“南臺縣令”班固的故鄉,班固和班昭著書立說《漢書》以及與弟弟班超抗擊匈奴、平定西域的傳奇故事在這裡流傳不衰。也許是受歷史人物英雄事蹟的薰陶,宋彩萍立志將來他們一樣身著戎裝報效祖國。

一碗扶風臊子面的牽掛 文/任九洲 周向東

南臺村位於扶風縣城南兩公里處的飛鳳山腳下,風景宜人,民風淳樸。當我們走到村口詢問宋彩萍的家在哪裡時,在地裡幹活的幾位村民便熱情地將我們帶到了她的家門口,敲門不開,左鄰右舍又經過幾番打聽才得知到老人上街買黃瓜苗去了。鄰居很熱情的給我們拿了個凳子,端來了熱茶,讓我們在彩萍家門口等一等。我們在村子人口中得知,宋彩萍小時候叫“小娟”,她去武漢抗疫的事情,村子裡多數人不知道,後來媒體大量的報道,大家才得知英雄宋彩萍就是他們村子裡的小娟。她在武漢的感人事蹟,全村人甚至全縣人都知道了。村子人都感到非常自豪。沒想到他們村子還出了個大英雄。上世紀90年代,國家經濟發展處於初級階段。宋彩萍父母都是以種地為生,有四個孩子,宋彩萍有三個哥哥,家大人多,家庭經濟比較困難。宋彩萍每週週末翻溝越嶺,步行往返於十五里外的午井初中上學。記者聯繫了當年任午井初中教導主任、宋彩萍的叔父宋萬勞老師,他說:“小娟從小學習很刻苦,成績突出,腦子很聰明。做事有毅力,很能吃苦,她的學習成績經常名列全縣前列,在寶雞市幾次數理化競賽中為午井初中取得了榮譽”。“小娟是我看著長大的,她從小機靈,說話做事都很乾練,從不拖拉。很孝敬老人,和兄弟姊妹的關係融洽。喜歡幫助別人。記得她小的時候,她的同伴被別人打了。她就跑到打人的那家去論理,那家人不道歉,她不走,沒辦法,那家人最終向小娟的同伴道歉了”。宋彩萍的嬸嬸陳玉仙給我們講了宋彩萍小時候的一件事,惹得大家都笑起來。大約一個多小時後,宋彩萍的母親終於回來了。80歲的她看上去精神矍鑠,身體硬朗,老遠就樂呵呵地笑著和我們打招呼。提起女兒,老人一臉的幸福感,她笑著說:“這幾天寶雞市的領導,還有咱扶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都來看望我,讓我很過意不去。”老人笑著說道。通過和老人交談,我們瞭解到,宋彩萍父親原來在縣城卜村農場當會計,帳算特別清楚,農閒時節也愛看書學習,在他的影響下,宋彩萍從小就喜歡讀書,學習成績非常的突出。她二哥也是一位軍人,她也從小就熱愛軍隊,立志將來一身戎裝,報效祖國。“她後來考到北京軍醫學校,畢業以後,被分配到北京309醫院。當時。我和她爸都希望她能夠分配在西安,離家近,在西安找一個對象。沒想到她在北京找了個重慶的小夥子。離家太遠,交通也不方便,我和他爸都很反對,就張羅著親戚在西安給她找對象。她堅決不同意。非那個重慶娃不嫁,沒辦法,我和他爸最終還是同意了”。“過了一半年。她給家裡寫信,讓她給她縫一個大被子寄到重慶去。我就琢磨著想,她不是在北京嗎?怎麼讓把被子寄到重慶去,後來我才知道她‘騙’了我們。他們把工作也轉到了重慶,因為女婿家裡經濟條件不好,他倆沒有擺一桌酒席,只有我給她寄去的那個被子做嫁妝,他們就結婚了。”,說著老人眼裡似乎泛起了淚花,她用佈滿老繭的手擦了擦眼淚。這時陪在她身邊的大兒媳婦用手帕給婆婆擦了眼淚,還為婆婆輕輕拍打著身上的塵土。看來她們婆媳關係非常融洽,真像一對母女。這時,我故意笑著問:“老姨,您現在後悔女兒的婚姻嗎?”“當時後悔的,現在?嗯---女婿乖得很,不後悔!哈哈哈”,老人朗朗地笑了起來。說著,老人還進屋去,拿出了女兒女婿夾在鏡框裡的照片讓我們看。這真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的一對伉儷。

一碗扶風臊子面的牽掛 文/任九洲 周向東


一碗扶風臊子面的牽掛 文/任九洲 周向東


“前一段時間疫情很緊張的時候,小娟給我打來電話叮嚀我把口罩帶上,上面給我送了口罩,我說家裡有口罩。人老了,愛惜東西,就洗了一隻口罩,在院子曬著。”,“那是一次性口罩,不能用水洗,洗了就不能用了”,我聽見小娟在電話裡都氣哭了。“哎,人老就沒用了,我不知道那是一次性口罩,惹得我女子都哭了”,說著老人笑著自責起來。我們趕緊也笑著安慰老人說:“沒影響,你只要高興、健康就是對她工作的最大的支持。她在武漢做的非常好,現在已經成為全國的英雄人物了”,老人聽了又高興呵呵得笑起來。

一碗扶風臊子面的牽掛 文/任九洲 周向東


採訪結束時,我們祝福老人身體健康,一切安好,再次說到宋彩萍是家鄉的驕傲時。老人不假思索地說:“小娟就是我的女兒,不是啥英雄。疫情還沒有結束,希望她不要急,在武漢好好地治病救人,對每一個人都要負責任,把帶到武漢的每一位醫生護士都平平安安得帶回來,我也不圖啥,就盼望著她的任務完成了,我給她做一頓她最愛吃的扶風臊子面,哈哈哈……”。看著老人拿著黃瓜苗走向田野的身影,我們不禁被她老人家勤勞、樂觀、樸實、慈愛、堅強的人生態度所感染,這也許就是英雄的源泉。

2020年3月25日 扶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