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身上紅斑,家人誤以為是溼疹,差點耽誤孩子治療!

她在婦幼醫院生下了一名公主,一家人都很高心,大概半個月以後,寶寶後頸部出現了一塊紅色類似於胎記的東西。

寶寶身上紅斑,家人誤以為是溼疹,差點耽誤孩子治療!

當時看到以後一家人都以為是溼疹,也沒有特殊的處理,直到一個親戚來家裡看寶寶,說這個好像是血管瘤,以前同事家裡的小孩也有過,看起來跟這個很像。

一家人聽到之後特別慌,血管瘤聽起來就像是一種很嚴重的病。

後來她就在網上查了下這個血管瘤,對這個病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並決定馬上帶著寶寶就醫,經過親戚介紹找到了我,一臉擔憂的問我這個是不是血管瘤,會怎麼樣,能不能好。聽過我的解釋之後,才鬆了口氣。

這個病例讓我意識到,原來很多人對血管瘤的認知度不高,因此導致很多患兒就診不及時,治療難度加大等,甚至影響孩子一生。


簡單的科普下血管瘤的三種類型:

1、先天性血管瘤:又稱紅斑痣,是因為先天性毛細血管壁薄弱,皮膚表面的毛細血管擴張所致。一般在出生時或生後不久出現,表現為—個或數個境界清楚的淡紫紅色、淡紫色和紅色的斑塊,不高出皮膚,壓之易褪色,常在哭鬧、用力或洗澡遇熱時顏色加深。這類血管瘤不能自行消退,一般無害,但影響美觀。


寶寶身上紅斑,家人誤以為是溼疹,差點耽誤孩子治療!

鮮紅斑痣

2.草莓狀血管瘤:一般於生後1個月左右出現。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大,1—2歲內長到最大限度後停止增長,逐漸緩慢消退。同樣也影響美觀,破損後有大出血危險。

寶寶身上紅斑,家人誤以為是溼疹,差點耽誤孩子治療!

草莓狀血管瘤

3.海綿狀血管瘤:生長在皮下組織和肌肉,甚至肝腎等處都有可能發生。如眼眶內海綿狀血管瘤、脊髓海綿狀血管瘤等。為紫紅色,周圍有迂曲和小靜脈,柔軟有彈性、擠壓時縮小、撤壓後復原。此類血管瘤出生既有,且隨年齡增長而增大,嚴重損害容貌和破壞正常組織,這種病情複雜,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寶寶身上紅斑,家人誤以為是溼疹,差點耽誤孩子治療!

海綿狀血管瘤

血管瘤雖然是一種良性腫瘤,但發生於面部者會導致嚴重臉部畸形,嬰幼兒如發現有血管瘤或者疑似血管瘤,應及時就醫,趁病變還未擴散時,及時治療可徹底消除病變。如果治療不及時,瘤體增大,此後切除會因大面積組織缺損,導致嚴重的面部畸形,甚至影響其它組織,同時給心理帶來嚴重的創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