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乾貨分享:熱門專業介紹之——新聞傳播學

今天,要講的是一個非常熱門的專業,也是一直以來深受跨考大戶追捧的明星款碩士——新聞傳播碩士。

考研乾貨分享:熱門專業介紹之——新聞傳播學

一、新聞傳播學專業簡介(0503)

1.一級學科簡介:新聞傳播學是研究新聞活動、傳播活動及其他人類傳播現象的學科。本學科以人類社會新聞與信息傳播活動為對象,從不同維度研究不同形態和類型的新聞與信

息傳播活動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在性質上,兼跨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本學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圍繞大眾傳媒的新聞傳播而展開,在近些年,其研究視野和範圍大大擴展,網絡傳播、媒介文化、數字傳播、信息和文化產業等各個方面,已成為本學科研究的重要內容。目前,本學科下設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與數字傳播、廣告學與傳媒經濟學四個學科方向。

考研乾貨分享:熱門專業介紹之——新聞傳播學

2.學科方向簡介:

(1)新聞學:以新聞生產及傳播,特別是職業新聞傳播為研究對象。主要包括三個方向:第一,新聞理論研究:對各種新聞傳播新現象新問題、數字化時代新聞傳播發生和發展、提升全民媒介素養等提供理論支持和說明;第二,新聞業務研究:以傳統的"採寫編評"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新聞業務研究,正在轉變為事實、娛樂、評論等敘事技巧與文字、圖像、影像、聲音綜合運用的研究,而且信息蒐集、分析、整合、呈現等綜合創造能力的研究,成為新聞學研究的前沿;第三,新聞史研究:為職業和非職業新聞傳播者提供本領域人文歷史意識,尤其是提供當代新聞傳播歷史發展變化的基本概念方面,都面臨著新的任務。

  (2)傳播學:以人類傳播現象為研究對象,重點在於傳播、交流與人類的關係及其變遷。主要包括三個方向:第一,傳播理論研究:主要包括傳播與人的交往、傳播制度、傳媒生產、受眾、傳播效果等;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主要內容包含媒介生產與政治經濟權力、媒介文本的意義呈現、作為文化的傳播技術、跨文化傳播等;第三,傳播史研究,包括媒介史、傳播觀念史、傳播文化史和社會史等。

  (3)廣播電視學與數字傳播:科以廣播電視和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新媒體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包括兩個方向:第一,廣播電視研究:主要包括節目和頻道(率)的構架、類型、製作和運營、廣播電視節目和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受眾、收視(聽)率以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第二,新媒體研究:強調以信息科學和數字技術為主導,以傳播理論為依據,內容涉及基本理論研究、內容產製研究、產業模式研究以及傳播與技術融合部分的研究,同時,研究新媒體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關係。

  (4)廣告學與傳媒經濟學:由廣告學和傳媒經濟學兩個相關聯的部分構成。本學科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紀大眾傳播的形成時期。廣告學與傳媒經濟學的學科基礎是傳播學理論、社會心理學、經濟學和管理學。主要分五個方向:第一,廣告傳播理論:研究廣告的傳播特性、功能、類別、程序,廣告發展的歷史與變化趨勢;第二,廣告運作與管理:研究廣告主、廣告公司、媒介的廣告運作與廣告經營機制;研究社會對廣告傳播的管理與控制;第三,品牌傳播:圍繞著品牌建設而進行的廣告策劃與創意、設計與製作以及媒體運用;第四,傳媒經濟理論:傳媒經濟的本質,傳媒產品的性質與產製方式、傳媒的消費結構、行為與績效、媒體市場失靈與政府規制等內在規律。第五,傳媒經濟實務:研究傳媒組織的決策、戰略及其他經營管理問題。

考研乾貨分享:熱門專業介紹之——新聞傳播學

二、易混淆專業解析——新聞學和傳播學

考研的專業同類型的考研專業都會有很多的分支,有很多相似的專業。給大家介紹一下容易混淆的兩個專業——新聞學和傳播學。

新聞學和傳播學具有不少相通之處和相似性。新聞學側重於新聞採、寫、編、評等業務實踐層面,具體到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的新聞採製和運作;而傳播學研究範圍廣泛,與社會學、心理學、哲學、經濟學、文化研究等緊密結合,研究人類社會活動中的各種傳播活動,以及研究傳播活動主體與外部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

考研乾貨分享:熱門專業介紹之——新聞傳播學

1.研究範圍不同。新聞學主要以傳統的報業為主,評論是重點。學習內容包括理論方面的馬克思主義的新聞理論、新聞史,實踐方面的新聞採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等。新聞學有理論新聞學、中外新聞史、應用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新聞攝影、編輯出版等專業分支。傳播學除了報紙外,還涉及電視廣播、電影甚至多媒體等幾乎所有媒體的所有內容,此外廣告、公關、民意測驗等也在其包容之下。傳播學學習的內容既有專業課程方面的人類學、語言學、符號學、信息學、社會學、心理學,也有廣告、新聞、影視、營銷、對外交流等內容。傳播學包括傳播法學、傳播理論研究、媒介發展研究、跨文化交際、廣告學、藝術傳播等分支。

2.就業方向不同。新聞學多在傳統的媒體,如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單位就業,另外還可以在出版社、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工作,也有人考到教師資格證,到學校裡當老師。傳播學可在傳統媒體、新媒體、廣告公司、媒介研究公司、政府部門等就業,選擇範圍更加廣泛。

3.考研複習要點不同。新聞是一門人文學科,其核心理念是公正客觀平衡,培養的記者要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其核心課程是採訪和寫作,因此在複習過程中要多借鑑;傳播學是社會科學,是商業社會下的產物,培養學者或者學者型記者,因此在複習的過程中,要與傳統的人文學科拉開距離,而多靠近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並且要多看歐美原著。

三、就業前景

新聞傳播碩士中的學碩與專碩的區別在於,學碩更看重研究生階段的學術能力,凸顯的是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而專碩更加註重實踐能力的培養。

考研乾貨分享:熱門專業介紹之——新聞傳播學

作為跨考大戶的專業,是目前最熱門也是最難考的文學下的最熱門專業。現在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不再喜歡招純新聞學畢業的學生,畢竟一個人培訓三個月都能採寫新聞,但一個不懂經管法、小語種的人三個月及以上都不能掌握那些技能,反而是具有經管法優勢和或者小語種優勢的學生更受歡迎。所以,跨考此專業的人非常多,老師會比較喜歡複合型人才。

在就業方面,常規的專業對口的工作一般可以選擇記者、編輯、文案等。這也是很多跨考新傳專業都是帶著做記者的一份強烈職業理想。還有些同學職業理想並不明晰,對本專業對口的工作可以試試看,做做看。再者,就是為了碩士學歷來考新傳專業,這一部分的學生,畢業之後,可以去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去高校做老師和其他工作人員,或者更加深入的研究這門學科去考博士,當然這是所有專業碩士畢業之後都可以從事的工作。大家各自的目標和理想有所不同,將來從事的職業可能也多種多樣,但不管怎麼說,碩士學歷對於你來說都是一個加分項。


四、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要求

相比傳統媒體,以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為依託的新媒體,在信息時代是最具潛力的朝陽行業之一。而今,為了更好地迎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媒體融合發展大勢所趨,當下已不少傳統媒體已經完成了階段性的融媒體中心的建設,還有部分仍在不斷建設和完善中,因此,對於新傳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考研乾貨分享:熱門專業介紹之——新聞傳播學

新聞傳播專業要求具有很高的綜合素質。新聞傳播與社會聯繫密切,非常注重實踐,常常會涉及到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英語、計算機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對學歷的要求也更高。具體包括:熟悉新聞傳播特點,有良好的新聞感或相關潛力;關注時事及社會問題,思路清晰、思維活躍、思辯能力強;文字駕御水平高,大學英語水平4、6級以上;良好的計算機和網絡操作能力,能熟練使用Dreamweaver、Photoshop等軟件;新聞、中文、法律、經濟、政治、哲學、教育、管理等相關專業均可;具有一定的行業背景或人脈資源;有較強的對外交往和合作能力,工作責任心強,具有團隊合作和創新精神。

對於跨考生來說,只要你要具備紮實的理論功底、精深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思維視角,能夠將所見所聞所思訴諸筆端、形諸於文,那麼即使非新聞科班出身也可以在媒體中得心應手、如魚得水。

所以,報考新聞傳播學的研究生,一定要仔細權衡自身、院校、社會三方面因素,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你確實底氣十足,當然應該奮力一搏;但如果你平平凡凡,建議不要輕易報考新聞傳播專業,因為選報其他專業,畢業以後照樣可以有機會從事新聞傳播工作。大丈夫能屈能伸,以後再慢慢充實自己也不遲。世界著名傳播學家麥克盧漢就非新聞科班出身,但憑藉著雄厚的文學功底和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為世界樹立了一座傳播理論的豐碑;普利策歷經坎坷,辦報事業中面對強手而不屈不撓,最終成為國際新聞史上著名的新聞人物;再看國內公認的著名國際新聞主持人水均益,也不是新聞傳播科班出身,所學專業為英國語言與文學專業,但經過努力,不也取得了傑出的成就?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兒並非以點代面、以偏概全。古人不是常說:“退一步海闊天高”嗎?以退為進,未必不是真英雄,英雄不問出處!

對於從事新媒體行業而言,由於沒有傳統路徑制約,網絡媒體更傾向於“企業化運作”。目前,網絡媒體產業的發展遵循“創意產業”的規律,廣告經營人才也很適合投身網絡媒體。網絡媒體不像報紙期刊業“求精求專”的用人需求,其對個人的經營意識與創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讀研期間,可多讀媒介經營管理、傳媒市場營銷方面的書籍,關注產業新聞,瞭解國內外傳媒市場的運作規律。學習一些網站製作技巧以及相關的技術軟件也非常必要。

此外,在學習與實踐期間,注重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與市場嗅覺很重要。相對於傳統媒體,新媒體的用人標準明顯不同,其需求的專業方向也相對廣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