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院船,2艘在本國,33艘在中國網友微博、朋友圈

3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將分別派遣醫院船前往紐約港和西岸地區,以緩解當地在抗擊新冠肺炎時期醫療力量不足的情況。美國國防部部長馬克·埃斯珀表示,希望這個措施能夠緩解普通醫院在處理傳染病患者上的壓力。

可能連特朗普都沒想到:他的這道支援命令傳到中國後,畫風很快就變了。他傳達消息的那句話,就像大洋彼岸扇動翅膀的蝴蝶,在萬里之外的中國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股“泥石流”。

醫療船是專門用於對傷病員及海上遇險者進行海上救護、治療和運送的特種輔助艦船。按照1949年《改善海上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及遇船難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規定:醫療船殼體的水線以上塗白色,兩舷和甲板標有紅十字或紅星月圖案,懸掛本國國旗和白底紅十字、或紅星月旗,全船工作人員持有國際規定的身份證並佩戴特製臂章。根據相關國際法規定,醫療船不可侵犯,有義務救助交戰雙方的傷員,任何情況下不受攻擊和捕拿。

早在公元前5世紀就有了醫療船的雛形。當時的羅馬和希臘艦隊指定某些船隻臨時執行海戰傷員搶救任務。18世紀,西方列強在對外掠奪的殖民戰爭中,其大型艦隊幾乎都編有衛生艦船。俄羅斯帝國配備了3艘醫療船,在對瑞典的戰爭中,先後有多艘醫療船參與了海上醫療救護。日俄戰爭中,俄國艦隊配備有4艘醫療船。

歷史上比較符合醫學要求的醫療船,是1856年英國的“美女島”號醫療船。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改裝的“麥樂勒”號‘和“貝勒姆”號醫療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改裝的11艘醫療船,以及朝鮮戰爭中英國的“緬因”號醫療船均參加了傷病員的醫療救護。

因為醫療船不是從事常規任務部署的輔助船艦,外界對其瞭解不多,甚至可以說是知之甚少。因此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一個關於部署醫療船的講話消息傳到中國後,就在中國互聯網上掀起熱議並引發一些匪夷所思的“奇談怪論”。


美國醫院船,2艘在本國,33艘在中國網友微博、朋友圈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分別派遣醫院船前往紐約港和西岸地區

3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將分別派遣醫院船前往紐約港和西岸地區,以緩解當地在抗擊新冠肺炎時期醫療力量不足的情況。美國國防部部長馬克·埃斯珀表示,希望這個措施能夠緩解普通醫院在處理傳染病患者上的壓力。

可能連特朗普都沒想到:他的這道支援命令傳到中國後,畫風很快就變了。他傳達消息的那句話,就像大洋彼岸扇動翅膀的蝴蝶,在萬里之外的中國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股“泥石流”。

美國醫院船,2艘在本國,33艘在中國網友微博、朋友圈

美國10艘醫院船開進紐約港,每艘船上有1000張病床,相當於一個雷神山

先是“美國10艘醫院船開進紐約港,每艘船上有1000張病床,上面擁有所有的醫療搶救設施,每艘船就相當於一個雷神山。”

美國醫院船,2艘在本國,33艘在中國網友微博、朋友圈

美國35艘醫療艦開赴港口,相當於35個雷神山醫院

沒過多久,中國網友造船隊在沒有通知美國的情況下,又將他們醫療船的造艦速度“指數級”提高了。

一位網友在微博轉帖中聲稱:“美國認真了,疫情不在話下。35艘醫療艦已開赴各沿海港口,每艦有1000張病床和治療設備,相當於35個雷神醫院,180所戰地醫院一夜遍佈全美,如果需要可以無限,支起帳篷就幹了。”

最後又意猶未盡感慨地說,“美國戰時應急能力,令人歎為觀止。我們花了十天建了兩所醫院,他們6個小時就可以立起一個野戰醫院,而且全套都是程序化動作,沒有絲毫的手忙腳亂。”

美國醫院船,2艘在本國,33艘在中國網友微博、朋友圈

很多人疑惑了,美軍的醫療船到底有多少艘?

特朗普說“分別派遣醫療船前往紐約港和西岸地區”,沒有說數量。中國網友先是彙報說有10艘,後又補充為35艘。很多人都被這些眼花繚亂的數據說懵了。

據瞭解,美國曆史上確實擁有過數量眾多的醫療船,也是當前世界上醫院船最多的國家之一,其第一艘醫院船“紅色漂泊者”號於1859年建成下水,曾於南北戰爭中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軍投入近50艘醫院船執行海上衛勤保障任務;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共有17艘醫院船參戰;朝鮮戰爭中,美軍的“撫慰”號、“安息”號、“庇護”號等3艘醫院船執行海上衛勤保障任務;越南戰爭中,美軍也有3艘醫院船服役。不過,以上美軍擁有過的醫療船都只是歷史數字。現在的數量呢?2艘!一艘“仁慈號”、一艘“慰籍號”!

美軍現役兩艘醫療船,都是由超級油輪改裝而來

“仁慈號”醫院船(英文:USNS Mercy,編號:T-AH-19)原是由美國國家鋼鐵和造船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市,於1974年12月1日以“聖克萊門特級”商船的名義建造,1975年7月1日交付。隨後由軍事海運司令部(MSC)作為油輪收購改建為專用醫院船。該船為美國海軍第三艘以“仁慈號”命名的專用醫院船。

第一艘“仁慈號”建於1907年,原名“薩拉託加”;1917年9月27日由海軍從陸軍部購買,1917年10月30日更名為“仁慈號”,1920年7月17日重新編號為AH-4,1918-1938年服役。第二艘“仁慈號”,編號為AH-8,於1945年6月20日交付美國海軍,並於1944-1945年服役。

第三艘“仁慈號”就是現役這艘,擁有1000張病床,可以開展各類治療和手術。該船曾參加美軍1990年8月至1991年4月在海灣地區的“沙漠盾牌”作戰行動,完成戰傷救治和相應手術 。

“慰籍號”與“仁慈號”一樣,都是在冷戰期間由聖克萊門特級超級油輪改裝而成的醫療船,為重大沖突提供醫療服務。

美國海軍聲明,兩艘醫療船目前都在維護

醫療船能不能投入使用,華盛頓的政客說了不算。美國海軍聲明稱:“兩艘船目前都在努力完成預定的維護週期,並確定必要的醫療人員,以便儘快部署。”由此可見,這兩艘被特朗普已經調派到東西海岸的醫療船,暫時並不能,也沒有立即投入任務部署。

據媒體報道,“慰藉號”正在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海軍基地維修,船上還沒有配備醫療人員,“仁慈號”也準備進廠維護。由於美國疫情暴發,美軍太平洋海運司令部決定改變計劃,爭取讓“仁慈號”一週後投入部署。至於正在維修的“慰藉號”,則需要往後推遲幾周時間。按照疫情一日千里的發展速度,“慰藉號”能不能趕上這場戰“疫”,還是一個未知數。

美國醫院船,2艘在本國,33艘在中國網友微博、朋友圈

現在清楚了嗎?美國曆史上確實擁有超過35艘醫療船,但是現役數量只有部署在本土的2艘,另外8艘或33艘全部部署在中國網友的朋友圈和微博。如果他們真的擁有現役10艘或35艘醫療船,那一定是為新的世界大戰做準備。難道是有人在中國偷偷地,給美國做這個戰爭準備嗎?

美國醫院船,2艘在本國,33艘在中國網友微博、朋友圈

美國一艘醫療船,真的能夠相當於一座雷神山醫院嗎?

關於美國“每艘船上有1000張病床,相當於一個雷神山這個問題”,其實五角大樓已經公開替我們作出了回答。

美國防部發言人明確表示,這兩艘醫療船上的醫療小組不會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人。但是,這兩艘醫療船也有其明確的任務——幫助當地醫院和醫療設施,通過治療其他病人來分擔部分醫療資源負擔。

也就是說,普通醫院的患者在防疫期間可以暫時轉移到醫療船上診治,從而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騰地方。專業人員說話,果然不像華盛頓的政客和國內的“網友造船商”,張口就來。

用於戰傷救治的軍隊醫療船,主要醫療用途是燒傷、槍彈傷等戰場創傷,設計之初就不是按收治傳染病的標準建造,隔離專用病房有,但數量非常少。如果要臨時改造成具備集中收治傳染病能力的醫院船,估計等疫情結束之後還沒改完。而普通醫院要改造成具備收治傳染病的醫院,則相對簡單很多。

與美國醫療船相比,雷神山醫院從一開始就是按照收治傳染病患者的要求進行建造,而且中國前有建造小湯山醫院的豐富經驗,救治能力自然不是一艘用於戰場創傷救治的醫療船所能比的。這正如硬拉姚明與泰森打拳擊一樣,兩者根本不是一個類別的運動員,沒有可比性。因此有人評論,拿美軍的醫療船踩武漢的雷神山醫院,只能說“美吹”們的智商“捉雞”。

中國很早就有醫院船,南康號、世昌號、和平方舟號、莊河號

“南康”號醫院船是中國第一艘專用醫療船,由瓊沙級步兵運輸艦(2150噸,能夠裝載400名士兵和350噸貨物)改進而成。1980年由廣州造船廠始建,1981年下水,作為代醫院船使用,舷號為“Y833”,後改為833。該船可以完成中近海醫療救治任務。

不過,因為同樣是改裝船,該船醫療佈局並不符合醫院船的專用要求,也不適應現代海戰傷病員的快速救治需要。主要體現在:艙室佈局不合理,空間狹窄,不利於傷病員起居和醫療操作;換乘設備落後,內部走廊通道狹窄,樓梯陡峭,在有風浪條件下運輸傷員非常不方便,不安全。此外,“南康”號還存在噸位小、航速慢、船齡比較長等缺點。

美國醫院船,2艘在本國,33艘在中國網友微博、朋友圈

1996年,我國海軍利用國際標準集裝箱,研製了18只具有典型功能的船用醫療模塊系統,成功地在新建造的海軍萬噸級訓練艦“世昌”號上展開,已具有模塊化醫院船的雛形。經軍內外醫院醫療隊在海上、陸上演練,各戰術技術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

“世昌”號訓練艦是中國唯一的一艘國防動員艦,以民族英雄鄧世昌名字命名。該船排水量9105噸,舷號82,可載200名學員和40名教官。貨艙總容量6000立方米、可裝載300個標準集裝箱,可快速改裝成醫院船、直升機母艦、運輸船。從1996年12月28日服役以來,先後完成了海上實習訓練、醫療救護訓練、國防動員訓練、戰備物資運輸、科學實驗、出國訪問、搶險救災等任務 。累計海上拉動訓練近兩萬人次,累計航行1.5萬小時,航程近20萬海里,航跡遍佈20多個海區和港口。

美國醫院船,2艘在本國,33艘在中國網友微博、朋友圈

2008年,我國第一艘專門為海上醫療救護“量身定做”的大型醫院船“岱山島”號(對外稱呼為“和平方舟”號)列裝東海艦隊,2009年在海軍成立60週年暨多國海軍活動中首次公開亮相。

“和平方舟”舷號866,由廣船國際生產製造,停靠於浙江舟山的軍港 。由於美國醫療船為油輪改裝,而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為專門建造的醫療船,因此,稱其為世界上第一艘超萬噸級大型專業醫院船。該艦滿載排水量1.4 萬噸,航速 18 節,裝備有 217 種共 2400 餘臺先進醫療設備,設有 35 個專業、14 個科室、300 張床位,可同時開展 8 臺手術,硬件設施相當於陸上三級甲等醫院。

美國醫院船,2艘在本國,33艘在中國網友微博、朋友圈

媒體報道,“和平方舟”醫院船曾於2018年9月22日抵達拉瓜伊拉港,在委內瑞拉開展了為期8天的友好訪問。這也是“和平方舟”到訪的第38個國家。

儘管“和平方舟”名氣在外,但我國至今出現的最大醫院船,其實並不是這艘,而是舷號865的“莊河”號。該船排水量超過3萬噸,堪比一艘中型航母。

“莊河”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模塊化醫療船,擁有100多個模塊,屬於巴拿馬型第二代中型遠洋集裝箱船,由西德BREMERHAVEN SCHICHAU SEEBECKWERFT A.G.(斯貝克)船廠建造,1984年11月12日安放龍骨,1985年3月30日下水,1985年7月9日建成交船;1985年7月14日正式投入運營。該船是80年代我國最大的集裝箱船,自動化程度高、生活區居住舒適;甲板箱5層、橫向裝載11列,設7層甲板室。在戰時,這艘集裝箱船能在短時間內改裝成海軍醫療船、或者遠洋簡易護航船,或作為艦隊補給艦,來應急補充海軍力量的不足。

美國醫院船,2艘在本國,33艘在中國網友微博、朋友圈

美國醫院船,2艘在本國,33艘在中國網友微博、朋友圈

“莊河”號平日做內貿航線船用。戰時改建成海軍醫療保障船865艦後,甲板上裝載醫療方艙和大型直升機臨時起降平臺,船員則依舊使用原先商船船員,做到“平戰結合、軍民兩用”。

小型醫療船方面,海軍還有5艘醫療快速艇,舷號包括北醫01、東醫12、東醫13、南醫10、南醫11。但這些船俗稱“海上急救120”,並不適合遠海航行,只能算是醫療工作船。

美國醫院船,2艘在本國,33艘在中國網友微博、朋友圈

除以上9艘醫療船外,中國還有另外兩艘正在同時舾裝的新型中型醫院船

除以上9艘醫院船外,據媒體報道,中國還有另外兩艘新型中型醫院船正在舾裝。雖然目前尚未公開該船數據,但是根據其幹舷推測,這兩艘船大約100餘米長,15米寬,吃水不詳,可能在五六千噸規模。

儘管尾部位置被遮擋,但是可以判斷該艦擁有一個不小的直升機平臺,應該可以滿足直-8級別的大型醫療直升機起降。該型艦並沒有配置機庫,也就是說不具備遠海直升機保障能力。但是參考該型艦的尺寸,也可以接受。兩艦側舷擁有小艇收放設備,方便人員轉運,同時其幹舷側面擁有甲板開口,這樣也方便通過小艇運輸的傷員轉運。

美國醫院船,2艘在本國,33艘在中國網友微博、朋友圈

中國醫院船如此硬核?為什麼沒在戰“疫”中顯露身手

醫院船屬於高端輔助艦艇,因為建造技術,使用、維保費用高昂,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兩個巴掌就能數清。

當前擁有醫院船的國家中,中美俄的實力最強。其中,美國2艘、俄羅斯3艘、中國11艘,中國的6艘分別為可以隨時開展任務部署的萬噸級“岱山島(和平方舟)”號和“世昌”號,3萬噸級“莊河”號,2000噸級“瓊沙號”,5艘醫療快速艇,另外2艘正處於碼頭舾裝的新型中型醫院船。而“岱山島”艦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專門設計的萬噸級醫療船。

美國醫院船,2艘在本國,33艘在中國網友微博、朋友圈

有不少網友問,既然中國醫院船的實力如此硬核,為什麼在此次戰“疫”中沒有見到身影?

第一,中國沒有危及到需要動用醫院船,派遣醫療隊就夠了。

第二,美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是臨海的紐約等城市,醫院船可以直接停靠在港口充當臨時醫院。而我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是內陸的武漢,醫院船沒有用武之地。

第三,除船舶本身外,醫院船平時並沒有常備醫護人員編制。雖然“岱山島(和平方舟)”號依託有聯勤醫院的支撐,但完成出發檢修、滿員配置也是需要時間的。更何況,以“基建狂魔”6天一座醫院的實力,等醫院船完成檢修、配好人員開展部署時,一座專業化、現代化的傳染病醫院早已投入運行。

綜上,有媒體說,我們承認美軍的強大,但“無腦吹”與“無腦黑”一樣無知、可恥。

以上綜合“騰訊新聞(劇本反轉!打臉造謠者,美軍只有2艘醫院船,而中國海軍有12艘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軍院34號(又一起“翻車”事件!是誰在導演美軍35艘醫療船開赴一線抗疫” 作者:阿爾法)、上海宸域(中國新一代中型醫院船出世,我國海軍衛勤升級)、新技術時代(我海軍將迎來2艘類似郵輪的新型醫療艦)”的相關報道,圖片來源於以上報道及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