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醫師孫嘉賓:心有錦緞素衣行


抗疫醫師孫嘉賓:心有錦緞素衣行

“危險不期而至,我卻選擇了留下。”

當一場瘟疫突然降臨到我們生存的這片土地上時,在朔州市有這樣一群白衣戰士,雖未遠征湖北疫區,但他們卻臨危受命,在自己的家鄉,奮戰在防疫一線,為家鄉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執著守護。

逆向而行

在接到上級關於“加強新冠肺炎首診隔離點醫療管理工作”的通知後,朔城區第二人民醫院院長藥海濱及院委會成員經過縝密研討,迅速集結了一批經驗豐富的醫療骨幹,組成臨時醫療工作隊,急赴“朔城區發熱隔離點”參與篩查與醫療服務工作。

此次醫療團隊由院委會成員、門診部主任兼司法鑑定中心主任孫嘉賓醫師擔任負責人。作為一名黨員,孫嘉賓從事醫療急救專業近三十年,曾參與過2003年的“非典”防控,也曾為2010年的玉樹地震救援掛帥出征,對疫情防控及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治有較寶貴的實踐經驗。他主持的人身傷害司法鑑定工作在同行業裡亦有良好的口碑,經多家保險公司大數據統計,中心鑑定採信度及滿意度居全省第二名。

每一次災難襲來,孫嘉賓無不主動請戰。他說,每次出征都是緊急任務,來不及考慮太多,只是初心使然,唯一想到的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現場,救受難群眾於水火之中。醫生的使命是救死扶傷,他最怕的是自己拼了力氣,也有無法挽回生命的那一刻。一次在救治一個從高處墜落的孩子時,他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可那個孩子還是離開了人世。說起這件事時,他嘆息,眼裡有淚。醫者仁心,面對生命的脆弱易逝,或許是每一位從醫者心底都有的無奈與愴然。

抗疫醫師孫嘉賓:心有錦緞素衣行


朝乾夕惕

發熱首診隔離點的主要工作是篩查與診治發熱患者。這些患者中,如有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將被轉入朔州市傳染病醫院繼續治療。這裡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責任重大,一旦篩查有疏漏,使應確診而未被確診的患者流向社會,將會給整個城市帶來重大災難和損失。

2020年2月8日,孫嘉賓連夜帶領團隊入駐隔離點。

由於徵用的場地屬朔州市中醫藥集團醫院開發路院區,有許多針對疫情醫療服務的硬件和軟件設施需要調整,入駐前的清理工作也全部由醫護人員自己動手。工作環境和工作性質極其艱苦和特殊,工作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在這裡,每位醫護人員都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一人兼數職。 從一樓到四樓,病房內外的清潔工作、為病人送三餐和生活用品,全部由醫護人員自己動手。除了必要的醫療服務工作,還要承擔病人的心理疏導。

工作一旦正式展開,接觸了病患的醫護人員將進入封閉式工作狀態,不允許回家,要求吃住在隔離點。但這裡並不具備日常生活所需條件,一些相關的醫療器械也未能及時到位。現有治療環境不符合傳染病區的規範化要求,需儘快加大力度改造並完善。時間緊,任務急,任務重,經孫嘉賓協同政府部門以及相關單位組織調配,診治環境日趨規範。每天必有新情況不斷冒出來:患者轉診事宜、向上級彙報、聯繫物資、與‘相關部門溝通等,事情多,而且雜,讓他本來就老舊的手機接打到黑屏。此外,還要應對一些意料之外的突發事件。事無鉅細,需親力親為,面面俱到。

面對每天的近距離、高風險操作,必然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和潛在危險。護士們在為發熱者做鼻咽拭子時,很容易誘發對方打噴嚏、咳嗽或者嘔吐,此時最易被感染,危險性極高,所以多數護士存在恐懼心理。孫嘉賓一方面嚴格要求她們規範化操作,一方面給予她們鼓勵,以提升自信力和士氣。為了減輕團隊醫護人員的工作量,他有時還承擔了一至四層樓及病房的消毒工作。從安全區、緩衝區到汙染區,每一次出入,都像一場未知的旅程。密不透氣的防護服已經是負擔,再加上要揹著幾十斤重的消毒噴霧器輾轉於樓層之間,無疑是對一個人體力和耐力的雙重挑戰。夜班時,他擔心醫護人員時間久了體力不支,每次都要在外等候接應,把大家都安頓好了,自己才去休息,以致於他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足五個小時。

由各醫院發熱門診轉來的患者就診後,先行血清及鼻咽拭子採樣,有呼吸系統症狀的病患,同時行CT胸部檢查,經進一步完善檢驗,並給予相關治療。進入隔離病房的被觀察者,等候檢測結果。在等待的過程中,有些患者不滿意被隔離,情緒暴躁,哭鬧並言語攻擊醫護人員;有些則情緒低落恍惚,恐懼心理嚴重。親診的醫師這時要承擔起心理醫生的角色,為他們做心理疏導,緩解壓力,解除不良情緒。所以,面對這些患者,也是考驗一個醫生的醫術、醫德、身體承受力以及心理素質的綜合體現。每遇到這種情況,孫嘉賓第一個穿上防護服進入病區與患者溝通,有時長達數小時,直至患者情緒平穩,他才大汗淋漓地出來。

在隔離點的二十多個日夜裡,他恪盡職守,用自己的赤誠之心和實際行動詮釋了作為醫生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擔當。

抗疫醫師孫嘉賓:心有錦緞素衣行


初心無悔

3月初,由孫嘉賓帶領的醫療團隊圓滿完成任務,與本院派駐的第二批醫療隊行交接工作後全部撤出。由於他第一批團隊前期開拓式艱苦不懈的努力,隔離點今後的工作將會較為順利地展開。

目前,第二批醫療隊員們仍堅守在隔離點。在我們舉家團圓盡享天倫時,不要忘了於城市一隅,那些為“疫”而戰的醫護人員們只能與家人隔屏相望。

當春日明媚的陽光揮灑在朔州大地上時,孫嘉賓歷經十四天的醫學隔離觀察,正式解除隔離,平安迴歸。

那一天,他只有兩個簡單而樸素的願望:回右玉看望近四十天沒見面的老母親,與家人吃一頓團圓飯。

從“非典”到“新冠”,當轟轟烈烈的戰“疫”漸進尾聲,當我們的生活歸於平靜,那些曾經在至暗時刻秉燭前行的白衣戰士依然是散播光與溫暖的人。出征時,你義無反顧,不計得失;歸來時,你默默無言,無需鮮花、掌聲與讚美,只要無愧於初心,無愧於使命。大愛無言,這就是一個醫者的胸懷與擔當。

圖文提供: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